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用序号填空,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空气;②雨水;③红磷;④氧化汞;⑤稀有气体;⑥二氧化硫;⑦氧气;⑧石灰水;⑨ 牛奶。

  • 2、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液氧 B、 C、高锰酸钾 D、过氧化氢
  • 3、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能构成物质 B、质量和体积大小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能再分 D、是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4、中国新一代人造“小太阳”----可控核聚变发电成功。在核聚变的过程中,导致原子种类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离子
  • 5、下列关于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反应都有氧气参加 B、两种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物质 C、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D、同一反应可能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
  • 6、化学上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根据是
    A、原子的质量极小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C、原子的体积极小 D、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种类不变
  • 7、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C、低温下氧气可能变成淡蓝色液体 D、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燃烧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9、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属于混合物 B、工业制氧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D、食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变质
  • 10、下列各项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一组是
    A、铁锈、墨水 B、氯化钠、可乐 C、碘酒、井水 D、冰水混合物、高锰酸钾
  • 11、规范实验操作是获得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液体加热 D、量9.5mL液体
  • 12、下列实验操作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固体食盐放在细口瓶中 B、两种溶液反应,不可在量筒中进行 C、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少量酒精 D、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所用的仪器是
    A、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 B、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 C、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酒精灯、铁架台 D、大试管、带胶塞的导管、铁架台、水槽
  • 14、下面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C、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D、刚有气泡从导管逸出时,便立即收集气体
  •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氮气可用作保护气 C、铜丝可用作导线 D、铁块可以拉成铁丝
  • 16、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米饭变馊 B、湿衣服晾干 C、火药爆炸 D、铁锅生锈
  • 17、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够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某同学为了验证氧化铜(难溶于水)是否能做过氧化氢H2O2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设计实验如下:

    【实验一】

    (1)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是否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在试管中加入2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观察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变化

    实验一结论: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二】

    (2)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待实验一第2步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2ml过氧化氢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二结论: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有改变

    在实验后,该同学将反应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再称量。得到黑色固体质量为1g

    实验三结论:氧化铜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综上所述,说明了氧化铜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请写出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 18、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b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而小明认为该装置有一个小问题,请你帮助他:;实验室用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19、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按表中信息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质子数是
    (2)、查找出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 , 排在第周期。
    (3)、核电荷数为12元素符号是。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4)、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离子符号 ,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它属于非金属元素,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失去”)电子。
  • 20、实验室某无色液体含有物质A , 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试管取用该液体,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C,在常温下能迅速产生无色气体B。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②将产生的气体B收集起来,把燃着的红磷置于B的集气瓶中,红磷剧烈燃烧;③将燃着的硫置于B的集气瓶中,硫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B;C;D
    (2)、写出①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上一页 864 865 866 867 86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