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校907班沈妮同学收集的××药品说明书上这样写道:本品每片主要成分及含量为: Ca 40mg、P 31mg、K 7.5mg、Mg 100mg、Cl 7.5mg、Fe 27mg。这里的成分及含量是指 ( )
    A、原子 B、离子 C、分子 D、元素
  • 2、

    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

    (1)化工生产使用催化剂的目的是

    某研究小组发现,将适量淀粉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加快。对于此现象,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淀粉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作出猜想】淀粉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Ⅰ.A和B都加入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

    A中无明显现象,B中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B中产生的气体是①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停止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滤渣

    B中又产生大量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滤渣质量为ag

    ②淀粉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淀粉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实验拓展】

    该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对比淀粉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均以生成25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忽略不计,相关数据见表:

    实验编号

    3%过氧化氢溶液的体积

    其他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20mL

    淀粉0.5g

    a

    20mL

    二氧化锰0.5g

    b

    (4)上述实验中“待测数据”是指;若a>b,则可得出的结论是

    (5)在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① , ②;过滤(填“能”“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 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然后________,以防止水倒吸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高锰酸钾受热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是氨水。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

    (4)小明用C装置收集氧气,一段时间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氧气浓度/%

    79.6

    79.7

    79.9

    90.0

    89.8

    89.3

    氧气平均浓度/%

    79.7

    89.7

    (5)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______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6)以上两种方法中,_______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

    (7)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___________。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8)用F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如果用F进行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应先放满水,然后水由________(填“a”或“b”)排出。

  • 4、已知相对原子质量(N:14   O:16   H:1),硝酸铵的化学式是:NH4NO3。回答下列问题:
    (1)、硝酸铵由种元素组成;
    (2)、每个硝酸铵分子共有个原子;
    (3)、硝酸铵中氮氢氧的原子数比是
    (4)、硝酸铵中氮氢氧的质量比是
    (5)、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6)、硝酸铵中氮的质量分数是
  • 5、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或名称填空
    (1)、7个氮原子;3个钠离子;1个氢分子;4个二氧化碳分子
    (2)、写名称:SO2;MgCl2;Na2CO3
    (3)、写化学式:氧化钙;氢氧化铜;硝酸镁;碳酸亚铁;硫酸铵;氯化铝
  • 6、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

    (1)、在化学反应中,铝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或“失”)电子变成(填“阴”或“阳”)离子,铝离子;(写符号)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的数关系密切;
    (3)、从原子结构方面看,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数;
    (4)、在此周期中,从左到右呈现的变化规律是①
    (5)、可预测原子序数为19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是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 与图中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 7、已知氧化铜也可以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8、下列措施单一操作净水程度最高的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 9、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废水排入海洋
  • 10、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情况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农药、化肥的任意使用 B、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 C、水生植物繁殖 D、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 11、如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原子核外第一层有8个电子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中子 C、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
  • 12、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A、桂花开了,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了 C、1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食物腐烂变质——分子的性质发生了改变
  • 13、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14、下列物质没有被列入空气质量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硫 B、臭氧 C、可吸入颗粒物 D、稀有气体
  • 15、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于医疗急救 B、可用于富氧炼钢 C、能和红磷反应 D、可用作燃料
  • 16、在蜡烛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点燃“白烟”,蜡烛可再次被引燃

    B.实验中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实验中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

    A、A B、B C、C D、D
  • 17、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煤气燃烧 C、菜刀生锈 D、蔬菜腐烂
  • 18、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如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 , 请你计算:

    (1)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

    (2)皂甙中C、H、O元素的质量之比是______(最简整数比);

    (3)含氢元素8.4g的皂甙的质量为_____克.

  • 19、在学完氧气的性质后,某校课外小组同学对铁与氧气的反应进行了更深入地研究。

    (1)实验1:在燃着的酒精上方抖落铁粉,观察到火星四射,如图所示。

       

    ①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铁粉却能在空气中燃烧,由此说明在某些工业生产中将原料粉碎的目的是

    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其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2: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作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的3根铁丝均从同1根长铁丝上截取,并且长度相同。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铁丝均燃烧,剧烈程度不同,Ⅱ最剧烈,其次是Ⅲ,较弱的是Ⅰ。

    ①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不预留少量水,则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②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比直铁丝燃烧剧烈的原因是

    A.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着火点降低

    B.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与O2接触面积大

    C. 绕成螺旋状的铁丝能够更好地聚热,预热效果好

    (3)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等量的氧气,取不同型号的铁丝进行实验(铁丝的长度、绕成的螺旋圈数等相同)。

    小资料:型号为304L、304、302铁丝,含碳量分别约为 0.03%、0.08%、0.15%。

    铁丝种类

    实验现象

    304L

    轻微火星四射

    304

    明显的火星四射

    302

    剧烈的火星四射

    由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4)对于铁与氧气的反应,你还想研究的问题是

  • 20、

    同学们对身边的空气质量开启了项目式探究之旅。

    任务一:查阅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其范围和对应的空气质量级别分别是0~50(优)、51100(良)、101~150(轻度污染)、151200(中度污染)、201~300(重度污染)和大于300(严重污染)。某日贵阳市空气质量数据如下表:

    AQI

    PM2.5μg/m3

    PM10μg/m3

    一氧化碳μg/m3

    二氧化氮μg/m3

    二氧化硫μg/m3

    臭氧μg/m3

    48

    9

    30

    4

    7

    2

    2

    (1)该日贵阳市空气质量状况属于国家空气质量标准的 , 首要污染物是

    任务二:探究沙尘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

    【资料收集】

    ①发热贴发热原理:铁粉与氧气反应生锈,放热,其中辅助成分不与氧气反应。

    ②铁锈为红色固体且不能被磁铁吸引。

    【装置设计】同学们将课堂实验(图1)重新设计(图2),利用的发热贴欲测定沙尘天气中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

    (2)用集气瓶(有效容积为500mL)取空气样品,塞紧橡胶塞,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明显增大;待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量筒内水面下降了90mL , 由此可知该空气样品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得出结论】

    (3)沙尘会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减少,请猜测其可能的原因是

    【表达与交流】

    (4)生活中,减少沙尘天气出现可采用措施。

    【反思评价】

    (5)与图1相比,图2的优点是

    (6)为证明图2中发热贴与氧气发生了反应,可在反应后进行的简单实验操作是

    (7)结合图1和图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中,选择反应物的依据是

上一页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