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如图1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1中标号仪器名称:a , b。(2)、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现需要准备一瓶氧气供铁丝燃烧的实验使用,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选填“a”或“b”)端通入。
-
2、相似内容要善于放在一起思考和总结,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图所示是硫粉、木炭、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B图中反应的现象是。(2)、C图中反应的现象是。若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可能原因是(写一条)。(3)、A图中水的作用是。
-
3、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过氧化氢制取氧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燃烧红磷制造烟幕:;(4)、点燃镁条作信号弹:。
-
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其中一项实验是加热氧化汞粉末得到汞和氧气,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从宏观的角度看,氧化汞是由组成的(填名称);(2)、从微观的角度看,金属汞是由构成(填名称);氧气是由构成(填名称)。(3)、在这个化学变化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和汞原子(填名称)。(4)、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
5、“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1)、图1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填“是”或“否”),依据是。(2)、由图2可知,铁的质子数是 , 相对原子质量是。(3)、图3是几个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a为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m的值为 , 该原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选填字母)的化学性质相似;
②图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上述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选填字母)。
-
6、化学用语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说出符号的意义:(1)、2个氮原子;(2)、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3)、钙元素:;(4)、中前面的“3”表示。
-
7、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①可乐、②泥浆、③二氧化碳、④酱油、⑤铜,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 , 属于单质的有 , 属于化合物的有。
-
8、下列几种情况中(用序号填空):
①铁熔化成铁水;②镁在空气中燃烧;③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灯泡中的钨丝通电后发热发光;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⑥木柴可以燃烧;⑦胆矾是蓝色固体;⑧酒精具有挥发性。
(1)、描述物理性质的是。(2)、描述化学性质的是。(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9、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受热至完全反应的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
-
10、某同学误将少量 KMnO4 当成 MnO2 加入 KClO3 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t1 时刻,O2 开始产生 B、b 曲线表示 KMnO4 分解 C、KMnO4 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D、c 曲线代表氯化钾
-
11、如图为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7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g
-
12、关于催化剂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B、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反应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减少 D、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可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SO2 C、KOH D、CaSO4
-
14、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下列各组物质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相同的一组是A、汞、氨气 B、镁、氯化钠 C、水、干冰 D、磷、氯化氢
-
15、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B、花棚里香气扑鼻——分子不断运动 C、水受热变成水蒸气——水分子间隔变大 D、空气受压体积变小——分子自身体积变小
-
1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A、空气 B、氧气 C、氮气 D、二氧化碳
-
17、科学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相对应的是A、拉瓦锡——元素周期律 B、门捷列夫——原子论 C、张青莲——相对原子质量 D、道尔顿——测定空气成分
-
18、纯碱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其它杂质忽略不计)。取6g纯碱样品放在烧杯中并不断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5g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38.8g(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
(1)Na2CO3由 种元素组成,碳、氧元素质量比是 。
(2)A点产生气体的质量m是 g。
(3)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19、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 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
20、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仪器的名称:①;②;③。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编号);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3)用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CaCO3)和稀盐酸(HCl)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编号),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
(5)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装置编号),收集氢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