• 1、 ClO2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ClO2属于(   )
    A、叙化物 B、 C、 D、
  • 2、锌肥是一种微量元素肥料,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下列物质属于锌肥的是(   )
    A、KCl B、ZnSO4.7H2O: C、(NH4)2SO4 D、Ca2(PO4)
  • 3、食品包装袋内充人某气体可以避免食物因氧化而变质,该气体可以是(   )
    A、N2 B、O2 C、HCI D、H2O
  • 4、科学发展常以如题2图所示的方式推进、循环。公元前5世纪,有哲学家猜想:万物是由极其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这属于(   )

    A、观察现象 B、提出问题 C、建立假说 D、实验验证
  • 5、下列是我国几位科学家及其部分研究领域,其中研究领域主要涉及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是(   )
    A、徐光宪,稀土元素分离技术研究 B、屠呦呦·抗疟药物研究 C、王泽山·火炸药等高能材料研究 D、侯德榜,制碱工艺研究
  • 6、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北宋诗人曾对“敲冰纸”写下“寒溪浸楮春夜月,敲冰举帘匀割脂”的赞美诗句。该造纸的部分生产情景如图所示。

    (1)、“寒溪浸楮”意思为“在寒冷的(表面结冰)溪水中浸泡楮树皮”。用纯度较高的水浸泡有利于制得质量上佳的纸张,说明冬天气温低,水中可溶性杂质溶解度(选填“大”或“小”)。
    (2)、“楮”指树皮,树皮属于(选填“天然”或“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舂捣”的过程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纸浆在竹帘中均匀铺开,水从竹帘缝隙流出,纸浆留在竹帘上、据此推测竹帘的缝隙应(选填“大于”或“小于”)纸浆大小。
    (4)、现代工业造纸会用到元明粉(主要成分为Na2SO4)。现获得一定量的该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利用下述反应测定Na2SO4的质量:Na2SO4+BaCl2=BaSO4+2NaCl。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沉淀23.3g。请计算该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7、碳酸钙是常见的补钙剂之一。小圳查阅资料发现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于是尝试通过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鸡蛋壳自制碳酸钙“钙片”,实现蛋壳中钙源的回收利用,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经研究,目前存在家庭、实验室及工业场景下利用蛋壳制备碳酸钙的四种实验方案,具体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及其他杂质,其他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与反应。

    (1)、蛋壳要进行粉碎操作的目的是
    (2)、操作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1的名称是
    (4)、蛋壳粉在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及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要检验燃气灶高温煅烧鸡蛋壳得到的粉末中是否含有氧化钙,请填写如下表格:

    操作

    将高温煅烧后的粉末溶解于水中,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

    现象

    结论

    燃气灶高温煅烧鸡蛋壳得到的粉末中含有氧化钙

  • 8、

    深圳积极探索破解“垃圾问题”,走出了一条“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垃圾处理之路。为深入了解垃圾处理流程与环保理念,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参观深圳某垃圾分类处理厂,并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认识垃圾的分类

    (1)同学们参观深圳某垃圾分类处理厂,获悉城市生活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下列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塑料B. 果皮C. 旧电池

    任务二:了解垃圾处理方式

    小深同学在参观完垃圾分类处理厂后,绘制了各类垃圾处理方式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2)生锈铁制品是最常见的可回收物,可通过与稀盐酸反应除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厨余垃圾堆肥有助于提高土壤肥力。学习小组设计的小型堆肥桶如图2所示,堆肥桶加盖是提供________(选填“有氧”或“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查阅资料,不同温度和发酵液浓度对厨余垃圾发酵产生沼气性能的影响如图3所示。分析图中数据可知发酵液浓度与池溶产气率的关系:________。

    (4)部分垃圾中存在有害物质,如破损的体温计里有重金属________(填化学式),会通过水、土、空气进入人体,引起各种疾病。

    任务三:探究塑料垃圾焚烧后所产生气体的成分组成

    【查阅资料】a.塑料焚烧时会产生多种有害气体,其中含氯元素的塑料焚烧后会产生HCl气体;

    b.若往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含有Cl

    【提出问题】某塑料垃圾焚烧后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HCl?

    【实验验证】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该垃圾置于焚烧炉中进行焚烧,将焚烧产生的气体通入水中

     

    该垃圾焚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HCl

    ②取步骤①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③另取步骤①所得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________

    【交流探讨】

    (6)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写出一条防止塑料污染的措施:________。

  • 9、为应对CO2等温室气体引起的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提出争取2030年前达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

    在工业领域,CO2资源化利用备受关注,其中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是重要方向之一。CO2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醇和一种常见的液体氧化物;为探究不同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科研人员研究了在有分子筛膜和无分子筛膜两种情况下、反应温度对甲醇产率的影响,相关数据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

    深圳,作为科技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更是一座用新能源重构发展逻辑的“减碳”先锋城市。2024年末,深圳港大铲湾码头首座重卡充换电站建成投产,其具有全自动快速换电、智能交互、灵活投建、多重消防等优点,并预计2025年底前将现有柴油拖车全部更换为电动拖车,届时港区每年减少柴油消耗150万升,相当于为深圳种下3.6万棵树的固碳量。

