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将一定质量碳粉在密闭容器中引燃(如图1),一段时间后碳粉消失,恢复到室温。实验中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压强增大说明容器中碳粉已开始燃烧 B、CD段生成的气体中不一定含有CO C、DE段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氧气 D、若E处得到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则其中一种气体的质量分数一定为56%
  •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中有3种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5:3
  • 3、维生素CC6H8O6)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 4、新九学校开设的劳动课安排的下列活动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修剪盆栽 B、制作木雕 C、烧制瓷器 D、修理电风扇
  • 5、为测定12g氧化铜样品(含少量铜)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在高温的条件下加入足量木炭粉使其完全反应,固体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g。
    (2)、试计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 6、小明和他的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几种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b
    (2)、小明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填序号)进行组装得到较纯净的氧气,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写出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小红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能用C来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
    (4)、若选用上面装置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合是(填序号)。
  • 7、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CO2的性质。

    (1)、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2)、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d处现象,能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
  • 8、小红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湘江水,她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设计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2)、小红用空塑料饮料瓶、带导管的单孔胶塞、蓬松棉、纱布、活性炭、小卵石、石英砂等材料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该简易净水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填化学式)。
  • 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甲中①表示的是 , ②表示的是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时,该粒子是原子。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它们的相同。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如图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 10、用如图所示4个实验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实验中所用的纸花均用石蕊染成紫色并干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只有实验④中的紫色石蕊小花会变红 B、实验④就能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 C、由实验①④推断,实验④中有酸性物质生成 D、在实验④中,若对比小花放入集气瓶前后的现象,可以不必做实验③
  • 11、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CO的比较,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通常情况下,CO2CO均易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 1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4Cr

    52.00

    25Mn

    54.94

    26Fe

    55.85

    A、铁原子的中子数是26 B、锰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C、铬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2个质子 D、等质量的铬、锰、铁中,原子个数最多的是铬
  • 13、下列叙述中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氧气(O2)、过氧化氢(H2O2)中都含有氧元素 B、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氧气、空气中都含有氧分子 D、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和氢分子
  • 14、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常见单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2 B、X的常见单质具有可燃性 C、铁在X的常见单质中可燃烧 D、在人体组织里,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跟X的常见单质反应产生共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能量。
  • 15、下列各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一组元素是
    A、 B、 C、 D、
  • 16、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B、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C、二氧化锰只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D、空气液化后分离得氧气和氮气,此变化是属于分解反应
  • 17、实验室用上向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检验集满的方法是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B、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C、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D、观察集气瓶口气体的颜色
  • 18、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等作摩擦剂。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3SiO2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化学兴趣小组用该牙膏的摩擦剂做了如图实验,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1)、反应结束共生成CO2的质量为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有提高的药用、食用价值.百合中的秋水仙碱(化学式为C22H25NO6),对人体细胞有丝分裂有明显抑制作用.阅读以上信息后,请回答:
    (1)、每个秋水仙碱分子中共有个原子
    (2)、秋水仙碱中C、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 20、中和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仪器A中溶液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图2中b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 B、取图2中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为纯净物 C、图2中cd所示溶液中NaCl的质量不断增加; D、通过图3中f→g变化趋势可说明该反应的热量变化。
    (4)、通过图3可知,中和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如果改用固体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该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
上一页 670 671 672 673 6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