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下,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 2、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

    (1)、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下列反应均有CO2生成:①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③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取 CO2通常选择方法②.不选择①的理由是;不选择③的理由是.
    (3)、(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仪器a的名称是.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 O2 , 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
    (5)、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草酸晶体分解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 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选择的理由是.
    (6)、(三)检验、净化和除杂.

    经检验,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的氢气中混有 HCl气体,写出一种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除去 HCl的试剂:.

  •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仪器和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2)、用①②③组合可制备CO2 , 写出实验室用此装置制备 CO2的化学方程式
    (3)、收集 CO2 应选用装置(填“④”或“⑤”).
    (4)、利用如图⑥所示装置(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来验证CO2的性质,先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应方程式为;再加入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4、如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常温下,CO2难溶于饱和 NaHCO3溶液.

    (1)、仪器X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3)、常温下,下列收集CO2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填字母序号).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饱和 NaHCO3溶液法

    (4)、某同学进行图D 所示的操作时,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其原因可能           是.
  • 5、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1)、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A 和 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填“>”或“<”)CO2 , 试管内溶液变成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__2MgO+C ,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

  • 6、下列是实验室制备 CO2 , 并验证CO2性质的实验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在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操作时,关闭活塞M 和N,向仪器②中注水,若观察到的现象,说明装置漏气.
    (3)、关闭活塞N,打开活塞M,向仪器②中加入稀盐酸,装置B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当观察到C处的石灰水变浑浊时,则C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4)、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 N.用A、D、E、F制取纯净干燥的CO2气体,装置D的作用是 , 装置E中盛装溶液,用于除去CO2气体中的水分;当观察到 , 说明F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
    (5)、若关闭活塞M,打开活塞N,实验室要制取干燥的氧气,只需选用的装置是(A、D、E、F、G中选填合适编号),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7、(双选)如图所示分别是一种气体制取、干燥、收集的装置图,该气体可能是(     ).

    A、O2 B、H2 C、CO2 D、NH3
  • 8、下图是收集某干燥气体并对它吸收处理的正确装置.由图中的实验装置推测出该气体的有关性质正确的一组是(     ).

    选 项

    A

    B

    C

    D

    密度(与空气比较)

    大于

    大于

    小于

    小于

    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

    极易溶

    极易溶

    难溶

    A、A B、B C、C D、D
  • 9、取10g碳酸钙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生成了2g二氧化碳C.生成了5.6g氧化钙 B、剩余固体质量为5gD.剩余碳酸钙的质量为8g
  • 10、用排空气法收集CO2 , 图中的装置(左进气右出气)中空气含量最少的是(     ).
    A、 B、 C、 D、
  • 11、实验室制取CO2 , 在集气瓶中仅收到很少的CO2(甚至收不到),其原因肯定不是(    ).
    A、装置漏气 B、长颈漏斗下端未插入液面以下 C、使用稀硫酸 D、使用稀盐酸
  • 12、小张用足量的盐酸、石灰石反应,并尝试直接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一瓶CO2.你认为小张(   ).

    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 , 因为CO2可溶于水 B、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 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 D、选择A、B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
  • 13、图中,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

    A、装置①:高锰酸钾制氧气 B、装置②:由 b 进气口收集O2 或CO2气体 C、装置③:制取氧气、氢气等气体 D、装置④:干燥、收集 HCl气体
  • 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②.
    (2)、写出一个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气体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你认为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序号);如果用E图所示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填“a”或“b”)端管口通入.
  • 15、用集气瓶可完成多种实验.请根据图示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装置Ⅰ完成的实验是 , 实验装置Ⅱ的集气瓶中装入的试剂是.
    (2)、实验装置Ⅰ还可用于制取的气体是 , 用实验装置Ⅲ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实验装置Ⅳ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
    (3)、通过Ⅳ、Ⅴ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两点即可):

    ;②.

  • 16、大理石粉末样品中可能混有少量锌粉,某学生为了进行有关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

    装置中,乙内放有黑色粉末a,丙内放有黑色粉末b,a和b是两种不同的纯净物.实验后,发现丁装置内的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丙装置内黑色粉末变红,由此回答:

    (1)、如图2,A是气体干燥器,B中的饱和 NaHCO3溶液是用来吸收甲中逸出的氯化氢酸雾.把A、B这两个装置正确地选入图1的1、2中,A、B两装置上的四个接口(A1、A2、B1、B2)的正确顺序是:甲→→乙.

    (2)、样品中是否含有锌粉?简述理由.
    (3)、乙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黑色粉末的化学式为.
    (4)、为了检验从装置丁出来的一种气体的性质,图1中位置3上应选用装置(从C、D、E中选出,用代号填入),这种被检验性质的气体的化学式是.
  • 17、某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使用较浓的盐酸跟足量的碳酸钠固体反应,并将所生成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将生成的气体用少量水洗后再通入新制的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变浑浊,但很快又变澄清,浑浊现象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18、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 , 压强变 , 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

    ①请连接 A、B,并将装置图补充完整

    ②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9、碳酸氢钠片是一种常用药,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人体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已知: NaHCO3+HCl=NaCl+H2O+CO2,为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小科认为,要测定药片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实验中需要采集两个数据:一是测出碳酸氢钠片样品的质量;二是根据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测出反应生成的质量.
    (2)、小科按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实验,通过测量反应前后总质量的变化来采集实验数据.同学们认为,测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会偏大,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3)、为减小实验误差,小科又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取药片和足量的稀盐酸进行了三次实验,采集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

    1

    2

    3

    碳酸氢钠片样品质量/克

    3.0

    3.0

    3.0

    反应前总质量/克

    193.8

    194.6

    193.6

    反应后总质量/克

    192.6

    193.6

    192.5

    二氧化碳质量/克

       
        

    请计算药片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

  • 20、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__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 CO2.
    (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多少?
    (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 CO2 , 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 CO2相当于棵树吸收的 CO2.
上一页 95 96 97 98 9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