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碳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变化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图中表示的是石墨结构。表示C60的分子结构。 (填编号)

    (2)用如图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步骤一:取一小块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红热后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铜片表面变黑。

    步骤二:取少量木炭粉装入试管,将步骤一所得铜片放入试管,使其一半被木炭粉包埋。

    步骤三:装好装置,充分预热后,先加热木炭粉包埋铜片的部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然后着重加热未包埋部分,观察到铜片表面由黑变红。

    步骤四: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倒出管内物质,取出铜片用清水冲洗后观察到铜片光亮如初。

    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步骤一”中用于夹持铜片的仪器名称是 , 铜片 表面变黑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步骤二”中,装入木炭粉的实验操作是:将试管;将木炭粉送至试管底部。

    ③“步骤三"中,木炭粉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有难溶于水的碳酸钙生成,碳酸钙中含有原子团 (用化学符号表示)。使未被木炭粉包埋的“铜片”表面由黑变红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④结合步骤三的变化,从环保和安全角度考虑,原实验装置右边部分应该换成下列装置中的 。(填编号)

  • 2、“宏观﹣微观﹣符号”三维表征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特征之一、

    (1)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填空:

    ①由8个硫原子构成的硫分子

    ②铵根离子

    ③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3PO4 , 则磷酸钙的化学式为

    (2)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 铜

    B 氯化钠

    C 足球烯(C60

    D 臭氧(O3

    (3)自来水中常加漂白粉对饮用水进行消毒,而ClO2则作为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用于消毒,其制取的反应微观过程示意图如图:

    请回答:

    ①在D方框内画上适当的粒子图 , 完善这一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②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B由四个原子构成

    B 生成物C和D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

    C 图中的B和C都属于氧化物

    D B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 3、钨(W)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的钨储量居全球第一、如图是一种生产钨的工业流程,其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

       

    A、操作1粉碎 B、加过量盐酸 C、高温 D、一系列操作
  • 4、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某次实验时偶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这一现象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②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猜想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

    猜想三:该气体为O2和Cl2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Ⅰ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木条复燃,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

    猜想成立

    方案Ⅱ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甲、乙两瓶气体,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甲瓶,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乙瓶。

    猜想三成立

    (反思评价)为什么两种方案得出的结论不一致?哪个是正确的?

    ①同学:方案Ⅰ结论不正确,其操作不合理,不合理之处是

    ②老师:不需要进行实验,就能排除猜想一,理由是

  • 5、如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及探究其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收集装置可选用D装置,理由是。如果用E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填“a或b”)通入氧气。
    (3)、观察F装置中的实验现象: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并生成(填化学式)。
    (4)、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的装置组合是
  • 6、如图所示,A~F均为我们前半期化学学习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B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C为气体单质,D是一种淡黄色固体,F可以使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A转化为C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为
    (2)、从微观角度解释A、B性质有差异的原因
    (3)、如果E是一种固体单质,则E的符号为 , F的符号为
    (4)、C与D反应的现象为
  • 7、如图是几种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2021年2月27日,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展出。月壤中存在着大量的氦-3(氦-3是含有2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氦原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图甲中的(填序号)。
    (2)、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具有防癌、抗癌作用,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甲中的E,该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它与图乙中(填元素名称)的化学性质相似。宇航食品“富硒香菇”中的硒指的是(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 8、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解答下列问题:
    (1)、海水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中阳离子的符号是(填微粒符号);
    (2)、①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的试剂常用(填物质名称),该物质起作用。

    ②生活中若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可采取的办法是

  • 9、用恰当的数字或者化学用语填空:
    (1)、保持过氧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标出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3)、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4)、
  • 10、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足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A、A B、B C、C D、D
  • 11、如图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变化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C、参加化学反应的分子共有4种 D、反应共有两种元素、三种物质
  • 12、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性质与用途

    B.数字“2”的含义

    ①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②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做保护气

    ③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霓虹灯

    ①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②NO2:1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③2H:2个氢原子

    C.实验操作

    D.微粒性质

    ①先查气密性,再装药品

    ②气体先验纯,再点燃

    ③滴管取液:先伸入液体再挤压胶头

    ①氢气和液氢都能燃烧,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烧水时水壶盖子被顶起,分子在不停运动

    ③墙里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A、A B、B C、C D、D
  •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有        (        )

    A、3 B、4 C、5 D、6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②Fe2+③CO2

    A、①与④形成离子的过程相同 B、②中“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②和⑤均表示阳离子且⑤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电子 D、③中碳元素、氧元素的根本区别是它们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 15、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为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汽油燃烧,高粱酿酒 B、汽车爆胎、灯泡发热发光 C、蜡烛熔化、饭菜变馊 D、铁生锈、冰化成水
  • 16、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②
    (2)、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字母)。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如果用F装置代替E来收集氧气,可以先在该装置中装满水,然后将氧气从(填“a”或“b”)导管通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果用F装置来收集气体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填“a”或“b”)导管通入。
  • 17、氢能源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工业上可利用下列工艺,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是二硫化亚铁,其化学式为FeS2)产生的SO2为原料制取H2

    (1)、FeS2中硫元素化合价为
    (2)、写出膜反应器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该工艺流程的好处在于
  • 18、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铷原子和其他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m的数值为 , 铷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周期。
    (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原因是
    (3)、写出铷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目前,在生活和生产中大量使用氢能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原因是(填一条即可)。
  • 20、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化学功不可没。
    (1)、冬奥会环保人员的服装面料是利用回收废弃的塑料瓶加工制成。

    ①塑料属于(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②回收废弃塑料可缓解(填字母)。

    a.酸雨                    b.白色污染                    c.温室效应

    (2)、冬奥会上提供经过二氧化氯消毒处理的直饮水。

    ①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②生活中用证明该直饮水是软水。

    (3)、冬奥会为运动员提供的某运动饮料包装标签部分说明如图。

    其中能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上一页 760 761 762 763 7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