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 B、2个氮分子:2N C、氦气:He D、3个铁离子:3Fe2+
  • 2、为了使200g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进行探究活动。
    (1)、小明同学最先想到用蒸发水分的办法。请你协助小明同学计算:需要蒸发掉水的质量为多少?
    (2)、有同学建议: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则需要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为多少?
  • 3、丁苯酞(C12H14O2)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家一类创新药,具有独特的抗脑卒中作用。请根据其化学式完成以下计算:
    (1)、请计算丁苯酞的相对分子质量。
    (2)、请计算丁苯酞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请计算3.8g丁苯酞中氧元素的质量。
  • 4、

    催化剂的相关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探究催化剂的奥秘”为主题展开了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认识催化剂

    (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变。

    【任务二】探究催化剂

    (2)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除二氧化锰外,硫酸铜(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于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请填写下表中的内容:

    步骤①现象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结果

    实验结论

    无明显现象

    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

    硫酸铜的质量

    g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硫酸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步骤⑦的目的是

    【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分别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1g二氧化锰、1g硫酸铜,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图2所示。

    (4)对比分析图2中的(填字母)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5)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在实验过程中,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 5、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及验证气体性质的仪器装置,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装置进行相关化学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实验室若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可选择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
    (3)、能用D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性质。
    (4)、将收集的氧气用作性质实验,如图G所示,水的作用是
  • 6、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为黑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若D是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7、兴趣小组取京杭大运河水样进行净化实验。
    (1)、设计:运河水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以及色素、异味、矿物质、微生物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以通过(填操作名称)去除,活性炭具有疏松结构,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分子。
    (2)、净化:将饮用水瓶和纱布、活性炭等组合成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水的净化。其中,装置制作较合理的是(选填“A”或“B”)。

    (3)、总结:

    ①混合物分离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将序号排序填写)。

    a.分析混合物成分       b.找到分离方法       c.寻找成分性质差异

    ②自制净水器净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有(写一条即可)。

  • 8、2024年7月,我国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请回答:
    (1)、航天员出舱需携带高压氧气罐,氧气被压缩储存在氧气罐中,其微观角度解释是
    (2)、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氧烛通过撞击发生反应生产氧气和氯化钠,请标出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并写出构成氯化钠的微粒。(填微粒符号)
  • 9、请用化学知识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作保护气的物质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氧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2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 10、以下图像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物质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电解水生成两种气体 C、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一定质量的铜丝在空气中加热
  • 11、归纳、分类、对比、鉴别等都是重要的学习技能,下列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错误的是
    A、将一杯糖水倒出一部分品尝,甜度和原糖水一样甜——溶液具有均一性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C、O2和O3含有的元素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 D、区分氧气和空气可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 12、脱氢乙酸钠(C8H7NaO4)是一种防腐保鲜剂,但长期摄入会对眼睛、呼吸道神经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我国将于2025年2月8日起禁止使用,下列关于脱氢乙酸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 B、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由8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1个钠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3、下列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的是阳离子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C、②③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D、④属于一种非金属元素
  • 1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要,下列气体目前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是
    A、SO2 B、NO2 C、O3 D、He
  •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等等。这里的“碘”、“铁”、“钙”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单质 D、分子
  • 16、下列生活中的四种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面粉和面 B、纺纱织布 C、动物呼吸 D、水的汽化
  • 17、青少年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钙需求量比较大,所以容易缺钙。下图是某品牌钙片的说明书(部分被污损)。为了检验钙片中钙元素的含量,取10g钙片,将其研碎,再向其中加入100g稀盐酸,稀盐酸与钙片中的碳酸钙刚好完全反应(其它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7.8g。

    (1)、钙片研碎的目的是
    (2)、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g。
    (3)、10g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4)、说明书污损处的数字为
  • 1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前所有活塞处于关闭状态。

    (1)、请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2)、打开K1观察到燃着的蜡烛 ,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关闭K1 , 打开K2 , 观察到燃着的蜡烛 , B中反应结束后,还有大量固体剩余,为了将固体与溶液分离,应选择的操作,该操作使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外,还需要
    (4)、为了实验的延续性,要求B装置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请在C~F装置中选择能达到此效果的有(填序号)
    (5)、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及G、H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按气体流向,导管口连接顺序为a→(填字母序号)。
  • 19、“嫦娥五号”远赴月球,带回新鲜的“月球土特产”。嫦娥五号探测器钻杆使用的是铝合金中添加碳化硅陶瓷颗粒制成的铝基复合材料,很好地满足航天轻量化、强韧性和耐磨性等要求。
    (1)、碳化硅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碳化硅的结构类似于金刚石的结构,则构成碳化硅的粒子是(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丰富,居第位。铝制品具有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在航空、建筑、汽车等领域应用极为广泛,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铝合金中主要含有铝、铜、镁三种金属,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下同),将相等质量的三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金属生成的氢气质量最大。
  • 20、

    Ⅰ.成语“信口雌黄”中的雌黄是一种矿物,其成分为三硫化二砷(As2S3),《梦溪笔谈》中有云: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

    (1)三硫化二砷(As2S3)中As的化合价是+3,则S的化合价为

    (2)三硫化二砷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s2S3+3Na2CO3=Na3AsS3+Na3AsO3+3X , 则X的化学式为

    (3)三硫化二砷在一定条件下会氧化为As2O3SO2SO2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是(填“酸雨”或“温室效应”)

    Ⅱ.超市有一种方便的食品——自煮火锅,有关信息如下。

    (4)自煮火锅的营养成分中的“钠、钙”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5)自煮火锅底料和菜肴包的包装材料中有铝箔。铝可以被压制成铝箔,说明铝具有良好的性;

    (6)自煮火锅中的发热包放在盒底,倒入矿泉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装在发热包中的物质应是(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石灰石                    B.生石灰                    C.熟石灰                    D.氯化钠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