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探究石蜡的物理性质,小明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小块石蜡投入水中,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由此可得出石蜡的两条物理性质、。(2)、为探究影响蜡烛燃烧时间长短的因素,兴趣小组进行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量A、B、C三个烧杯的容积。
②将A烧杯倒扣在点燃的蜡烛上方,立即用橡皮泥密封住烧杯尖嘴口。
③记录蜡烛燃烧的时间。④换用B、C烧杯重复步骤②和③,实验结果如下表。将表格补充完整。
组别
烧杯容积/毫升
蜡烛燃烧的时间/秒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时间
A
240
16
18
14
16
B
460
27
28
40
C
1020
68
73
69
70
a.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蜡烛燃烧时间长短是否受影响。
b.本实验中测量烧杯容积大小的操作是。
-
2、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认识基本实验仪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1)、写出仪器的名称:⑧。(2)、选择图中仪器的序号填空:用作少量液体试剂反应容器的是 , 用于支持和固定仪器的是。(3)、某同学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炸裂,可能原因有________(选填下列序号)。A、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B、加热前试管外壁水没有擦干 C、没有进行预热,直接加热试管的中下部 D、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
-
3、
化学变化中通常有明显现象,如有气泡产生,有气体产生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化学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有气体产生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假设】猜想1:一定是化学变化;
猜想2: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
(1)完成填空: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实验一:水的沸腾
水沸腾变成水蒸气,玻璃片上有。
水沸腾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变化。
实验二: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块状石灰石表面有气泡产生,且石灰石变小,烧杯中澄清石水。
石灰石与盐酸反应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变化。
【实验结论】
(2)猜想(填“1”或“2”)正确。
-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天然、保健饮料之一。茶叶的组成成分多,重要的有茶多酚、咖啡因等。
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茶多酚为白色固体,味涩,易溶于水,潮湿空气中易被氧化,导致其含量逐渐减少。
不同类别茶叶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不同类别的茶叶品种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
不同的冲泡温度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绿茶在其他条件相同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2。
不同的冲泡次数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不同,研究人员选取某品牌红茶1g连续冲泡6次,每次冲泡时间和实验结果如图3。
日常喝茶时,需要注意泡茶的水温、次数等,即泡即饮,充分发挥茶叶保健功能。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茶多酚的一条物理性质:。(2)、图1中,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叶种类是。(3)、由图2得出冲茶温度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①茶是一种保健饮品。
②茶冲泡几次后,冲泡出的茶汤中茶多酚含量明显降低。
(5)、茶多酚潮湿空气中易 , 导致其含量逐减少,日常喝茶时,要即泡即饮。 -
5、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水蒸气 e.二氧化碳 f.稀有气体 g.臭氧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2)、能用来做电光源的是。(3)、能用于制硝酸、氨肥的是。(4)、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5)、会导致空气污染的是。 -
6、用如图装置探究蜡烛的燃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会有如表现象(提示:纯净的硫酸铜粉末为白色,吸收水分后变成蓝色),将表格补充完整。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
②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蜡烛燃烧时产生了
(2)、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缕白烟,用火柴可以将其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据此猜想白烟是。 -
7、下列基础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药品
B、倾倒液体
C、量取液体
D、加热固体药品
-
8、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燃烧匙内红磷越多,钟罩内水位上升越高 B、进入钟罩中水的体积等于消耗氧气的体积(装置不漏气) C、钟罩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导致水面上升 D、反应结束后需冷却至室温再观察钟罩内的液面高度
-
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汞、二氧化碳 B、五氧化二磷、氧化汞 C、氢气、矿泉水 D、磷、冰水共存物
-
10、判断硫在氧气里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放出大量的热 B、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 C、物质的颜色发生变化 D、固体变成液体最后变成气体
-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只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A、氧气供动植物呼吸 B、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C、汽油做汽车的燃料 D、稀有气体用于填充灯泡做保护气
-
1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A、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建高烟囱排放工厂废气 D、出门随手关闭电灯
-
13、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寻找新能源 B、物体的运动形式 C、治理环境污染 D、合成新物质
-
14、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小明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然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有关质量变化如图2.(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求此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
15、实验课上老师指导学生进行了关于“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真的不变吗?
【实验与讨论】如图实验:
(1)、甲实验中,参加反应的白磷的质量与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该组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乙组实验药品混合前、后称量的质量关系为m前>m后 , 原因是;若该实验试剂不变,则此装置的改进方法是。(3)、丙组实验药品混合前、后称量的质量关系为:m前=m后 , 乙组同学认为实验成功,甲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4)、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不变。 -
16、
特定人群、环境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如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活动。
【建构模型】老师提供了以下实验装置,根据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序号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在装置A-E中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用此装置收集氧气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
【模仿改造】
化学制氧机(如图)利用过碳酸钠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粉末产生氧气。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过滤仓底部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
(4)加湿过滤仓可以过滤杂质,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使氧气变得湿润;而且根据来判断产生氧气的速率。
(5)验证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
-
17、工业制取硝酸(HNO3)的流程如下图。(1)、步骤①是通过电解水制取氢气,该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步骤②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来进行分离。(3)、步骤③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4)、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18、如图中A-G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分别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且C为常见的液体;B和D均为气体单质,且B是一种具有助燃性的气体。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转化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1)、气体B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E的化学式为。(2)、气体D具有可燃性,因此点燃气体D之前,一定要检验该气体的。(3)、向F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出现的现象X为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如果G为黑色固体,写出该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请从微观角度说明原因。
-
19、生活处处有化学。(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蒸馏水 B、河水 C、自来水 D、矿泉水(2)、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3)、蛋糕散发出阵阵香味,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4)、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5)、家用净水器中使用了活性炭,其主要作用是;(6)、某同学收集到一杯有臭味的浑浊河水,先用滤纸进行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 ,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或其意义填空。(1)、磷元素;(2)、氖气;(3)、铵根离子;(4)、3个二氧化氮分子;(5)、9个钙离子;(6)、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