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硅元素:。(2)、2个铜原子:。(3)、3个硝酸根离子:。(4)、4个一氧化碳分子:。(5)、碳酸钙:。(6)、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
2、如图为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1)、x的值是。(2)、微粒D的化学符号为。(3)、A、B、C、D、E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有种。
-
3、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只是有些明显,有些不易察觉。
-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 B、铁丝 C、红磷 D、硫粉
-
5、浓氨水用途广泛,具有腐蚀性。浓氨水试剂瓶上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
-
6、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科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具体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三个实验装置(天平略)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其中,只有A装置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C装置则不能。否定B、C装置的理由是:、。(2)、小明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此实验的现象是;(3)、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4)、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在探究化学变化前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时,对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应。
-
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气体的制备性质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实验。
【实验1】实验室制取并进行一系列探究,现有如下仪器供选。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可选用(填写装置编号);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二】利用如图装置,验证的性质。
(4)甲中的现象是浸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填“变红”或“不变红”)。
(5)乙中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丙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填“大”或“小”)。
-
8、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一氧化碳的一种用途。(2)、写出转化成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3)、X与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化学性质却不相同的原因是。(4)、写出图中一个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化学在生活、生产和推动科技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科技中的化学
使用氢燃料汽车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硼(B)可与物质反应制取氢气,化学方程为 , 则的化学式为 , 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
(2)、典籍中的化学《花疏》中对泡茶过程有如下记载:治壶、投茶、出浴、淋壶、烫杯、品茶……,以上过程涉及的操作有过滤。在实验室过滤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会造成的后果是 , 过滤(填“能”或“不能”)将硬水软化。
-
10、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1)、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性。(3)、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吸附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的结构。(4)、模型认知是建立宏观与微观联系的思维方法。上图是三种碳单质的结构模型图,其中A是(填名称)的结构模型图。
-
11、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填名称);(2)、有些村民打井取用地下水,他们通常用的方法降低地下水的硬度。(3)、为了缓解旱情,气象部门适时实施人工降雨。常用作人工降雨的物质是。(4)、“节约用水,从我做起。”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12、用化学符号填空。(1)、两个氢原子。(2)、三个氧分子。(3)、2个亚铁离子。(4)、标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5)、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
-
13、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一氧化碳之前需要验纯 C、可燃物燃烧生成和 , 所以可燃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
-
14、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增多 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是NH3 C、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1:3 D、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
-
15、关于所示的粒子结构示意图: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原子 B、它们都属于稳定结构 C、它们都是离子 D、它们表示同一种元素 -
16、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 B、讲卫生,尽量多用一次性餐具 C、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出行 D、无纸化办公
-
1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用石墨做铅笔芯写字 B、用金刚石裁玻璃 C、用活性炭除去异味 D、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18、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B、 C、C D、
-
1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石灰水 B、海水 C、冰水混合物 D、稀盐酸
-
20、以石灰石为原料的钙循环捕集废气中的流程如图1:(1)、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B两处中,含量较高的是处。(2)、经多次循环后,固体结构变化如图2。由图2可知,随着煅烧次数的增加,生成的孔洞逐渐(填“增多”或“减少”),会导致作为吸附剂吸收的效果降低。(3)、兴趣小组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取该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稀盐酸(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剩余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3。
①24g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g。
②计算充分反应后生成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