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完成下列实验
    (1)、任务一:O2的实验室制取

    i.选用KMnO4制取O2 , 化学方程式为。用图1中仪器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E,还需补充的仪器是(填名称)。

    ii.检查气密性,松手后出现图2所示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iii.在图3中将收集O2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补画完整(忽略水的蒸发)。

    (2)、任务二:制作酸雨危害演示装置

    项目学习小组利用塑料瓶和洗发水瓶等生活物品,设计制作如下装置并进行探究。

    操作

    现象

    分析与结论

    硫在空气中燃烧,(填字母),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发出白光b.发出淡蓝色火焰c.放出热量

    基于环保考虑,装置可优化的一处是

    燃烧结束,不断按压洗发水瓶的泵头

    右侧吸管口有水喷出,大理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叶子变黄

    SO2溶于水后与O2作用生成H2SO4 , 化学方程式为

  • 2、同学们对干冰肯定不陌生,但你知道还有“干水”吗?干水由水和二氧化硅(SiO2)组成,呈白色粉末状。拿到手上不会弄湿手,因为每颗水滴都被疏水性的纳米SiO2包围,不能聚集变大。

    5g纳米SiO295g水放入搅拌机中搅拌几分钟即可制得干水(如图),制备成本低且应用前景大。相同时间内干水捕获的CO2是普通水的3倍多。干水还能快速吸收甲烷,为使用天然气的汽车提供动力。在青海、甘肃等缺水地区,埋在土壤中的干水可持续给树苗供水3个月以上。

    依据上文,回答问题。

    (1)、制备干水时发生的是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干水中水的质量分数为 , 其捕获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3)、干水可用于缺水地区抗旱造林的主要原因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a.干冰、干水都是纯净物       b.纳米SiO2易溶于水

    c.用力挤压干水,可能弄湿手       d.气体溶解度因溶剂分散尺度不同可能改变

  • 3、“火地”是故宫中一种地下供热系统,由操作口、炉腔及烟道组成,结构剖面如图。炉腔上方置生铁架以增强支撑力,承受地砖及室内家具之重量。通过操作口向炉腔添加炭火,燃烧产生的热量沿烟道向四周扩散以加热地砖。

    (1)、“火地”系统将能转化为热能。
    (2)、生铁属于材料,具有较强承重能力是因为相较于纯金属,它的强度更高、硬度更
    (3)、炉腔位于最低处及烟道呈坡面上升的设计是考虑到燃烧放热,烟道内空气 , 易于热量迅速扩散。
    (4)、故宫取暖用“红萝炭”,由山中硬木烧制而成,该过程属于(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红萝炭“气暖而耐久,灰白而不爆”,品质上乘,用其燃烧供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时的常用思想。下列设计应用了该思想的是

    A.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不同催化剂催化H2O2分解效果

    C.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D.探究铁与锌的金属活动性

    A、A B、B C、C D、D
  • 5、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可以对其进行鉴别、检验和除杂。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材料

    A

    鉴别:N2CO2

    燃着的木条

    B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

    澄清石灰水

    C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足量稀盐酸

    D

    除杂:CuCl2溶液中少量FeCl2

    足量铁粉

    A、A B、B C、C D、D
  • 6、项目学习小组制作“天气瓶”。步骤如下:①将少量樟脑溶于适量酒精得溶液a(樟脑难溶于水);②将5gKNO35gNH4Cl溶于66g水得溶液b;③将ab混合、加热、搅拌至澄清,冷却至室温装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a中溶剂为酒精 B、溶液bKNO3的质量分数为5g5g+66g×100% C、降温过程KNO3NH4Cl先析出晶体 D、相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 7、下列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选项

    实践活动

    化学知识

    A

    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废报纸和易拉罐均为可回收垃圾

    B

    水质检测及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起杀菌消毒的作用

    C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所测土壤pH越大,酸性越强

    D

    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检测污染物

    臭氧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A、A B、B C、C D、D
  • 8、甲烷CH4CO2在催化作用下可得到合成气(H2CO)。反应时催化剂表面同时存在积碳和消碳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涉及的氧化物有3种 B、积碳反应为:CH4=催化剂C+H2 C、为减少积碳,可加入稍过量的CO2 D、反应结束若催化剂表面仍有积碳,则合成气中COH2
  • 9、兴趣小组做“浮沉鸡蛋”家庭实验,现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属于酸 B、鸡蛋表面的气泡是CO2 C、鸡蛋上浮时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D、实验结束玻璃杯中溶质只含有CaCl2
  • 10、消防喷淋头及其结构如图。当喷淋头附近温度升高到设定值时,热敏球内的丙三醇(C3H8O3)会将外层玻璃胀破,喷淋头自动喷水灭火。回答下列小题。

    (1)、阀座使用黄铜材质(铜锌合金),下列有关黄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熔点较纯铜更高 B、与纯铜受热时都会变黑 C、能与稀硫酸反应 D、能承受一定的水流压力
    (2)、下列有关丙三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4个H2 B、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C、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3)、下列有关喷淋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安装在远离燃气灶的位置 B、灭火原理是喷水降低可燃物着火点 C、热敏球胀破是因受热时丙三醇分子间隔减小 D、溅水盘的作用是改变水流形状,增大喷淋面积
  •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应急保障机制,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粮食的呼吸作用属于缓慢氧化 B、为提高粮食产量,应大量施用化肥 C、粮仓设计应密封、隔热、防潮 D、粮仓中充入氮气可延长粮食保质期
  • 12、准备过滤器时,折好滤纸并放入漏斗,用少量水将其润湿。下列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 13、1960年闵恩泽研制出小球硅铝裂化催化剂,确保了我国国防航空燃油的稳定供给。硅、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质子数为14 C、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D、铝和氧气反应,Al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
  • 14、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时通用的简洁语言。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2个氯原子:2Cl

