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对课本探究微观粒子性质图1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在T形三通管的直玻璃管里,塞入两团蘸有酚酞的棉花团,将浓氨水滴入T形三通管的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一会儿,就观察到棉花团a先变红色。以下有关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图2比图1的实验更节约药品,更环保 B、该实验可以证明微观粒子在不断地运动 C、该实验可以证明挥发出的氨气密度比空气小 D、若将图中装有浓氨水的弯管处浸入冰水中,棉花团将更快变红
  • 2、下图是实验室有关氧气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 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红磷 B、高锰酸钾、二氧化硫 C、液氧、河水 D、过氧化氢、冰水混合物
  • 4、下列是今年无锡市实验操作考查“药品的取用和加热”中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用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B、倾倒液体 C、加热试管内的液体 D、熄灭酒精灯
  • 5、某学生实验方法或获得的数据合理的是
    A、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量取7.5mL B、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g C、直接将食盐放在天平上称量 D、滴瓶上的胶头滴管用过后一定要清洗
  • 6、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A、氮气制造硝酸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氩氦刀治疗肿瘤 D、氩气用作保护气
  • 7、净水器滤芯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A、杀灭细菌 B、吸附杂质 C、过滤颗粒 D、絮凝悬浮物
  • 8、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于指导农业生产的智慧结晶。比如“秋分”节气过后,北方地区雨量使会减少,空气湿度也会逐渐降低,呈现出秋高气爽,凉风习习的天气特点。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降雨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B、降雨是实现地球水资源重新分配的重要途径 C、“秋分”后气温降低,空气中水分子运动变慢,直至“霜降”凝结成冰霜后,水分子便不再运动 D、“秋分”节气过后太阳直射位置开始进入南半球,导致北方温度降低,抑制了地表水的蒸发
    (2)、一粒好种,万担好粮。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挑选种子。某实验小组同学现要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用来模拟选种,请完成下列操作:

    ①计算:需要氯化钠g , 水mL(水的密度为1g/mL)。

    ②称量: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填字母序号)。

    A.增加氯化钠       B.减少氯化钠       C.移动游码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将其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直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④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贴上标签。

    ⑤反思评价:配制过程中,导致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到烧杯中时,有少量撒出

    B.使用内壁有水的烧杯溶解氯化钠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撒出

    D.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⑥实验室中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0%的食盐水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水,则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g , 加水的质量为g

    (3)、我国载人航天环控生保系统已实现空间站氧气资源100%再生。

    ①目前空间站主要通过电解水的方式提供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固体燃料氧气发生器(氧烛)是空间站供应氧气的备用系统。氧烛的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 , 通过撞击发生反应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__2NaCl+3O2。试计算71kg氯酸钠理论上能够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kg

  • 9、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总是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不断深化的,对化学反应的认识也是如此。
    (1)、某化学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酒精的元素组成(夹持仪器已略)。

    ①实验中要使酒精燃烧生成的气体能通过漏斗被吸入试管中,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根据该现象可以推测出酒精中一定含有元素。

    (2)、另一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资料卡片: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①上述实验设计中,不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是(填装置数字序号);由此获得启发:用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总质量关系时,当有时,必须在中进行。

    ②下列有关装置3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B.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瓶底炸裂

    C.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始终保持平衡       D.白磷燃烧结束后,锥形瓶应冷却到室温后再称量

    ③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x=16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物质丙是化合物             D.甲和丁的化学式量之比是9:8

    (3)、请你根据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分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
    (4)、实验小组取4.6g酒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5.4g水和8.8g二氧化碳(无其它产物)。

    ①下列对于酒精的元素组成判断准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C.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D.无法判断

    ②已知酒精的化学式量为46,根据①你的选择,结合实验数据,推测酒精的化学式为

  • 10、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中甲、乙、丙、丁是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①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水都可以用来制取氧气的共同点是物质中都含有元素。

    ②从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填“甲”、“乙”、“丙”或“丁”之一)

    (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①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氧气,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填装置编号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连接实验仪器后,下一步操作是(填“检查装置气密性”或“添加药品”)。

    ③若上述实验中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2g , 实验结束后将锥形瓶内混合物进行过滤,烘干、称重固体,忽略操作损耗,则称重结果理论上应0.2g(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之一)。

    ④若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为(填装置编号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下列有关下图三个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实验一中集气瓶内生成的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

    B.实验二中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实验三中将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会立即燃烧起来

    D.物质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单位体积的空间里氧分子数目越多,反应就越剧烈

    ⑥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水中溶有少量氧气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C.可以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氮气和空气

    D.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 11、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尾气中含有CO和NO等有害气体,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减少这些气体的排放量。CO和NO在经过催化转化器时发生反应,其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生成的CO2N2的质量比为22:7
  • 12、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以下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自来水中的可溶性矿物质

    加入活性炭后过滤

    B

    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氯化钠固体

    分别加入足量水,测量溶液温度

    C

    分离酒精与水的混合物

    利用沸点不同,蒸馏

    D

    鉴别O2SO2

    观察颜色

    A、A B、B C、C D、D
  • 13、某同学根据“便携式制氧机”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与碳酸钠),观察到反应仓中液体变浑浊,仓壁温热,过滤仓底部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端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B、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发生改变 C、过滤仓中的水具有降低氧气温度、观测氧气流速的作用 D、充分反应后,反应仓内剩余液体为纯净物
  • 14、下列对化学符号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2O:通过水的化学式可以看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B、Cu+2O:“+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C、Fe2+Fe3+:两者不是同一种离子,但都属于铁元素 D、Cu:既可以表示一个铜原子,也可以表示铜元素,还可以表示铜单质
  • 15、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和钠离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 C、化学变化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能量的变化 D、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 16、下图是某钙片标签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本品是以碳酸钙,维生素D3、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具有补充钙、维生素D的保健功能。

    [原料]碳酸钙,维生素D3

    [辅料]玉米油,明胶,甘油,纯化水,蜂蜡,二氧化钛

    [功效成分及含量]每粒含:钙250.0mg、维生素D2.2μg

    [保健功能]补充钙、维生素D

    [适宜人群]需要补充钙,维生素D3的4-17岁人群及成人、孕妇、乳母

    [不适宜人群]1岁以下人群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1次,每次2粒,口服,饭后开水送服

    [产品规格]1000mg/粒

    [保质期]24个月

    [贮藏方法]密封,阴凉干燥处保存

    A、“补充钙”是指摄入含有钙元素的物质 B、碳酸钙CaCO3的化学式量是100 C、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从钙片中摄取钙元素的质量为0.5g
  • 17、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技术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图1是反应的实验装置,图2是反应过程中的pH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溶液B是稀盐酸 B、图2中c点所示的溶液 pH<7 C、点a的溶液中Na+个数>Cl个数 D、用酚酞试液检验溶液A滴加过量
  • 18、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室温时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手液b的酸性比洗手液a强 B、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C、洗手液d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洗手液c和a混合的pH可能等于7
  • 19、铜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uOH2属于碱 B、物质a的化学式为Cu2O C、CuO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uSO4 D、CuOH2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20、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两者都变小的是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上一页 495 496 497 498 4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