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按如图所示方式进行实验。实验1中涌出的柱状泡沫被形象的称为“大象牙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1产生的泡沫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实验1中的催化剂也可以用硫酸铜溶液 C、实验2中两种方式均可得到平稳的氧气流 D、只通过实验2可得出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
2、最近上映的电影《焚城》中由于具有放射性的铯泄漏,香港差点被毁灭。如图是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 B、铯与钠的化学性质相似 C、铯原子的质子数为55 D、铯原子的质量为132.9
-
3、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穿过金箔——原子内部有较大的空间 B、固体很难被压缩——固体粒子之间间隔很小 C、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水蒸发变为水蒸气——分子体积增大
-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液氮用于冷冻麻醉
-
5、如图为常见碳单质的结构模型,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以上三种碳单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B、图②所示的碳单质可用于高铁列车的受电弓滑板 C、以上三种碳单质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D、以上三种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相似
-
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KClO32KCl+3O2 B、4Fe+3O22Fe2O3 C、Na2CO3+2HCl=2NaCl+CO2↑+H2O D、3CO+Fe2O3=2Fe+3CO2
-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
-
8、符号是连接宏观和微观的桥梁,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2Mg:2个金属镁 B、Ca2+: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C、H2O:水中有2个氢原子 D、C: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
9、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加热液体 B、
处理实验废液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过滤
-
10、《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药爆炸 B、雕刻砚台 C、伐木制舟 D、纺纱织布
-
11、现有含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恰好完全反应时,产生沉淀的质量_____g;
(2)求混合液中CuSO4的质量;
(3)求该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2、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主要流程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2Cu+O2+2H2SO2=2CuSO4+H2O
(1)反应中通常要先将电池铜帽粉碎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
(2)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有种,固体C的成分是。
(3)步骤Ⅱ的名称是;该操作的变化类型是。
(4)加入物质D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
如图所示流程可用于制备硫酸铵。
Ⅰ、制硫酸: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②为SO3+H2O=H2SO4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Ⅱ、合成氨:
(3)“原料气”中N2的制备:N2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 , 可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4)“原料气”中H2的制备:高温时,CH4和水蒸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得到H2和CO2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NH3溶于水时形成氨水。室温下,氨水的pH7(选填“>”或“<”)。Ⅲ、制备硫酸铵:
(6)将NH3通入稀释后的硫酸溶液中,得到硫酸铵。用水稀释浓硫酸时,需将缓慢地加入中,并不断搅拌。 -
14、某兴趣小组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I.基础实验:下列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部分装置。
(1)实验室用5%双氧水制取和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3)若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反应来生成氨气,应该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Ⅱ.探究实验:对氨气的相关性质探究。
为了探究气体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小张同学依次做了以下两组实验。
(4)根据实验b-3推理,NH3进入水中(填“是”或“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推理的证据是。
(5)根据以上两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下列物质中能用于干燥氨气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无水硫酸铜
B 浓硫酸
C 碱石灰(CaO和NaOH固体混合物)
-
1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下图是某电子产品拆解图片。图中标示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选择钛合金作为螺丝材料,是因为合金的硬度比组成金属的硬度(填“大”或“小”)。
(2)制造电子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工业上制取硅的主要化学反应为SiO2+2CSi+2CO↑,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反应。
(3)生活中某些废旧电池含有汞,如果随意丢弃,会造成污染。汞的元素符号是 , 它在常温下的状态是。常用的干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和二氧化锰等物质,若通过分离得到氯化铵,在实验室需进行的操作是溶解、过滤和 , 得到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又可用作。
-
16、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的(填名称),可以帮助消化。
(3)食用“加铁酱油”可预防贫血,其中的“铁”是指(填“元素”或“原子”)。
(4)厨房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可以立即灭火,其原理是。
(5)将少量某塑料样品在密闭容器中与足量的O2反应,生成了CO2和H2O,由此可知该塑料中一定含有元素。
(6)稀土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稀土元素Tm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有关Tm的判断错误的是(填序号)。
①原子的质子数为69
②属于金属元素
③原子的中子数为69
④相对原子质量为168.9
-
17、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电解一定量的水
C.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反应
D.完全分解两份完全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
18、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 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A、H+、Na+、OH-、 NO3- B、Na+、 K+、 Cl-、OH- C、H+、K+ 、CO32-、HCO3- D、K+、Ba2+、Cl-、SO42-
-
1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无色溶液中产生氢氧化铁白色沉淀 B、
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铁反应: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D、
研磨氯化铵与熟石灰粉末: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0、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和硫元素属于同一周期 B、镁离子核内有12个质子 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 D、硫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