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字化实验可以使实验更加准确。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的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点时容器内氮气的体积分数为94% B、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a点<c点 C、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D、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需要达到一定浓度
  • 2、“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¹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温度升高,温度计的水银柱液面升高

    分子间隙变大

    C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水

    分子分裂成原子

    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

    氧气可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A、A B、B C、C D、D
  • 3、科学思维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示例说法正确的是
    A、比较:钠原子(Na)和钠离子(Na+)核电荷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分类:熔点、密度是物理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是化学性质 C、分析: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D、推理: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 4、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

    (1)氧化铁(化学式Fe2O3)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提出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加入a克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 , 带火星木条复燃。

    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内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克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放入a克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克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现象略

    [实验结论]

    (2)实验②、③证明:氧化铁的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请用化学式表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的反应

    [实验评论]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

    [知识拓展]

    (5)查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B MnO2只能作为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C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

    D作催化剂的物质不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 5、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
    (3)、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若要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装置组合(填字母);
    (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 , 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6、现有①空气,②冰水混合物,③铁粉,④二氧化碳,⑤液态氧,⑥水,⑦高锰酸钾,⑧澄清石灰水八种物质(填序号)。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

  • 7、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 已知该粒子是通过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x= , 该粒子的符号为
  •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我对它进行研。究:

    (1)、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名称是 , 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容易电子,变成(填符号);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元素,上述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我发现如下规律: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不超过8个;

    ②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

  • 9、小明对一种暗紫色固体A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推断下列物质名称:B是D是E是F是
    (2)、反应②常用于 , 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反应⑤的条件是 , 实验现象是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5)、写出反应④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
  • 10、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选填A、B、C、D),你选择的依据是

    A.     B.     C.     D.

  • 11、用化学符号和文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的元素
    (2)、3个氮原子
    (3)、2个亚铁离子
    (4)、2个二氧化硫分子
    (5)、4H
    (6)、Cu
  • 12、向a.b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酸钾【KClO3】,向 b 管中加入1克二氧化锰,同时加热,则反应时间(t)和生成氧气质量(m)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 D、原子也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 14、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是
    A、氖气的化学式——Ne2;硅的元素符号——Si;2个氮气分子——2N2 B、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周期表元素排列顺序——质子数 C、铁——由分子构成;二氧化碳——由原子构成;氯化钠——由离子构成 D、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离子——带电的原子
  • 15、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D、上述反应的化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分解反应
  • 16、某同学称量食盐时在左盘放20克的砝码,再移动0.6克的游码,天平平衡,则此时他称得的实际质量。
    A、20.6 B、19.6 C、19.4 D、13.6
  • 17、下列各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同种元素的粒子的是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 18、二氧化硫是由
    A、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B、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 C、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
  • 19、阅读下文:在通常情况下,硫化氢是一种没有颜色、具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在空气中点燃硫化氢气体有二氧化硫和水生成。硫化氢的实验室制法是用块状硫化亚铁和液体状稀硫酸反应。以上叙述中属硫化氢化学性质的是
    A、无色 B、有臭鸡蛋气味 C、比空气重 D、能燃烧
  • 20、用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闻到花香

    主要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

    B

    物质热胀冷缩

    分子原子的体积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C

    氧气和臭氧(O3)化学性质不相同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D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A、A B、B C、C D、D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