    2个氨分子:2NH4

    1个镁离子:Mg+2

    碳酸钠:NaCO3

    A

    B

    C

    D

    A、A B、B C、C D、D
  • 15、科学家将水蒸气通过烧红的铁制枪管,得到“易燃空气”H2和黑色固体Fe3O4 , 证明水不是一种元素。完成下面小题。
    (1)、成功揭秘“水的组成”的科学家是
    A、拉瓦锡 B、卡文迪什 C、普里斯特利 D、阿伏加德罗
    (2)、上述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6、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用绿矾(FeSO47H2O)制备铁红的两种方法如图所示。方法1是《天工开物》等古文中所记载的直接焙烧“绿矾”制备“铁红”的方法,其原理为2FeSO47H2O高温__Fe2O3+SO3+SO2+14H2O

    (1)、现代企业常用方法2制铁红,对比方法1,其优点有(写出一条即可)。
    (2)、方法2中,反应ⅰ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FeSO4+H2O2+2H2O=2FeOOH+2H2SO4。现有100k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2%的FeSO4溶液,理论上可得到FeOOH的质量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如图为发生反应ⅱ时不同煅烧温度对产品中Fe2O3质量分数的影响,根据该图分析,煅烧的最佳温度为℃。

  • 17、铜箔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一种制造铜箔工艺的主要工序如图所示。

    (1)、铜是人体所需的元素(填“常量”或“微量”)。
    (2)、“溶铜”前,粉碎处理铜原料的目的是
    (3)、①“溶铜”中,存在铜与氧气及稀硫酸(H2SO4)在8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排除其它气体的影响,还具有的优点是

    ②“操作1”的目的是除去难溶性固体杂质,该操作名称为。该操作用到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4)、“制箔”中,发生的反应:2CuSO4+2H2O__2Cu+O2+2X , X的化学式为。物质X可用于溶铜和工序。
    (5)、“制箔”中,需生产抗拉强度大于355MPa且延伸率大于13,5%的铜箔,据如图可知,温度应控制在内(填字母)。

    a.45~49℃                           b.50~52℃                           c.53~55℃                           d.56~60℃

  • 18、

    市面上有一种自动充气气球,只需挤破气球内的液体包,流出的液体与气球中的白色粉末接触产生气体,就能实现气球的自动充气。同学们对此展开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自动充气气球的原理

    (1)同学们触摸气球发现气球中有一个“小液包”与一小块白色固体,如图1,捏破“小液包”,气球慢慢鼓起,并发出嘶嘶声,气球温度变凉并逐渐下沉。同学们用剪刀在已充气的气球上剪小口,插入导管,导管另一端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溶液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另取少量“小液包”,用pH试纸测量其溶液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                           

    b.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c.值测得其溶液的pH为8.2

    任务二:白色固体成分探究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为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查阅资料】

    ①同学们查阅相关产品说明后了解到“小液包”内的液体是柠檬酸。

    ②与相同浓度的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比碳酸钠更剧烈。

    ③价格参考:碳酸钠2200元/吨、碳酸氢钠1700元/吨。

    【实验探究一】

    (3)为验证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分析与结论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

    固体全部溶解

    样品中不含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

    白色固体为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中的一种或二者均有

    (4)请从安全角度分析,小液包内液体用柠檬酸而不用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原因可能是

    【实验探究二】

    为验证白色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同学们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分别测量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白色固体样品与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反应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化,测量结果如图3所示。

    (5)分析图像,得出白色固体一定仅含碳酸氢钠的理由是;相同条件下,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碳酸钠(填“>”或“<”)碳酸氢钠。

    (6)从原料成本和反应速率分析,自动充气气球选用碳酸氢钠的原因是

  • 19、实验室制取气体。
    (1)、ⅰ.仪器a的名称是 , 用A装置制取气体,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

    ⅱ.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装置的特点是

    (2)、探究酸的化学性质。

    操作

    现象

    结论

    实验观察到(填字母)。

    a.甲中铁锈溶解,有少量气泡冒出

    b.乙中冒出大量气泡

    c.反应后溶液都为无色

    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某些活泼金属如钾、钙、钠、铁、(填一种)等;某些盐发生反应。

    (3)、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

    ⅰ.如图是“检测站”测到某城区5月4日的空气质量情况,当天(填“非常适合”、“不适合”)户外运动,其首要污染物是

    ⅱ.若要获得天气的其他情况,“检测站”还需选择(答一种)等气象传感器。

  • 20、综合利用海水资源是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海水晒盐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海水资源的产业,渗析海水浓缩制盐是最常见的制盐技术,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浓缩海水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氯化镁、溴化钠等。液态溴单质通过酸化氧化的方法得到,因其沸点低,可用热空气法吹出溴气(Br2)。剩余的浓海水和石灰乳可制备氢氧化镁阻燃剂。海洋中还含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如海带,海带的利用已实现产业化。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中的钠、溴、镁以(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溴化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钠的化学式是
    (3)、热空气法吹出溴气,利用了溴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4)、将氯化钠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通入如图所示装置中,Cl通过AEM-阴离子交换膜,Na+和(填化学符号)通过CEM-阳离子交换膜,得到淡化液和浓缩海水。
    (5)、利用浓海水中的氯化镁与石灰乳[主要成分为CaOH2]反应,可制备固体氢氧化镁阻燃剂,并生成氯化钙,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6)、从人体健康角度分析,海带利用产业化的意义是
上一页 129 130 131 132 1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