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认真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柠檬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机酸和矿物质等,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继柑、橙之后的第三大柑橘类水果。柠檬鲜果的酸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食用量。目前柠檬鲜果加工主要以生产柠檬干片和果汁饮料为主、但柠檬鲜果皮、籽、果肉中均含有大量岫皮苷(C27H32O14)等苦味物质,在榨汁、灭菌、贮藏等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后苦味”现象,严重制约了柠檬果汁饮料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柠檬汁加工产业中常使用柚皮苷酶进行脱苦,相关因素对脱苦率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柠檬的不同部位中柚皮苷的含量不同,柠檬籽中柚皮苷的含量最高,果皮次之,再次是果肉,果汁中柚皮苷含量最少。未成熟柠檬比成熟柠檬中的柚皮苷含量高。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柚皮苷在抗癌、抗氧化等方面效果显著,因此可用于医药工业生产。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1)、鲜榨柠檬汁存在苦味的原因是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柚皮苷(C27H32O14)属于有机物 B、使用柚皮苷酶为柠檬汁脱苦时,酶用量越多越好 C、使用柚皮苷酶脱苦的最佳反应时间约为90分钟 D、柚皮苷可用于生产抗癌药物
    (3)、生活中,用柠檬鲜果泡柠檬水时,可以采用___________的方法减少柠檬水的苦味。
    A、选用成熟柠檬 B、选用未成熟柠檬 C、去皮、去籽
  • 2、《天工开物》记载“凡引水种盐,……南凤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颗盐”,表明古人已经掌握了制盐工艺。如图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g。
    (2)、“……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名曰顺盐”,说明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方法是(填“蒸发”或“降温”)结晶。
    (3)、若保持温度不变,将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后,下列不会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液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质质量 D、溶质质量分数
  • 3、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高温反应得到铁的化学方程式
    (2)、长沙铜官窑古镇常进行“打铁花”表演,场面相当壮观,请写出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阅读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人们发现并制得单质铝却比较晚,这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活泼的铝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致密的氧化膜可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

    氧化铝虽然难溶于水,但能溶于酸和强碱溶液中,它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Na[Al(OH)4])和水。研究表明:铝元素可以扰乱人体的代谢作用,造成长期缓慢的对人体健康危害即“慢性中毒”,易造成老年痴呆,对小孩智力有损害。

    (1)、氧化铝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金属单质 C、合金 D、金属氧化物
    (2)、铝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反应。
    (3)、防止铝中毒有多种策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家庭电饭煲最好不用铝制的内胆,其它铝制品尽量避免盛装酸、碱类等物质 B、医疗中治疗胃酸过多尽量少使用氢氧化铝药剂 C、生活中尽量少吃加明矾[主要成分:KAl(SO4)2·12H2O]做蓬松剂的油条,少喝易拉罐饮料
  • 5、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是微量元素,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 B、KNO3属于氮肥,可以使植物叶色浓绿 C、羊毛和棉纤维可利用燃烧区分 D、用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汽车,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6、小才同学选择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像表示的是向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 B、a点溶液为红色,d点溶液为无色 C、b点溶质为Na2SO4和H2SO4 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 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合理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金属腐蚀过程中一定伴随能量的变化
  • 8、金属材料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类生活发挥了巨大作用。下列关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铅锑合金的熔点高,可在家庭电路中制作保险丝 D、青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 9、“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消除火灾隐患,筑牢安全防线,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B、居民楼消防通道上堆放生活杂物 C、加油站、加气站严禁烟火 D、天然气泄漏时,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 1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玻璃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为氢气 B、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C、实验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11、常见的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 , 它们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能与水反应,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CO和CO2都具有可燃性,都可作为燃料 C、CO和CO2都由碳、氧元素组成,能相互转化 D、CO和CO2都是温室气体,含量增多都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 12、稀土是国家战略资源。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在稀土分离技术上做出了杰出贡献,稀土中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钬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4.9 B、钬的元素符号为Ho C、钬原子中子数为67 D、钬元素是金属元素
  • 13、“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酒精置于敞口容器中逐渐减少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

    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

    压强增大,气体分子变小

    D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铁反应

    不同酸的溶液中都含有H+

    A、A B、B C、C D、D
  • 14、认真观察现象,准备描述现象,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黑色固体 B、镁条在空气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C、加热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固体由红色变成黑色 D、将足量的稀硫酸加入氧化铁中:红色固体减少至消失,溶液最终变为黄色
  • 15、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升空,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随航天员进入太空,下列能供给斑马鱼、金鱼藻、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O2 B、N2 C、CO2 D、H2O
  • 1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符合规范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定溶液的pH值 C、过滤 D、蒸发
  • 17、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实验探究的根本目的。现请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某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设计方案并实验】

    (1)使用不同物质类别的药品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方案一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

    出现

    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

    方案二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方法感悟】

    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拓展研究】

    (2)根据方案二测定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称取5g样品,加入36g水完全溶解后,缓慢加入碳酸钠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刚好用去10.6%的碳酸钠溶液10g。计算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 18、

    2035年我国要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建设美丽中国,科学合理处理工业废水对保护环境至关重要,某化工厂每天都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会严重污染水和土壤,那么该如何处理后排放呢?

    任务一:初识中和反应

    (1)如图1所示,利用不同酸、碱进行反应,观察现象。混合后出现白色沉淀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任务二:设计实验证明图1中混合后无明显现象的酸与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

    (2)具体操作:________,预期现象:________。

    (3)还可以用pH传感器探究pH的变化进行验证,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测定出溶液pH变化如图3所示。甲组实验pH变化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填“Ⅰ”或“Ⅱ”)。若取M点对应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如能,请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不能,请写出原因________。

    任务三:中和反应的应用

    (4)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B. 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C. 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后涂小苏打溶液
    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E. 硼酸用于处理皮肤上沾有的碱
    F. 用稀氨水处理蚊虫叮咬处(含蚁酸)
  • 19、零碳能源—氨气。氨气(NH3)被广泛认为是未来理想的零碳燃料,在一定条件下,氨气能燃烧生成水和氮气。氨气很容易液化,是一种极易溶于水、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比氢气更易液化储运,作为氢能源的载体有发展潜力。某研究中揭示了氮气与氢气在催化剂表面合成氨气的反应过程,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合成氨的原料N2常用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如图2)和分筛吸附法(如图3)获取。H2生产有煤气化、天然气重整及可再生能源电解水等方法,根据H2的来源,所合成的氨分别称为棕氨、蓝氨和绿氨。绿氨被归类为基本上零碳的氨。“间歇式清洁电力Haber-Bosch法合成氨工艺”利用N2H2(经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制氨,是目前唯一大规模合成氨方法。该方法只使用可再生电力、水和空气,副产品只有氧气,是清洁可持续的合成氨生产方式。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燃烧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2)、科学家研究寻找合成氨气反应催化剂的目的是
    (3)、液态空气分离法、膜分离法、分子筛吸附法制N2都利用了物质(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不同进行分离。
    (4)、由图4可知分子筛吸附法制N2情况下越有利于分离氮气和氧气。

    (5)、Haber-Bosch工艺合成的氨属于(填“棕氨”或“蓝氨”或“绿氨”)。
    (6)、实验室可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选用的制取装置组合为

  • 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B、t2℃时把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可得到8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 C、要除去a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t2℃降温到t1℃,可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