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同学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氯酸钾样品的纯度,取2.5g该样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加热t2、t3、t4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下表:
加热时间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质量(g)
2.12
2.08
2.04
2.04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加热 t3时间后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反应?(填“是”或“否”).(3)、求完全反应后产生氧气的质量.(4)、求该样品中氯酸钾的纯度. -
2、某学习小组同学用图中试剂瓶里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取该溶液17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充分反应.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小明根据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的质量,其计算式为:
生成氧气的质量=17g×5%××
老师指出小明的计算是错误的,你认为错误的原因是____(填字母序号).
A、过氧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有误 B、过氧化氢中的氧元素没有全部转移到氧气中(2)、请你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制取的氧气质量. -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 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23g全部溶解于 150g水中,再逐滴加入160g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 +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2)、反应完成后,将溶液蒸发冷却干燥,称量所得固体的质量. -
4、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 270℃时分解:现取 NaHCO316.8g,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计算容器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5、金属锌既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将等质量的锌粉分别置放于盛有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等质量的稀盐酸和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
A、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多 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多 C、与两种酸反应产生的一样多 D、不能比较 -
6、8.4g 金属M跟足量稀H2SO4 反应,生成MSO4和0.3g H2 , 则 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65 B、56 C、40 D、24
-
7、完全电解水 ag,得到氢气10mL,同时可得到氧气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 ).A、ag,10mL B、ag,5mL C、ag,5mL D、ag,5mL
-
8、要制取0.6克的氧气,需要加热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约为( ).A、4g B、5g C、6g D、7g
-
9、相同温度、相同压强下,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气体的体积之比.现有 H2和CO的混合气体40mL,完全燃烧时,共消耗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0mL,则原混合气体中 H2和CO的体积比为( ).A、1:1 B、2:1 C、3:1 D、任意比
-
10、葡萄糖(C6H12O6)、乙酸(CH3COOH)和尿素[CO(NH2)2]组成的混合物240g,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 ).A、48g B、72g C、144g D、无法计算
-
11、在 A+3B═2C+3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64 D、96
-
12、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把8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15
2
20
10
3
20
6.8
4
20
n
(1)、表中 n 的数值为.(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3、在一定条件下,置于密闭容器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再冷却至常温,此时密闭容器中有气态物质且属于纯净物的是( ).A、质量比为1:8的H2和O2 B、质量比为3:9的C和O2 C、质量比为1:4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7:2的 CO和O2
-
14、在一个烧杯中放有2.4g镁,向其中加 100g 19.6%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硫酸有剩余,再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混合物7.1g,恰好完全反应,最终得到硫酸镁的质量为( ).A、12g B、18g C、24g D、36g
-
15、张玉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他认为该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了,需要重新测定溶质的质量分数并更换试剂瓶的标签.他做了如下实验:称量该溶液 34.0g倒入烧杯中,然后向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至不再放出气体后,再称量烧杯中混合物的质量,称量结果是33.7g.(1)、该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理由是.(2)、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5g,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g.(3)、计算该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6、充分加热12.25g KClO3(含杂质,且杂质受热不分解)和0.25g MnO2的混合物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10g,求该KClO3样品中 KClO3的纯度(质量分数).
-
17、碲(Te)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创造人间奇迹的桥梁”.实验室模拟提取碲的一个实验是:取某含碲溶液于烧瓶中,加入适量NaCl,加热到一定温度,持续通入 SO2 , 待反应一定时间,过滤得到粗碲.(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 则X 为(填化学式).(2)、为探究获得较高粗碲沉淀率的反应条件,某研究小组在控制 NaCl浓度和SO2 流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下述对比试验,数据如下:
实验
温度/℃
反应时间/h
粗磅沉淀率/%
a
65
3.0
65.0
b
80
3.0
98.9
c
80
2.0
98.9
d
90
2.0
97.0
①该小组研究的反应条件是和.
②实验a 和b的目的是.
③在上述四组实验中,最佳的反应条件是℃和h.
④为了提升设备利用效率和节约能源,可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测定粗碲沉淀率.若再设计对比实验,选择的反应条件还可以是(填选项).
A.80℃,1.5h B.80℃,2.5h C.70℃,2.0h D.95℃,2.0h
-
18、在化学反应中,凡是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配平这类反应方程式往往采用“化合价升降法”更方便快捷,即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例如:具体配平步骤如下:
①“标变价”:找出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并标出改变前后的化合价.
②“列变化”:列出改变的价态数.
→升高3价 →降低4价
③“找倍数”:找出化合价升、降的最小公倍数为3×4=12,从而确定 Al、MnO2的系数.
④“配系数”:再用观察法,配平其他系数.
根据以上信息,结合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NO3中N的化合价为价,NO2中N的化合价为 价.(2)、请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系数写在横线上,所有系数都必须填写).C+HNO3(浓)=CO2↑+NO2↑+H2O
-
19、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熔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
请阅读信息后回答:
(1)、金属镓(填物理性质).(2)、镓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 的数值为.(3)、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4)、氮化镓(GaN)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一般采用GaCl3与 NH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同时得到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将下列带点的部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氮气的化学式.(2)、瓶中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瓶中的水吸收白烟生成偏磷酸(HPO3),偏磷酸中磷元素化合价显十5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