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4)、镁在空气中燃烧
  • 2、人类生活离不开水,实验初级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复新河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欲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需进行过滤操作,该操作过程中玻璃棒所起的作用是 。人们常用 去除水中异味和色素。
    (2)、检验所得水样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3)、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A、洗手时及时关闭水龙头 B、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 D、用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4)、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 组成的。
  •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氮气     ②稀有气体     ③金刚石     ④活性炭     ⑤氧气   ⑥二氧化碳   ⑦一氧化碳

    (1)、可用切割玻璃的是
    (2)、可用于制造氮肥的是
    (3)、可用于制作电光源的是
    (4)、可用来吸附有害气体的是
    (5)、可用于医疗急救的是
    (6)、可用于做燃料的是
    (7)、可用于灭火的是
  • 4、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铜元素

    ②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铵根离子

    ④标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符号“3SO2”中数字的含义:

    ① “3”表示

    ② “2”表示

  •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5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D、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 6、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 B、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 C、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 D、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
  • 7、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生石灰(CaO) B、海水 C、高锰酸钾(KMnO4 D、酒精(C2H5OH)
  • 8、为预防“新冠”病毒,教室喷洒84消毒液后,室内充满刺激性气味,这说明
    A、分子客观存在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 9、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粉末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浓厚的白色烟雾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10、某同学量取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放入烧杯中,再加入2g二氧化锰,此时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36g。待恰好不再产生气体时,再次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34.4g。
    (1)、则上述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
    (2)、此反应中生成水的质量是g。(写出计算过程)
  • 11、

    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陶土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陶土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有人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3)小红按如图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

    a.镁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化镁;

    b.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产生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

    c.氮化镁可与水反应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作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3N2

    【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少量黄色固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该固体是Mg3N2

    【反思与交流】

    (4)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5)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 , 合理的解释是

    (6)同学们又联想到氢气在氯气中能够燃烧,于是对燃烧条件又有了新的认识:

  • 12、某兴趣小组探究实验前后质量的变化,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1:一段时间后电子天平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2)、实验2:反应后电子天平示数变小的原因是。因此,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装置中进行(填“密闭”或“敞口”)。
    (3)、实验3:引燃前电子天平示数为m1 , 用激光笔引燃铁粉,实验后冷却至室温,电子天平示数m1(填“>”“<”或“=”)。接着拧松锥形瓶上的橡皮塞,电子天平示数m1(填“>”“<”或“=”),请解释原因。锥形瓶的底部铺有一层细沙,其作用是。实验时若取用铁粉的量不足,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影响。
  • 13、2023年9月21日“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这是航天员首次在“梦天”舱授课。氧气和水是维持航天员驻留空间站的必需物质,下图是空间站内常用水气整合系统的工作原理流程图。

    (1)、过程①:航天员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可用分子筛设备分离出来,其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室中的操作。
    (2)、过程②: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经冷凝、净化后可作为核心舱中的饮用水,水蒸气冷凝为水的微观实质是
    (3)、过程③:电解水的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4)、过程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上述流程图可知,空间站通过物质循环获得水的途径共有条。
  • 14、我国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某种新型催化剂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某种高效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机物X。反应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②使用的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__4H2O+X , 则X的化学式为;可用(填试剂名称)检验反应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CO2
    (4)、反应②生成的水全部循环利用,为使该过程持续发生,反应①需要不断补充水,其原因是
  • 15、下列实验均会用到红磷,请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发现了空气的成分并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家是
    (2)、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1中的红磷要过量的目的是
    (4)、实验2中的红磷(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过量。
  • 16、天然气净化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H2S。工业上处理含H2S的尾气,得到硫单质的流程如图所示。

    (1)、配平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H2S+___O2_____SO2+___H2O
    (2)、催化转化器中的反应为2H2S+SO2__3S+2H2O , 该反应中硫元素从2价、价均变为0价。
    (3)、硫冷凝器中,硫单质从气态转化为液态,该变化属于(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 1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字母)。
    (2)、图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2)、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
    (3)、实验室用加热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
  • 1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气
    (2)、7个银原子
    (3)、3个碳酸根离子
    (4)、4个二氧化硫分子
    (5)、氢氧化钙
  • 20、过氧化氢和MnO2混合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可能伴随如图变化。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上一页 758 759 760 761 76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