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CoO是研发超级电容器电极的重要材料,工业上制备CoO的流程如图1所示。已知:碱式碳酸钴可以看作CoCO3和 Co(OH)2结合而成的化合物;Co2+的溶液呈粉红色 (1)、过程1:碱式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除生成 CoCl2之外,还生成了、。(均填化学式)(2)、过程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过程3:将93g的Co(OH)2在空气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钴元素Co有+2,+3两种常见的化合价,与铁元素相似,可形成CoO、Co3O4及Co2O3等多种氧化物)。 (1)、过程1:碱式碳酸钴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 除生成 CoCl2之外,还生成了、。(均填化学式)(2)、过程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过程3:将93g的Co(OH)2在空气中加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钴元素Co有+2,+3两种常见的化合价,与铁元素相似,可形成CoO、Co3O4及Co2O3等多种氧化物)。①290 ℃时,剩余固体M中钴元素的质量为g; ②1000℃剩余固体为CoO,则X的值为。 
- 
                            2、从古至今,钢铁及其铁的化合物一直被人类广泛应用。(1)、《梦溪笔谈》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亦化为铜”(胆矾为CuSO4晶体),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2)、碳酸亚铁 (FeCO3)可作补血剂,与胃酸反应生成________ (写化学式) 被人体吸收,促进血红蛋白的生成。(3)、近年来,零价铁 (ZVI) 作为一种廉价高效的处理剂已经受到了水处理行业的广泛关注。纳米零价铁(nZVI) 除废水中金属离子的性能优越, nZVI 用于去除废水中金属离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分三 种途径(如图所示),第一类是吸附捕捉,第二类是吸附捕捉再慢慢反应,第三类是直接反应。 结合图分析,Zn2+属于第 (填“一”“二”或“三”)类;若Cd2+属于第一类,则金属Cd 比金属Ag 的金属活动性 (填“强” “弱”或“接近”); (4)、热处理后的纳米铁粉能够除去地下水中的磷元素,煅烧温度及pH 对纳米铁除磷的影响如图所示。处理效果好应选择的条件是:℃、(填“酸性”或“碱性”)。 
- 
                            3、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如图: (1)、写出步骤4生成M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根据流程图,不利用海水直接制取MgCl2 , 而是通过步骤2和步骤3的原因是________;(3)、步骤4一般在充有氩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__;(4)、镁条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黑色。查阅资料得知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 分是Mg2(OH)2CO3 , 这可能是Mg与空气中的O2、CO2和H2O反应生成的。设计实验方 案如图, 一段时间后,A 中镁条表面变黑,B、C、D中镁条均无明显变化。 (1)、写出步骤4生成M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2)、根据流程图,不利用海水直接制取MgCl2 , 而是通过步骤2和步骤3的原因是________;(3)、步骤4一般在充有氩气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________;(4)、镁条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表面形成黑色。查阅资料得知该黑色固体的主要成 分是Mg2(OH)2CO3 , 这可能是Mg与空气中的O2、CO2和H2O反应生成的。设计实验方 案如图, 一段时间后,A 中镁条表面变黑,B、C、D中镁条均无明显变化。 ①A和B对比的目的是探究镁条表面形成Mg2(OH)2CO3 , 是否与有关; ②A和D对比的目的是探究镁条表面形成Mg2(OH)2CO3 , 是否与有关; ③A、B、D中的蒸馏水 (填“能”或“不能”)用自来水代替。 
- 
                            4、某品牌维C 泡腾片的主要成分是:维生素C(C6H8O6)、碳酸氢钠(NaHCO3)、柠檬酸 (C6H8O7); 柠檬酸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在水溶液中可以解离出 H+。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测定维C 泡腾片中NaHCO3的含量。【计算思路】将维C 泡腾片溶于水中,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 参与反应的维C 泡腾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求出维C 泡腾片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将一定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已知:碱石灰常作干燥剂, 主要成分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1)、实验开始前后均需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2)、装置A 的作用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根据计算思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应该称量反应前后以上装置 的质量(填 字母序号),若省略装置ENaHCO3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会 (选填“偏大”“不 变”或“偏小”)。若取4g维生素C泡腾片,实验后测得CO2的质量为0.22g,则泡腾片 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4)、老师告诉同学们维C 泡腾片 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B 装置反应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 (1)、实验开始前后均需向装置内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实验结束后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2)、装置A 的作用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根据计算思路,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应该称量反应前后以上装置 的质量(填 字母序号),若省略装置ENaHCO3质量分数的测定结果会 (选填“偏大”“不 变”或“偏小”)。若取4g维生素C泡腾片,实验后测得CO2的质量为0.22g,则泡腾片 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0.1%)(4)、老师告诉同学们维C 泡腾片 溶于水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上述B 装置反应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 
- 
