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关于液体的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吸取液体
C、加热液体
D、振荡液体
-
2、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分类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氧 B、水蒸气 C、过氧化氢 D、澄清石灰水
-
3、在教室做深呼吸时,吸入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
4、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研究了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闵恩泽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
5、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同学们对催化剂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展了以下探究。
【探究 1】氧化铜(化学符号CuO)能否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呢?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和氯化钾均易溶于水,氧化铜难溶于水。
②量气管可用来测量收集的气体体积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相关装置和数据见下表:(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催化剂质量
待测数据
①
2.45g
a
②
2.45g
0.5gCuO
b
(1)上述实验中的“待测数据”是________。(2)若a________b(填“>”“=”或“<”),通过上述实验可知在某温度下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3)若要证明氧化铜是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________和________。(4)若氧化铜为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探究2】FeCl3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MnO2和FeCl3对H2O2分解快慢的不同影响,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注入H2O2溶液。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
(5)初始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________。(6)写出使H2O2分解较快的催化剂________。(7)用下图装置还可知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如图所示,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_________。
A. 通过测定氧气的体积可以计算氧气的质量 B. 注射器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 C. 反应后,共生成了80mLO2 D. 反应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读数 -
6、如图转化关系中,A、B、C、D、E、F、G、H是初中化学前两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为暗紫色固体,B、G为黑色固体。E、F均为无色液体。反应④表示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表示物质问存在转化关系)(1)、请写出物质符号:C;H。(2)、请写出符号表达式:②;③ , 基本反应类型为。(3)、写出③反应的现象为 , 实验中需将夹持的坩埚钳由上而下(填“缓慢”或“快速”)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的目的是。(4)、固体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
-
7、育才化学兴趣小组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及氧气的性质展开了以下探究。(1)、育才同学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试管中原有空气的体积为120mL,量筒中原有50mL的水,试管中加入白磷(体积忽略)。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若加入的白磷不足,则测出的氧气含量与实际相比偏(填“大”或“小”)。调整白磷的用量后,重新实验,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mL刻度线处。
③小优还想用木炭代替了白磷来完成实验,小婷说不可以,你认为她觉得不可以的原因是。
(2)、同学们又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 一段时间后,将玻璃管硫粉加热,能证明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的现象是。(3)、铁丝一般只在氧气燃烧,其现象为 , 写出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但图3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 -
8、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氧气:常通过图1中的丙、丁、戊三种路径来制取氧气。最环保、操作最简单的是路径。(2)、现某小组采用图1中的路径戊来制取氧气:
①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选择装置:据图2所提供的装置,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③取用药品:实验前先检查 , 再往试管中加入高锰酸钾粉末的具体操作步骤是。
④组装装置:组装装置时发现该发生装置有一处需要改进,写出改进措施。
⑤收集气体: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开始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后熄酒精灯的原因。
(3)、潜水艇制氧气:为了保证长时间潜航,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设备。你认为图 1中的路径“甲、乙、丙、丁、戊”比较适合的方法是路径。(4)、如图是“便携式制氧机”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A、反应仓可能是H2O2溶液在MnO2催化下产生O2 B、此仪器可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产生的氧气做燃料 C、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来说明氧气排出的快慢 D、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湿润 -
9、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如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几种仪器,请回答问题:(1)、①的仪器名称是。(2)、用于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填序号)。(3)、要使用仪器②正确读数的方法是。(4)、仪器④洗干净后应放在试管架上。
-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1)、空气按体积分数计算,稀有气体占 , 写出氖气的符号。(2)、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变浑浊,是因为空气中含有。(3)、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有、、(填化学符号)。(4)、工业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将经过除尘、除二氧化碳、除水的空气进行下列操作:
①上述流程中制氧气的原理是根据液氮和液氧的不同,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储存在蓝色钢瓶里的“工业液氧”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从应用的角度:如图属于氧气用途的是(填字母序号)。a.
医疗急救 b.
食品防腐
c.
航天火箭 d.
霓虹灯
-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在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
12、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实验装置
排水法收集氧气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硫在氧气中燃烧
解释
A.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O2收集满
B.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C.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D.吸收放出的热量
A、A B、B C、C D、D -
13、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该实验说明红磷能准确测出氧气的含量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
14、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物的呼吸 B、酒的酿造 C、酒精燃烧 D、食物腐败
-
15、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的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的实验装置图错误的是A、
检查气密性 B、
制取 C、
收集 D、
验满
-
16、教材中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图1实验可以用于比较蜡烛火焰各层温度高低 C、图2实验中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刚用水清洗过的烧杯,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 D、图3实验中,白烟能被点燃
-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取液体的体积 D、
滴加液体
-
18、“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与“非典”病毒类似,加强自身防护是抵御病毒的重要方法,过氧乙酸消毒液是常用的一种消毒剂,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过氧乙酸中碳、氧、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19、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1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 ,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放入捆在电烙铁下面贴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入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电前钟罩内含有 ,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是 。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 。
【交流与反思】小明和小芳分析了上述实验后,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能否用铁丝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你的观点是 (填“能”或“否”),理由是 。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写出标注仪器的名称:a b。(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3)、当选择如图所示装置并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气体从(填“a”或“b”下同)处导管通入;若用水将瓶中氧气排出,水应从处导管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