    (1)、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中,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 , 深圳港大铲湾码头首座重卡充换电站的优点有(写出一点即可)。
    (2)、写出利用CO2生成甲醇的化学方程式:;由图2可知,为提高甲醇的产率,合成甲醇应选择的最佳条件为
    (3)、海洋封存是碳封存的一种重要方式,但CO2会引起海水酸化,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请写出一个你在生活中能助力深圳“减碳”先锋城市的措施:
  • 10、利用数字化手持技术探究金属铝和稀盐酸反应,其容器内的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50s内AB段压强变化不明显,原因可能是铝表面的金属氧化物与酸发生反应 B、由温度变化曲线可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C、BC段压强上升只是因为反应生成气体 D、CD段压强下降是因为反应结束,温度下降
  • 1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生活中鉴别白醋和酒

    闻气味

    B

    除去ZnSO4溶液中少量的CuSO4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检验肥皂水具有碱性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D

    鉴别固体氢氧化钠和硝酸铵

    加水溶解,比较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12、小深用碳酸钠、水和紫罗兰花(变色规律与紫色石蕊溶液类似)进行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并连续观察几天。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Ⅰ中21.8g碳酸钠能全部溶解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上升不断增大 C、Ⅲ中有碳酸钠晶体析出 D、紫罗兰花放在Ⅲ中,一段时间后变为蓝色
  • 13、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涉及的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未来的家用燃料要清洁、易调控、热值高

    B

    改良土壤的酸碱性农

    业上使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用橡皮泥制作氢原子的原子模型

    氢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的使用

    测定空气中SO2CO2NO2等污染性气体的含量

    A、A B、B C、C D、D
  • 14、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 还含有少量硫化氢H2S等气体。硫化氢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烷反应而除去,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CH4__CS2+4H2 B、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 C、天然气属于纯净物 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种类不变
  • 15、每年春天是槐花盛开的季节。槐花花朵淡雅,散发着怡人的清香,而且还能食用。槐花不仅口感甘甜,营养也颇为丰富。完成下面小题。
    (1)、槐花中铁元素含量较高,约是菠菜的1.2倍,适量食用槐花可预防缺铁性贫血。如图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铁原子的中子数为26 C、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g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2)、槐花中富含维生素C,约是苹果的10倍。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 , 下列关于维生素C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C由碳原子构成 C、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维生素C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 16、氢能作为最清洁的能源,近年来在我国的重视下得到突破性进展,现有“光伏制氢”、“生物质制氢”以及“海水制氢”等技术。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首台单机规模最大的海水制氢装置在深圳妈湾电厂成功投入运营,该装置最大的亮点在于无需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直接利用海水制氢。下列关于“无淡化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氢过程发生了化学反应 B、该技术不需要淡化海水,大大降低了能耗和成本 C、制氢技术的发展可缓解化石燃料短缺 D、该技术在电源负极得到的是氧气
    (2)、下列与氢元素有关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12 B、碳酸氢钠:Na2HCO3 C、氢离子:H1+ D、2个氢分子:2H2
    (3)、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并制取干燥氢气。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干燥H2 C、制取H2 D、收集H2
  • 17、实践小组为测定某品牌纯破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

    (1)、实验室取用纯碱粉末需用到的仪器为 , 加入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
    (2)、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g.
    (3)、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该实验测得样品中NACO,的质量分数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8、化学社团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
    (1)、用砂纸打磨铁片的目的是
    (2)、铁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
    (3)、【查阅资料】室温下,氯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粉木状的银为黑色

    【提出问题】在水中,铁能与溶于水的硝酸银反应,是否也能与难溶于水的氯化银反应?

    【作出猜想】猜想!:能反应

    猜想ⅡI:不能反应

    【实验预测】若猪想1正确,则可观察到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为

    (4)、【进行实验】取少量氮化银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再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静置后液体颜色无明显变化。甲同学据此认为猜想1I正确,乙同学认为影响液体颜色变化的因素很多,液体颜色无明显变化不能说明反应没有发生,于是他们将烧杯中的物质过滤,继续实验。请完成表格中①~③处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与结论

    a.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滤液中含有氣化亚铁,滤渣的成分为②猜想ㄧ正确

    b.取滤渣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共中加入足量③

    产生气泡,烧杯内有黑色固体剩余

    【反思提升】科学探究中,我们要敢丁质疑、收集证据、修正错误观点,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 19、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氣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是(填序号).
    (3)、与装置B相比,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4)、将制得的气体用于图二所示实验:

    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然后往烧杯中倒入80C的热水:

    I.再通入氧气,U形管左边的棉花不燃烧,右边的白磷先燃烧,棉花后燃烧:

    I.最后通入二氧化碳,燃着的白磷和棉花都熄灭。

    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双选)。

    a.步骤1:可观察到G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步骤Ⅱ:对比U形管两边棉花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c.步骤1Ⅱ:右边的白磷比棉花先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棉花低

    d.步骤Ⅲ:燃着的白磷和棉花都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20、碳酸镁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以工业废渣(含MgCO3、MgO、SiO2)为原料制备MgCO3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已知:MgCO3能与酸反应:SiO2不溶于水且流程中不参与反应

    (1)、滤渣的成分是
    (2)、工业废渣中的氣化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碗酸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1和操作2的名称都是不能省去操作1的理由是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