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两个氢分子:2H B、三个氧原子:3O C、3个镁离子:3Mg+2 D、氩气:Ar2
  • 2、小欣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欣按教材上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欣闻气味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环节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反思与评价
  • 3、2024年5月28日,国家重点水利工程毛俊水库工程正式向蓝山县城供水,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D、投药杀菌消毒
  • 4、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客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教室闻到外面的桂花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D

    物体的热胀冷缩

    分子的大小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A、A B、B C、C D、D
  • 5、过氧乙酸C2H4O3是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
    (1)、C2H4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过氧乙酸中碳、氢 、氧的质量比为
    (3)、过氧乙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

    通过近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实验前硬质玻璃管的内部体积为70mL,注射器内密封30mL空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2)小强测定的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30mL

    7mL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他实验得出的空气中氧气含量%,造成偏小的原因可能有

    A.读数时没有冷却至室温 B.铜粉的量太少 C.铜粉的量太多

    (3)反应后剩余的主要气体是(填化学式),这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7、下图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反应制取少量氧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为④的仪器名称:
    (2)、制氧气时,高锰酸钾固体粉末进入了导管的原因是。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3)、图中有几处错误,请写出两条:①
    (4)、当停止反应时、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从水槽里撤出,造成的后果是
  • 8、如图是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全过程的操作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仪器的名称:a;b
    (2)、将烧红的木炭伸入集气瓶中时,应(填“缓慢”或“迅速”)伸入,效果更好;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3)、D图中,待集气瓶冷却后,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 9、现有A、B、C、D、E五种物质。

    1.A和B发生反应,现象为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同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

    2.D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把D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且D可以由A和一种固体单质反应生成。

    3.若将一种淡黄色粉末放入A中反应,火焰呈蓝紫色,生成一种刺激气味的气体E。

    试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A
    (2)、B
    (3)、C
    (4)、D
    (5)、E
  • 10、根据下列叙述填物质的化学式:
    (1)、饼干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2)、可做食品防腐的气体
    (3)、污染空气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1、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1)、空气中氧气的用途是
    (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实验:

    ①请写出该文字表达式;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应足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 12、空气中体积分数为78%的气体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13、水通电分解生成两种气体,其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能燃烧的是 ,此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 14、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水分子
    (2)、钠离子
    (3)、氢氧根离子
    (4)、标出五氧化二磷中的磷元素的化合价
  • 1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把木炭伸入盛有氮气的集气瓶中,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16、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其化学式为C15H22O5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青蒿素中含有42个原子 B、青蒿素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最多的是氢原子 C、青蒿素中含有15个碳元素、22个氢元素和5个氧元素 D、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
  • 17、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水果榨果汁 B、电灯泡发光 C、铁杵磨成针 D、糯米酿酒
  • 18、某粒子X3+核外有23个电子,核内有30个中子。
    (1)、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2)、该粒子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已知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种铜粉中铜原子的质量为1.063×10-25kg。试计算:该铜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 19、

    实验小组研究影响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效果的因素。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一:探究铁丝直径和数量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每次均收集相同体积的纯氧,按如表列出的方案,点燃铁丝后拍照记录燃烧现象(燃烧时光圈越大、燃烧时间越长,代表燃烧效果越好)。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燃烧现象

    1

    0.20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0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2

    0.20

    2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3

    0.20

    3根铁丝(拧成一股)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4

    0.38

    1根铁丝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2)探究铁丝数量对燃烧效果影响的实验序号为

    (3)依据实验一可推知:0.38mm铁丝的燃烧效果好于0.20mm铁丝的,其证据是

    实验二:探究氧气浓度对燃烧效果的影响

    在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按下表列出的方案,重复实验。

    序号

    铁丝直径/mm

    铁丝数量

    氧气浓度

    燃烧现象

    5

    0.38

    1根铁丝

    10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3.4cm,燃烧时间约为8秒

    6

    9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6cm,燃烧时间约为7秒

    7

    8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2.0cm,燃烧时间约为6秒

    8

    70%

    燃烧光圈直径约为1.4cm,燃烧时间约为5秒

    9

    60%

    铁丝发红,较难燃烧

    (4)由实验二可得结论:铁丝直径和数量等条件相同时,氧气浓度在60%~100%范围内,

    (5)上述实验中,用1根铁丝进行实验,燃烧效果最好的实验条件是

    (6)实验二没有进行氧气浓度为50%的实验,理由是

  • 20、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B、C中标号仪器名称:a;b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 , 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装置A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为了控制反应的速率,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标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若用图2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瓶内先注满水,氧气应从(填a或b)端通入。
    (5)、电解水实验揭示了水的组成,装置如图3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得到氧气的试管是(填“1”或“2”);若试管1中产生10mL气体,则试管2中产生mL气体。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