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若用装置A制取O2 , 则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用D装置收集O2 , 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填“a”或“b”)口处。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粉末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SO2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不溶于植物油),若要制取纯净的SO2 , 最好选用的制取装置是(填序号)。
  • 2、

    跨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展对同学们提高核心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活动一】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小华用去底倒置的可乐瓶作为容器,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1)。

    (1)理论上,经过该净水器净化后的水,硬度会变________(填“大”或“小”)。

    (2)在实验室,小华若要降低水的硬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

    【活动二】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小华和同学经过市场调研发现,市面上有一种品牌的制氧机工作原理如图2。该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化学式为2Na2CO3•3H2O2 , M为314)和二氧化锰产生氧气,制氧原理有两步反应,第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3)第二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有_______(填序号)。

    A. 判断氧气的产生速率
    B. 增加氧气的湿度
    C. 加快氧气的生成

    (5)小华和同学欲用该制氧机制取12g氧气,则至少需要加入过碳酸钠的质量为________g。

  • 3、2024年7月26日,第33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法国巴黎盛大开幕。
    (1)、巴黎奥运会的设计理念之一就是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下列气体中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有_______(填序号)。
    A、CO2 B、O2 C、CH4 D、NO2 E、N2O
    (2)、玻璃是一种重要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奥运场馆的窗户、幕墙等部位。玻璃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之一为Na2CO3+X__Na2SiO3+CO2↑,则X的化学式为
    (3)、巴黎奥运会的火炬燃料选择了生物丙烷(C3H8),生物丙烷不是从化石能源中提取的,而是利用电能和一种新型催化剂,将CO2转化为丙烷,若转化过程中其他物质不含碳元素,消耗6.6kgCO2 , 能制得的丙烷质量为kg。
    (4)、巴黎奥运会的奖牌设计也别出心裁,融入了法国最具标志性的建筑元素——埃菲尔铁塔,使用银、铜为主要材质制作奖牌,其中铜和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5)、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们使用的羽毛球拍、网球拍等器材中,都有碳纤维的身影,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单质,不同的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 4、学习化学要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
    (1)、宏观上,CO2用于生产碳酸饮料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微观上,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B对应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②上述粒子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有(填序号)。

    ③若E对应的粒子相对原子质量为34,则该粒子的中子数为

  • 5、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许多古籍中都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煮泉小品》有“移水以石洗之,亦可去其摇荡之浊滓”,意思是让水通过砂石等物质,除去水中颗粒物,使之澄清,这一过程与(填操作名称)的原理类似。
    (2)、《淮南万毕术》中写到“曾青(即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若将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3)、《天工开物》中有古人炼锌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其中的主要反应是ZnO+CO__Zn+CO2 , 其中ZnO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4)、《易经》记载有“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有研究者认为其中的化学原理就是甲烷(C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5)、《传信方》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巴石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KAl(SO4)x•12H2O],则x的值为
  • 6、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
    (2)、氯化镁中的阳离子结构示意图
    (3)、锰酸钾中的阴离子
    (4)、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5)、已知次氯酸钠的化学式为NaClO,请写出次氯酸的化学式
  • 7、学会识图能发展科学思维,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图①表示向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烧杯中加入二氧化锰 B、图②表示密闭容器中等质量的镁与氧气反应 C、图③表示氢气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D、图④表示加热分解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8、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电子天平示数为106.23g。反应结束后,待白烟完全沉降后取下橡胶塞,片刻后再一起称量,天平示数为106.39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红磷质量为0.124g B、玻璃管可以用玻璃棒代替 C、实验中可看到瓶内产生白色烟雾 D、气球的作用只有缓冲气压
  • 9、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为利用液态空气制取尿素[CO(NH2)2]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态空气分离出A后,剩余物质是混合物 B、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C、3.4gNH3参与反应,理论上可以合成尿素12g D、分离液态空气属于物理变化
  • 10、消耗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产生氧气最少的是
    A、HgO B、H2O2 C、KMnO4 D、H2O
  • 11、中国空间站“氧再生系统”中涉及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共有三种氧化物 B、反应器1中质量比为8:1 C、反应器1中不是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 D、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器2中分子数目增加
  • 12、X、Y、Z、W四种元素的质子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W组成的化合物中,X显+1价 B、Y、Z与W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为Na2CO3 C、X与W化学性质不相似 D、X与Y形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 13、碳及其部分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如图,其中X、Y、Z表示转化中的另一种反应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中X可以是单质或氧化物 B、反应②中一定体现了CO的可燃性 C、反应③中Z物质可以是氢氧化钙溶液 D、摇晃碳酸饮料会发生反应④
  • 14、如图所示,“氧循环”和“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的重要循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植树造林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质量守恒 C、化石燃料的燃烧会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减少 D、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 15、华为MateXT是一款折叠屏手机,化学物质吡唑啉是生产折叠手机柔性屏幕的重要物质,其化学式为C3H6N2。下列有关吡唑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吡唑啉分子由3种元素组成 B、吡唑啉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吡唑啉由碳原子、氢原子、氮原子构成 D、吡唑啉中碳、氢、氮元素质量比为3:6:2
  • 16、下列粒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NO3和HCO3 B、NH4+和HF C、N2H4和HS- D、Mg2+和H2O
  • 17、外语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得到的直饮水不是纯净物 B、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C、紫外灯管照射杀菌是化学变化 D、超滤膜可以除去所有可溶性杂质
  • 18、燃烧法能测定有机物的组成。取3.2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gCO2和3.6gH2O。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8g B、有机物中一定有C、H,可能有O C、有机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CO2与H2O分子个数比为1:2
  • 1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硫粉

    观察颜色

    B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C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碳粉

    D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

    A、A B、B C、C D、D
  • 20、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100g水中加入10g蔗糖,得到溶液1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3g碳和10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 D、一定量氢气和氧气混合后质量不变,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上一页 754 755 756 757 7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