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是有关氧气性质的探究实验,请完成相应问题。(1)、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为。(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为。(4)、以上三个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②表示的是。(2)、氯化钠是由组成的,构成氯化钠的粒子是(填符号);(3)、汞是由构成的。(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B、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D、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
3、用化学用语填空(1)、4个硅原子。(2)、氢氧根离子。(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4)、两个氧分子。(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4、化学课程培养核心素养,体现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B
科学思维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则要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必须添加催化剂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通过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探究蜡烛的性质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要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
A、A B、B C、C D、D -
5、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某种有机物分子图像
分子很小、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B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的构成不同
C
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水银柱上升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冰水混合物属于纯净物
都含有同一种分子
A、A B、B C、C D、D -
6、某化学符号的意义如下: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1个分子;④表示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描述的是A、Cl2 B、KCl C、ClO2 D、HClO
-
7、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原子质量越大 B、同种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种分子 C、繁多复杂的物质世界是由种类有限的元素组成的 D、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
8、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挥发性、可燃性 B、混合物:空气、海水、稀有气体 C、黑色固体:木炭、二氧化锰、氧化汞 D、可在酒精灯上加热的仪器:燃烧匙、量筒、集气瓶
-
9、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常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想收集到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3)、若用F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端(填“a”或“b”)进入。(4)、图G是利用制得的氧气验证氧气性质的实验,图G中装少量水的作用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极难溶于水,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得。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可选用以上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6)、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若要制取0.8g氧气,理论上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0、如图分别是水的净化、水的合成、水的分解实验,请回答:(1)、实验一中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净化水程度最高的方法是。(2)、实验二中,点燃氢气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实验三中,b管产生的气体是。
-
11、“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思维方式。请根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框中画出丁分子的模型。(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生成物丙与丁的质量之比。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天平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上述四个实验装置中,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2)、C装置和D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理由是。(3)、通过上述实验,同学们得出结论:当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装置中进行。(4)、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五项中一定不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数目 ⑤原子质量
-
13、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乙通常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可分解生成丙。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甲的化学式为;(2)、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为;(3)、甲反应类型是。
-
14、建立“宏观—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硒元素被科学家称为“抗癌之王”,科学界研究发现血硒水平的高低与癌的发生息息相关。如图: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硒元素位于第周期。(2)、A、B、C中共有种元素;表示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
1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①二氧化碳 ②水 ③高锰酸钾 ④二氧化锰 ⑤氧气 ⑥空气 ⑦氨气
-
16、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2)、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3)、“玉不琢不成器”中“玉”的主要成分中有氧化铝,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17、下列四种金属氧化物①CuO、②MgO、③CaO、④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MgO B、CuO C、 D、CaO
-
1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木炭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B、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将水通直流电一段时间 D、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蘸有溶液的棉花,分别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3分钟后观察到相反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右边棉花变红,实验二中左边棉花变红 B、实验二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C、实验一说明常温下只有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D、实验二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
20、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同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原子种类一定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