                            5、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完成了以下实验,在常温下的10mL 水中,分两次分别 加入2.5gKNO3 , 然后依次放入刚加的固体CaO和NH4NO3烧杯的水中,实验③试管中 的固体全部溶解。下面是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以及实验操作过程。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①②③④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实验③烧杯中的液体温度升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升高的温度会比30℃ (填“高”或“低”) (1)、①②③④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 (填序号)(2)、实验③烧杯中的液体温度升高,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升高的温度会比30℃ (填“高”或“低”)
- 
                            6、碳封存和碳转化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1)、将CO2注入地壳油气层起到驱油作用,既提高油的采收率,又实现碳封存。用图1装置模拟油气田封存CO2 , 连接A、B装置,将CO2从________ ( 填“a”或“b”) 端通入装有油的广口瓶中封存,油被压入烧杯中。(2)、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是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进行加压和干燥,使之变成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回注井将二氧化碳回注至海床之下的咸水层中,实 现长期稳定封存。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 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 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3)、利用CO2和H2O可以制取甲酸 (CH2O2),进一步转化为甲醇 (CH4O),转化关系如图2。 (1)、将CO2注入地壳油气层起到驱油作用,既提高油的采收率,又实现碳封存。用图1装置模拟油气田封存CO2 , 连接A、B装置,将CO2从________ ( 填“a”或“b”) 端通入装有油的广口瓶中封存,油被压入烧杯中。(2)、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是将油田开发伴生的二氧化碳捕获、分离,进行加压和干燥,使之变成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超临界状态(超临界状态二氧化碳密度高,接近液态二氧化碳,粘度小,流动快,接近气态二氧化碳)。最后通过回注井将二氧化碳回注至海床之下的咸水层中,实 现长期稳定封存。下列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超临界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组成不同 B、超临界二氧化碳容易燃烧 C、同等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输送量比二氧化碳更大 D、超临界二氧化碳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条件改变,状态改变(3)、利用CO2和H2O可以制取甲酸 (CH2O2),进一步转化为甲醇 (CH4O),转化关系如图2。①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分析图中反应2、3,你对催化剂新的认识是。 
- 
                            7、可燃冰外观类似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温度不高、压力足够大、有甲烷气源时,甲烷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写出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 B、在300atm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甲烷水合物越稳定 (1)、可燃冰属于________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写出可燃冰中主要成分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有利于缓解能源危机 B、在300atm下,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形成可燃冰 C、可燃冰作为燃料优点是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低,压强越大,甲烷水合物越稳定
- 
                            8、试管内固体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随加热时间的变化 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纵坐标某元素指的是铜元素 B、M 点时,装置①中有气泡冒出,石灰水变浑浊 C、N点时含有两种固体物质 D、取P 点时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A、纵坐标某元素指的是铜元素 B、M 点时,装置①中有气泡冒出,石灰水变浑浊 C、N点时含有两种固体物质 D、取P 点时的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D 实验目的 探究氧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探究空气、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排水法收集氧气 探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方案     A、A B、B C、C D、D A、A B、B C、C D、D
- 
                            10、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测得压强及氧气体 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该在b 点打开止水夹 B、该实验中,若白磷不足,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偏小 C、ab 段的变化说明:放热对压强的影响比消耗氧气更大 D、由图丙可知: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A、实验过程中应该在b 点打开止水夹 B、该实验中,若白磷不足,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会偏小 C、ab 段的变化说明:放热对压强的影响比消耗氧气更大 D、由图丙可知: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 
                            11、教学节活动中,化学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大象牙膏”的趣味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B、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有一种 C、反应前后,发泡剂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2↑ A、没有催化剂,过氧化氢不会分解 B、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有一种 C、反应前后,发泡剂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H2↑+O2↑
- 
