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A是氧化物,可作干燥剂;D是一种钠盐,用于制造玻璃、纺织、洗涤剂的生产等,它们之间发生如图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作出推断并完成相关问题:(1)、A , D的俗称为;(2)、贝壳高温煅烧的化学方程式;(3)、E+H→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4)、E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小爱同学设计如下方案:取样,向其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呈色,她认为E溶液未变质。小碧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不合理,他设计的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他的方案可能是。(5)、AgNO3溶液中的阳离子是(填符号)。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AgNO3和Cu(NO3)2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
2、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人类应合理开发利用。回答下面问题:(1)、海水淡化。常用的海水淡化法是。(2)、海水晒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B、结晶池内母液蒸发得到盐卤(亦称苦卤)属于混合物 C、母液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的饱和溶液 D、蒸发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3)、如图是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
①粗盐提纯。粗盐中还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他们在溶液中主要以、Ca2+、Mg2+的形式存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应加入等试剂将其转化为沉淀除去。第②步操作中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②海水制镁。使海水中氯化镁转化为沉淀,方程式是。由镁单质的制取,我们可以判断氯化钠通电制取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是。
③海水制碱。我国科学家发明的联合制碱法的反应方程式是 , 反应后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的原因是。该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反应后的氯化铵可以作肥。
-
3、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1)、根据如图1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①D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②若B、E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X=12,请写出E的化学符号。
(2)、美国一列载有化学物质的火车于2023年2月3日晚在俄亥俄州东巴勒斯坦镇出轨,意外导致氯乙烯(C2H3Cl)等危险化学品外泄而起火燃烧,有毒的化学物质也因此随着雨水、空气而污染周边土地与水源。生成氯乙烯的反应为:C2H2+HCl═C2H3Cl,在基本反应类型中,该反应属于反应。(3)、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提出“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②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
4、生活生产中蕴含很多化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2023年中国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①“绿色低碳”中的“碳”所指的物质是 , 在自然界中消耗这种物质的主要途径是(写1种)。
②通过绿色低碳发展可以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中国企业在努力,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2023年央视春晚的创意节目《满庭芳•国色》,展现了我国传统色彩之美,惊艳众人。米汤娇,是米白色带有谷物的微黄。米汤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它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中的。(3)、现在很多家庭使用液化气或天然气做燃料,天然气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要。 -
5、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物质性质与用途
B
日常生活经验
O2助燃—气焊切割金属
H2O2分解放出O2—实验室制O2
衣服上圆珠笔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区别棉和羊毛织物—取少量,点燃闻气味
C
安全常识
D
化学与生活
煤气泄漏—打110报警
皮肤沾上浓硫酸—用水冲洗,再涂稀醋酸
维生素C—缺乏时引起坏血病
糖类、蛋白质—必需摄取的营养素
A、A B、B C、C D、D -
6、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如图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A、
向一定量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等质量的Zn和Mg分别与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反应 C、
稀释氯化钠溶液 D、
将足量碳酸镁和氧化镁固体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
7、有一包固体粉末样品,可能是Ba(OH)2、Na2CO3、CuSO4、NaCl、Fe、K2SO4、NaOH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粉末经步骤Ⅰ后的滤液若呈无色,则原样品一定不含CuSO4 B、步骤Ⅱ所得溶液若不变色,则原样品一定不含NaOH C、若经步骤Ⅲ后滤渣C部分溶解,则原样品中一定含有Ba(OH)2、Na2CO3、K2SO4 , 可能含有Fe、NaCl D、若滤渣C部分溶解,滤液D呈浅绿色,气体E为混合气体,则原样品中一定有Fe、Ba(OH)2、Na2CO3
-
8、下列各组物质,只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就能鉴别的是A、NaNO3、AgNO3、KNO3、NaCl B、K2CO3、BaCl2、Na2CO3、HCl C、Na2SO4、BaCl2、KNO3、NaCl D、KOH、Na2SO4、CuSO4、MgCl2
-
9、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2℃时,A、B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C、t1℃时,30g固体A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形成饱和溶液65g D、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A>B>C
-
10、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②碱的水溶液显碱性,所以碱性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③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④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A、只有① B、只有②③ C、只有①②④ D、全部 -
11、铁的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利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还含少量SiO2等杂质)冶炼生铁的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二氧化硫气体,会造成酸雨 B、铁的锈蚀实质是Fe与空气中水、氧气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C、防止铁制品锈蚀可以经常用盐水清洗制品 D、石灰石和二氧化硅固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CaSiO3+CO2↑ -
12、实验室按如图步骤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 B、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5g,量取水的体积是85mL C、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会造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高 D、图A中玻璃棒的作用与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一致
-
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B、同一个反应不能有不同的催化剂 C、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加入二氧化锰可以加快反应(二氧化锰无变化),所以二氧化锰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催化剂一定加快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
1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①2CO2;②Cu2+;③He;④;⑤2P2O5;⑥Na+。
A、②④表示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 B、①⑤表示某物质的2个该分子 C、③⑥表示单质 D、②⑥的分子结构相似 -
15、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称量固体 D、
加热试管
-
16、某农场的粮食作物叶子发黄,当地经常刮风,最好施用的肥料是A、CO(NH2)2 B、KNO3 C、NH4H2PO4 D、K2CO3
-
17、下列物质被誉为“21世纪能源”的是A、氢气 B、石油 C、可燃冰 D、臭氧
-
1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诗句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19、以薰衣草为主要原料的薰衣助眠茶因富含挥发油、香豆素、单宁、类黄酮等而具有极高药用价值。已知香豆素的化学式为C9H6Ox , 相对分子质量为146,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2.5%。请回答下列问题。(1)、香豆素的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2)、58.4g香豆素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0、食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其主要成分乙酸的结构模型图如下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