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酒香不怕巷子深。(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很大。(3)、水汽化时体积增大。
-
2、为了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
3、下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的是(填序号)。(2)、②所示粒子的化学符号为。 -
4、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氩元素属于(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氩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
5、水是生产生活中最常用的物质之一。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的试剂是;生活中常用的方法给水消毒;电解水的实验告诉我们:水是由组成的。
-
6、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7、由Na2S和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2%,则该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A、16% B、22% C、32% D、48%
-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O2含量
C、加热高锰酸钾制O2
D、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9、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铜片和铁片:看颜色 B、氮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 C、双氧水和水:加二氧化锰 D、白酒和白醋:闻气味
-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1、分类是研究物质的科学方法。下列各组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海水、硫 B、干冰、氯酸钾 C、C60、冰水混合物 D、水银、空气
-
12、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丝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D、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液体的取用
-
14、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阿伏加德罗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
-
15、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中的碘理解为A、元素 B、单质 C、分子 D、氧化物
-
16、维C泡腾片成分中含有柠檬酸,其化学式为C6H8O7 , 请回答:(1)、柠檬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2)、C6H8O7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192g柠檬酸中含碳元素多少g?(写出解题过程)
-
17、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探究一:比较催化剂种类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Ⅰ.很多植物对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Ⅱ.压强传感器可以测量密闭体系内气体压强的变化。
Ⅲ.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实验操作】
①在27.8℃,100.7kPa时,将具支试管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如图1所示),取3.0g植物碎末放入具支试管中。

②把5mL3%过氧化氢溶液,倒入具支试管中并立即塞上橡胶塞,同时采集数据。更换相同质量,不同种类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
③不加入植物碎末,重复实验①和②。
④将采集到的数据用电脑进行处理,得到反应前后压强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2。
(1)实验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1】
(2)由图2可知,催化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
【交流反思】
(3)上海青叶作催化剂时,200s前曲线迅速升高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 上海青叶作催化剂,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氧气 B. 过氧化氢分解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 C. 上海青叶分解产生氧气 实验探究二:比较催化剂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进行实验】
在30.2℃,压强100.5kPa时,选择质量各为1g、2g、3g的上海青叶碎末,均与2mL3%过氧化氢溶液反应,获得数据如图3所示。

【实验结论2】
(4)由图3可知,在t1秒内,上海青叶用量为________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最快;图中三条曲线最终将重合在一起,其理由是________。
【拓展延伸】
(5)写出过氧化氢在上海青叶催化下分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
18、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选取A为发生装置,则收集装置为(填大写字母序号),A装置试管口还应放 , 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3)、若实验室用C装置来制取氧气,该装置的优点是;反应后若要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应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洗涤、干燥。(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大写字母序号),因为氨气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收集氨气最好用装置“G”,收集时应从(填“a”或“b”)进气。 -
19、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最新一代广谱、高效、安全、环保的杀菌消毒剂,可代替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如图是制取二氧化氯()的流程图。
(1)、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消毒过程发生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燃烧器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在一定条件下,电解氯化钠溶液过程中要注意远离火源,原因是。(4)、整个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和。 -
20、
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家用制氧机制取“富氧空气”并开展相关探究。
【实验测定】
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沸石分子筛”能将氮气等分子吸附,是家用制氧机的关键部件。通过控制按钮,利用变压吸附技术,获得不同浓度的富氧空气,图1为该制氧过程的示意图。

实验前,用排水法(如图2)收集一瓶“富氧空气”。用图3装置测定“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集气瓶中“富氧空气”体积为100mL,底部残留少量水,燃烧匙内有足量红磷),操作如下:
Ⅰ.往量筒内加入适量水,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1=60mL。
Ⅱ.用电点火装置点燃红磷,充分反应。
Ⅲ.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待右侧量筒内液面不再变化时,排出气球中的气体,调节两边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为V2=33mL。
(1)操作Ⅱ中红磷燃烧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_____。
(2)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为________。
(3)本次实验测得“富氧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
【拓展延伸】
“气调保鲜”是一种食品保鲜技术,它通过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如图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4)冰箱中常用的是“气调保鲜”,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__(填“富氧”或“富氮”)空气,这一保鲜原理主要是利用________。
(5)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 1:2 B. 1:4 C. 1:5 D.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