                            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肼的化学式为N2H4 B、反应I 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Ⅱ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3 D、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A、肼的化学式为N2H4 B、反应I 中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Ⅱ丙中氮、氢元素质量比为14:3 D、反应Ⅱ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 
                            13、为了使家乡泸州天更蓝、水更清、景更美。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尽量进行无纸化办公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加快经济发展 C、建设污水处理管道,解决生活污水问题 D、旧电池统一回收并处理
- 
                            14、2025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的片段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采摘莲藕 B、莲藕捣碎成糊 C、三昧真火塑肉身 D、刻刀雕琢人形
- 
                            15、某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石灰石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且为了反应充分,尽可能地将石灰石粉碎)。称取6g样品,把称取好的样品放入烧杯中(烧杯质量为10g)。将50g稀盐酸分5次加入,每次加入稀盐酸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对烧杯(包括溶液和残余固体)进行了称量,记录如表: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10 20 30 40 50 烧杯和药品总质量(g) 25.56 35.12 44.68 54.24 64.24 (1)、求样品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g。(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6、酸在工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特别广泛,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盐酸和硫酸。化学兴趣小组对酸的相关性质展开了如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初识盐酸和硫酸 (1)某瓶酸溶液由于标签被腐蚀,无法看清药品名称和化学式。根据残留的部分信息可以判断出该酸为________(写出化学式)。  【任务二】构建酸的共性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探究,利用左手构建了酸的性质知识网络。但在探究中对于出现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请同学们帮忙解释:  (2)小组同学用紫茄子皮自制了酸碱指示剂,滴加至盐酸和硫酸中都能变成桃红色的本质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写出离子符号)。 (3)分别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铝、锌、铁放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结果发现铝表面开始时并没有气泡产生。铝和稀硫酸反应为什么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________(用文字解释)。 【任务三】再探盐酸和硫酸 盐酸和硫酸中酸根离子不同,与其他物质反应,也可体现酸的个性。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用滴定管分别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和稀硫酸,观察现象并绘制出电导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查阅资料】I.电导率传感器可通过电脑软件记录溶液中导电情况; II.电导率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 【分析与结论】 (4)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盐酸,并绘制出曲线1,其中曲线1M点处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曲线2表示的是向Ba(OH)2溶液中匀速滴加稀硫酸时溶液的电导率变化情况,该反应的微观本质如图所示,图中①处的化学式为________。  (5)根据该实验,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 B. N点和Q点是中和反应的终点 C. 随着酸的不断增加,电导率最终趋近于稳定值 D. 往Ba(OH)2溶液中滴加盐酸和硫酸溶液时现象相同 
- 
                            17、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装置B和C相比,B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3)、若用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填字母)。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氧气 B、所选药品的颜色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2)、装置B和C相比,B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3)、若用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进入。(4)、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因素中,不需要考虑的是______(填字母)。A、药品容易获得,能生成氧气 B、所选药品的颜色 C、操作简便易行、安全可靠、节能环保 D、反应条件易于控制,反应速率适中
- 
                            18、2024国际氢能产业发展论坛上多项全国领先氢能产业成果在京发布,如图流程是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2)、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__(填化学式)。(3)、利用该流程制备氢气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1)、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2)、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________(填化学式)。(3)、利用该流程制备氢气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点即可)
-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t1℃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3)、a中含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2)、t1℃时,将30g a物质加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3)、a中含有少量b时,最好采用___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a。
-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