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羊毛和蚕丝
灼烧闻气味
B
鉴别CH4和H2两种气体
点燃气体,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
2、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B、NF3中氮元素和氟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丁物质在空气中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78% D、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
3、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A、2Fe2+——2个铁离子 B、H2O2——过氧化氢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 D、KClO3——氯化钾化学式
-
4、水是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水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用洗涤剂可以溶解餐具上的油污 B、自然界中的水都是纯净物 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水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
5、某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MgSO4。为了测定废水中MgSO4的质量分数,该小组取了100g废水,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至过量。测得生成Mg(OH)2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1)、与MgSO4反应的NaOH质量为g。(2)、计算废水中MgSO4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我国于2017年使用中集“蓝鲸1号”成功在南海神狐海域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处进行可燃冰试采,实现资源量全球占比90%以上、难度最大的可燃冰安全可控开采。已知某种可燃冰的化学式为CH4·8H2O。(1)、该可燃冰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2)、该可燃冰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一瓶未盖瓶盖的澄清石灰水,液面上已经形成一层白膜,该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澄清石灰水的变质程度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一: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二: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三:该溶液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1】甲同学认为猜想一错误,因为液面上已出现白膜。产生白膜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2】乙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
①操作I的名称是。
②“现象X”是 , 猜想三正确。
【拓展应用】下列物质能代替操作Ⅲ中酚酞试液也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稀盐酸 C.SO2 D.Cu(NO3)2溶液
-
8、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仪器b的名称是。(2)、装置B和D连接制取气体X,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已知氨气(化学式:NH3)极易溶于水,若用F装置收集氨气时,则气体应从(选填“c”或“d”)进入F中。
-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防腐剂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的生长,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延长食品的保存期。
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防腐剂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脱氢醋酸钠等。不同防腐剂在中性条件下对细菌的抑制效果差别很大,抑菌圈的大小如图所示(抑菌圈越大,对细菌的抑制效果越好)。
苯甲酸钠(C6 H5COONa)是苯甲酸(C6 H5COOH)的钠盐,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苯甲酸钠为白色颗粒,无臭或微带安息香气味,味微甜,易溶于水,溶液的pH大于7.0小于8.5。苯甲酸(C6H5COOH)和碳酸氢钠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苯甲酸钠(C6H5COONa)、水和二氧化碳,再经过脱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最后的产品。
苯甲酸钠是酸性防腐剂,在碱性介质中无杀菌、抑菌作用。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受环境的pH影响,研究0.1%的苯甲酸钠溶液在不同pH条件下对目标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见下表(“一”表示无菌生长,“+”表示有菌生长,“+”越多表示生长越旺盛)。
菌株编号
培养基
Y1
Y2
Y3
4.4
-
-
-
4.8
++
++
++
5.2
+++
+++
+++
5.5
++++
++++
++++
(1)、防腐剂的作用是。(2)、在中性条件下,抑菌效果较差的两种添加剂是。(3)、苯甲酸钠的水溶液呈(填“中性”、“酸性”或“碱性”)。(4)、写出制取苯甲酸钠的化学方程式。(5)、苯甲酸钠的抑菌效果受pH影响的规律是。 -
10、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1)、越王勾践剑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至今依然光彩夺目,古剑的成分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青铜的熔点比铜(选填“高”或“低”)。(2)、世界每年生产的钢铁大约有1/4被锈“吃”掉了。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O2和H2O发生反应。工业上常用稀盐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方法。(3)、将一定量的铜粉和锌粉投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呈蓝色,滤液中的溶质一定有(填化学式)。
-
11、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是。(2)、N点中甲溶液的质量分数是。(精确到0.1%)(3)、在t1℃时,将15g丙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4)、t2℃时,将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2、二氧化锰是初中常见的催化剂,二氧化锰也能作为反应物。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1)、X的化学式是。(2)、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
13、酱油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下表是某酱油的部分营养成分列表,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信息如图所示。
营养成分表
项目
含徵
水
54.7g
蛋白质
13g
脂肪
0.7g
糖类
10.2g
钠
7700ng
钙
46mg
铁
8.6mg
硒
2.96μg
(1)、营养成分表中不含六大营养素中的。(2)、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选填“得到”或“失去”) (填数目)个电子。(3)、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铁元素摄入过低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是。 -
14、下列图像与对应的操作过程不相符的是A、图甲: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 B、图乙: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C、图丙: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D、图丁:分别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
1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羊毛和腈纶
分别灼烧、闻气味
B
鉴别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C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D
除去Na2SO4溶液中的NaOH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
16、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都会放热,因此放热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B、镁、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它们与稀硫酸反应也能产生氢气 C、浓硫酸有吸水性,因此浓硫酸敞口放置浓度会变小 D、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
17、下列物质分类完全正确的是A、空气、合金、石油都属于混合物 B、NaHCO3、H2CO3、H2SO4都属于酸 C、KNO3、KCl、NH4H2PO4都属于复合肥 D、烧碱、纯碱、熟石灰都属于碱
-
18、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如图是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该反应中有两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C、生成物丙会造成酸雨 D、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
19、“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冰毒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毒品,其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化学式为C10H15N),下列有关甲基苯丙胺说法错误的是A、甲基苯丙胺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甲基苯丙胺分子中有25个原子 C、甲基苯丙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甲基苯丙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9
-
2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B、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固体溶解,放出热量 C、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蓝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蓝色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