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1808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得少量的镁。镁呈银白色,熔点为649℃,质轻、密度为1.74g/cm3。镁的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烟花和照明弹里都含有镁粉,利用了镁在空气中燃烧能发出耀眼的白光,同时还会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1)、Mg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氧化镁的化学式为
    (3)、上述材料中描述的镁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点即可)。
  •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实验室里常将固体药品配制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 D、配制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刻度,会导致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3、下列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物的是
    A、瓜果皮 B、塑料瓶 C、餐巾纸 D、废电池
  • 4、4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多少克?
  • 5、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2)、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则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若用G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则气体应从(填“b”或“c”)端通入。
  • 6、下图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二结束后天平指针会向(填“左”或“右”)偏转,原因是
    (3)、从原子的角度分析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
    (4)、实验三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a端粗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某物质R完全燃烧需要12.8g氧气,可生成13.2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7、如图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F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填字母);C粒子的符号为;与C粒子结构相同的阳离子是
    (2)、硒元素属于(“金属”或“非金属”)元素;D粒子与硒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 8、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图分别是木炭、硫粉和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

    (1)、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小华将乙图所示装置改装为丁图所示装置直接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你认为他的实验(填“能”或“不能”)成功,理由是
    (2)、写出丙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
    (3)、做实验甲和乙时,木炭、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做丙实验时,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红热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 9、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各种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
    (1)、水的净化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生活中通过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试管1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

    (3)、电解水的方程式为 ,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
    (4)、作为中学生要节约用水,写出一条节约用水的方法
  • 10、化学与生活、生产、科技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两个氧原子;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③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④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和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2)、“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原因(用微观知识解释);
    (3)、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4)、已知H2S是一种生命体系信号分子,它在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3O2__2X+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
    (5)、实验室常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酒精的化学名称为乙醇C2H5OH , 乙醇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中不变的粒子是(填名称),生成物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下列图像表示的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木炭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碳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B.电解水生成氢气、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A、A B、B C、C D、D
  • 12、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分子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大原子小。 D、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 13、六盘水被授予“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猕猴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C15H11O6),花青素有强抗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青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1:6 C、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7g D、花青素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 14、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氧化镁、液态氮 B、水、高锰酸钾、稀有气体 C、氧气、冰水共存物、碘酒 D、氢气、澄清石灰水、空气
  •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过滤 B、加热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加热酒精灯
  • 16、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 B、露天焚烧垃圾 C、生活用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垃圾分类处理
  • 17、

    二氧化锰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兴趣小组想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有没有其他催化剂。影响过氧化氢分解的因素,除催化剂外,还有什么?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3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步骤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1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1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步骤②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③中如果a=________,证明氧化铁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2)氧化铁(Fe2O3)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

    【实验评价】

    (3)设计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

    Ⅱ.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交流讨论】

    (4)可以通过测定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溶液______来探究。

    A. 产生相同体积氧气的时间B. 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C. 产生氧气的总体积D. 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实验探究】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水浴温度控制在21℃,二氧化锰均为0.5g , 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 , 三颈瓶容积为250mL。数字传感器数据绘制图象如图2、3.

    【实验结论】(已知过氧化氢分解放热)

    (5)图2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关系是________。

    (6)以10%H2O2溶液为例,三颈瓶内气压由高缓慢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

    (7)图3说明从温度看,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越________(填“剧烈”或“平稳”)。

    (8)图1中恒压漏斗(漏斗的支管与三颈瓶相连)的作用是________。

  • 1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需在装置A中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目的是 , 实验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3)、将装置A和F连接制取氧气,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实验结束时应先(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
    (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与装置B对比,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5)、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6)、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在除E之外的其它装置中,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是
  • 19、

    Ⅰ.A~H八种物质,其中A是一种暗紫色固体,E、F都是无色液体,G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1)物质B在反应②中的作用是

    (2)请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 , 其基本反应类型是

    Ⅱ.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

    (3)在流程图中物质X的化学符号是

    (4)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根据下表数据判断,控制温度在℃范围内,可以将液态空气内的氮气分离出来。

    物质

    二氧化碳

    氮气

    氧气

    沸点/℃

    0

    56.6

    196

    183

    (5)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有液态空气的烧杯口,观察到的现象是 , 工业制得的液氧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据图,利用氨气(NH3)制备尿素的符号表达式为

  • 2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试剂通常盛放在里。
    (2)、用量筒量取8mL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填“大于”“小于”或“等于”)8mL
    (3)、澄清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填化学式,下同);饼干敞口防止中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4)、在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
    (5)、如图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B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②A、B、C中达到稳定结构的是

    ③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生成的氯化钠是由(填微粒符号)构成的。

上一页 494 495 496 497 4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