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试管口还要塞一团棉花,防止。若用装置E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和B相比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3)、已知实验室里常温下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收集氢气可选用装置(填字母序号)。
-
2、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1)、从宏观的角度:水是由组成的。(2)、从微观的角度:如图所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填字母)。(3)、从变化的角度:水通电可发生分解反应,电解一定量的水,正极产生的气体是(写化学式),当正极产生的气体为5mL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mL。(4)、从符号表示的角度:发生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类型为。
-
3、有A、B、C、D、E五种常见物质,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有蓝紫色火焰并生成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C;D是黑色固体,在A中燃烧生成气体E。则:(1)、C是;D是;(2)、B与A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4、下列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B、C、D、E所示粒子共表示种元素;(2)、在化学反应中硫元素的原子容易(填“得到”或“失去”) 电子形成硫离子,硫离子符号为;(3)、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4)、A、B、C、D、E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填字母序号)。
-
5、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2个氢原子;(2)、三个水分子;(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4)、氯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
6、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比吸入空气的CO2含量多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证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7、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氦气用于充气球 C、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
8、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液氧 B、冰水混合物 C、高锰酸钾 D、过氧化氢溶液
-
9、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参与。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露天焚烧落叶,快速处理落叶垃圾 B、大力发展太阳能,减少煤炭燃烧 C、室内烧烤,安装静电除尘烟囱,减少烟尘排放 D、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利用资源
-
10、
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①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②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
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常用来做干燥剂
【设计实验】通过检验竹炭燃烧产物,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所用装置如图1所示。
(1)A装置的作用为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在白色沉淀中不断连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结果白色沉淀消失,生成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证明________。
(3)小红认为应在A、B装置间,增加澄清石灰水,目的是________。
【初步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
(4)竹炭细密多孔,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淤、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正确的______。
A. 可防癌抗衰老 B. 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C. 可除去口中异味 D. 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
1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装置图用序号填空)。(1)、写出编号①仪器的名称:①。(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用装置E收集氧气的原因是。另一同学欲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3)、实验室若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往①中应加入 , 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
-
12、过氧化钙能杀菌消毒,广泛用于果蔬保鲜、空气净化、污水处理等领域。可由鸡蛋壳(含90%)为原料,实验室可按如图流程制得:
查阅资料:在潮湿空气及水中会缓慢放出 , 温度较高时会分解生成和。回答下列问题:
(1)、煅烧前要把鸡蛋壳碾碎,其目的是。(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3)、过滤料浆时,玻璃棒的作用是。(4)、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13、“碳捕捉和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中产生的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的新工艺和技术。科学家设想利用碳酸钙与氧化钙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太阳能加热器的作用下“捕捉”与“释放” , 实现碳循环。“碳封存技术”是指将捕捉、压缩后运输到选的地点长期储存。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有:海洋封存—利用庞大的水体使海洋成为封存的容器;地质封存—将注入特定的地层等。(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2)、碳酸钙高温分解产生的氧化钙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特点,常用以捕集 , 主要因为其不但能与反应,还具有性。(3)、海洋封存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环境。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海洋封存导致海水酸化的原因。(4)、地质封存的方法之一是将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一种固态的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该过程中分子间间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5)、“捕捉”的还可以供给日常生活所需。请列举的一种常见用途。
-
14、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典籍中记录了许多化学知识,其中很多都与金属有关。(1)、《韩非子·内储说上》中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金的化学性质。(2)、《考工记》中记载了青铜的成分,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填“大”或“小”)。(3)、火药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炼丹术,为使烟火产生耀眼的白光,可向火药中加入的一种金属是(写名称)。(4)、《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空气中的同时接触导致的,请写出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办法。(5)、“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句话出自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曾青就是指硫酸铜。这也是唐宋时期流行的“湿法炼铜”的原理。其中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化学家的主要工作是耕耘元素周期表”,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12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形成(选填“阴”或“阳”)离子。(3)、由第1号元素与第16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a.和 b.B和C; c.C和; d.F和N
-
16、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①如图1:酿酒祭祀先人。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主要原因是。
②如图2:烧香祭祀先人。祭祀时经常会用到檀香,点燃檀香时,使温度达到着火点,檀香才能燃烧。将檀香掐断,可达到熄灭的目的,其原理是。
(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文化传统(如图3),煮粽子需要利用燃料燃烧时的能量,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走访亲戚,低碳出行。“共享单车”出行绿色、低碳。①“低碳出行”中的“低碳”指的是(填字母序号)。
A.减少含碳物质使用
B.减少碳元素排放
C.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②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二维码的制作材料一般是用PVC【化学式:】不干胶贴纸。下列对PVC的描述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
A.PVC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PVC中含有分子
C.PVC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8:1
D.PVC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17、请从①明矾、②干冰、③氧气、④氮气、⑤红磷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1)、能供给呼吸的是。(2)、能用于吸附水中悬浮杂质的是。(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4)、能制作烟幕弹的是。(5)、能填充食品包装袋的是。
-
18、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水银。(2)、硫离子。(3)、标出中氮元素的化合价。(4)、氧化铝。(5)、铵根离子。
-
19、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氧循环研究,实现了空间站氧气的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循环共涉及2种氧化物 B、反应①中每生成的 , 需要消耗的 C、反应②为 D、利用这种方法再生 , 不需要补充氢气
-
2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甲烷和氢气
点燃分别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
B
区分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一氧化碳气体
将混合气体在空气中点燃除去
D
除去溶液中的少量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