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用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填空:
    (1)、空气中体积约占21%的是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3)、2个氧原子:
    (4)、3个水分子:
  • 2、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质量增加 B、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C、可以使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多 D、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 3、瘦肉精被认为是肉制品业的“三聚氰胺”,属食品行业的违禁药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12H19ON2Cl3。则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五种元素组成 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 C、瘦肉精由37个原子构成 D、瘦肉精由碳、氢、氧、氮、氯原子构成
  • 4、下列有关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火焰 B、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D、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
  • 5、下列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取液体药品时,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 B、用镊子夹取块状的药品 C、用滴管取液后,把滴管放在实验台上 D、倾倒液体时,瓶口要紧挨着试管口
  • 6、水煤气是一种气态燃料,工业上用水蒸气(H2O)通过炽热的焦炭层(C)所得气体即为水煤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水煤气的成分,开展如下活动:

    【查阅资料】H2的化学性质与CO相似,也能与氧化铜反应,产物为铜和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设计方案】小组同学验证猜想的方案如图所示(夹持仪器省略),并进行实验。

    【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内 , 则说明水煤气中含有H2O;

    ②实验中若观察到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水煤气中含有CO2 , 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

    ③推断出水煤气中含有CO的依据是

    【实验评价】

    根据E中实验现象不能确认水煤气中是否含有H2 , 理由是

    从环保角度考虑,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

    【实验改进】

    添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G验证水煤气中含有H2 , 应连接在处(选填“Ⅰ或Ⅱ或Ⅲ或Ⅳ”)。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现象,兴趣小组推断出水煤气中含有H2O、CO2、H2和CO。

  • 7、某雪饼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Ⅰ.该干燥剂的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Ⅱ.该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主要成分可能有: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钙。

    为探究其成分,取放置后的干燥剂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依据)

    实验结论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少量水,再滴入酚酞。

    无色酚酞

    该样品中一定有氧化钙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

    该样品中一定没有碳酸钙

    【实验反思】

    ①同学们认为通过步骤a不能得到样品中一定含有CaO的结论,理由是

    ②小组合作,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干燥剂样品,观察到 , 说明样品中一定含有CaO。

       

    【拓展思考】

    ③小组称取该样品2.8 g,放入足量水中,得到悬浊液,蒸干得到白色固体m克。m的数值范围为 , 该样品的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钙。

    【应用交流】

    生石灰要保存。实验中通过定性与定量实验结合确定物质的成分。

  • 8、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a、b仪器的名称
    (2)、实验室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MnO2制取O2 ,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收集装置是
    (3)、以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用装置A制备二氧化碳气体,该装置的优点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装置G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从口进入。
    (4)、小组同学将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30g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20.4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其物质的量为mol。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氯化钾物质的量
  • 9、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作用。请根据图表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30

    40

    60

    80

    溶解度(g/100g水)

    NaCl

    35.7

    36

    36.3

    36.6

    37.1

    38.4

    Na2CO3

    7

    22

    40

    49

    46

    43.6

    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1)“夏天晒盐〞是利用了氯化钠的溶解度的特点,氯化钠属于(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冬天捞碱”,这里的碱指的是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30℃时,50g碳酸钠加入100g水形成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碳酸钠与氯化钠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是

    【实验一】粗碱初步提纯

    “冬天捞碱”中获得粗碱中含可溶性的氯化钠和泥沙的少量杂质,提纯流程如下:

    (3)溶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操作B名称是

    (4)流程中获得碳酸钠样品为(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碳酸钠样品提纯

    (5)碳酸钠样品中混有氯化钠杂质,经过多步操作后可获得纯净的碳酸钠,其中的操作依次为:溶解、蒸发浓缩、、洗涤、烘干。

    【实验三】测定实验一所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称取50g碳酸钠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6)步骤Ⅱ所得滤液B为碳酸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7)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10、

    在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水。

    (1)Ⅰ.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液氯,起的作用是

    Ⅱ.结合下列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2)为了净化水,某同学制作了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活性炭可除去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性。
    (3)图2所示实验中水的作用是。写出铁丝燃烧的现象
    (4)图3所示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说明水由组成。在实验过程中,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 检验a中气体的方法是
    (5)图4所示实验目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此实验还可推断白磷的着火点范围可能为
  • 11、由碳、氢元素组成的物质种类繁多,烷烃就是其中一类重要的物质,下表列出了烷烃的一些信息。

    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十一烷

    十六烷

    化学式

    CH4

    C2H6

    C3H8

    C4H10

    C6H14

    C11H24

    C16H34

    沸点(℃)

    -164

    -88.6

    -42.1

    -0.5

    36.1

    69

    194.5

    287.5

    相对密度

    0.466

    0.572

    0.585

    0.579

    0.626

    0.66

    0.741

    0.774

    (1)、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中主要成分为甲烷。
    (2)、乙烷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 丙烷的摩尔质量是。0.1mol丁烷中含有个氢原子,g氢元素。
    (3)、已知烷烃类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用通式CnH2n+2表示,戊烷可作配制标准气、校正气及用作分子筛脱附剂等,推测其化学式为
    (4)、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己烷等有机溶剂,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有关。
    (5)、烷烃的命名与分子中原子个数有关。烷烃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总结一条烷烃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烷烃的组成,推测烷烃都具有可燃性,且完全燃烧的产物均为
  • 12、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方法

    A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

    B

    除去Cu粉中混有氧化铜

    通入足量氧气,加热

    C

    鉴别H2和CO

    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鉴别稀盐酸和碳酸钠溶液

    滴加石蕊试液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13、粗盐提纯中,描述正确的是
    A、溶解、过滤都用到玻璃棒,但作用不同 B、蒸发时,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过滤速度
  • 14、推理错误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反应物的种类

    B

    通常木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温度

    C

    硫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反应物的浓度

    D

    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铁粉能在空气中燃烧

    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A、A B、B C、C D、D
  • 15、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帮助燃烧 C、氮气约占空气总质量的78% D、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 16、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当碳较多、温度较高时,B中玻璃管内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

       

    利用上图进行实验,B中玻璃管内有氧化铜全部转化成铜,且气体产物中含有CO和CO2。若反应后B中固体质量减少0.58g,C中溶液质量增加0.44g,则参加反应碳与氧化铜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 B、3:5 C、2:3 D、1:2
  • 17、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

    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

    C.比较氯酸钾中有无二氧化锰的反应情况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

    A、A B、B C、C D、D
  • 18、下列各组物质中,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生石灰 Ca(OH)2 B、胆矾   CuSO4·5H2O C、食盐 Na2CO3 D、纯碱 NaOH
  • 19、提倡“低碳生活”是当今社会的生活理念,以下建议不可行的是
    A、提倡使用共享单车 B、推广使用太阳能电池 C、提倡使用可循环购物袋 D、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 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A、生成物有3种物质 B、生成物中有单质 C、有一种生成物能够引起酸雨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比为1∶2
上一页 865 866 867 868 8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