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称取固体NaOH
B、熄灭酒精灯
C、读取液体
D、加热液体
-
2、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有挂艾草、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在端午节期间的以下劳动实践活动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挂艾草 B、淘洗米 C、包粽子 D、煮粽子
-
3、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为测定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称取26.5g该样品,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中测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分析并计算:
(1)、生成CO2的质量为。(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
4、
酸、碱、盐是例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研究它们的性质有重要意义,某化学探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酸、碱、盐之间的反应。

(1)实验一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二中和反应的实质是结合生成H2O。
(3)写出实验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对实验四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后,探究小组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4)猜想一:氯化钠;
猜想二:氯化钠和。
猜想三:氯化钠和氯化钡。
【实验过程】
(5)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氯化钡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猜想不成立
【拓展与延伸】
(6)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它们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的过程。
-
5、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飞速发展,航天科技涉及很多气体制备的知识,这些知识也与实验室、工业制气体密切相关。
(一)实验室制取气体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各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是。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为了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
(5)为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王露将制取的气体通入H装置中,能观察到H中有气泡逸出且溶液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从(选填“a”或“b”)通入装置H的。若用该装置吸收CO2时,试剂X最好选用。
(二)工业制取气体
(6)工业上一般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不同。
(三)太空制取气体
(7)电解水更适合在太空中制氧气的原因之一是水可以循环使用,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6、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A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是人体胃液中能够帮助消化的一种物质,D为红棕色粉末,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2)、写出反应D→E的化学方程式:。(3)、请写出C—E的现象:。(4)、请写出B在生产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用途:。 -
7、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2)、t1℃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3)、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g。(4)、t2℃时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等质量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5)、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8、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水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淡水仅占总水量的2.5%;其余是海水或咸水。海水淡化是解决人类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如图1所示。
海水淡化技术主要有热分离法和膜分离法,热分离法利用热发和冷凝分离水与非挥发性物质,能耗大,成本高;膜分离法利用薄膜的选择透过性实现海水淡化,但现有薄膜的水通量低,应用受到限制,有科学家提出,给石墨烯“打上”许多特定大小的孔,制成单层纳米孔二维薄膜。可进行海水淡化。石墨烯海水淡化膜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海水淡化水用途排在首位的是。(2)、限制热分离法大规模应用的原因是。(3)、石墨烯海水淡化膜不允许通过。《用化学用语表示)(4)、石墨烯、金刚石和C60属于碳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都由碳元素组成 b.都由碳原子构成 c.物理性质相似
-
9、
中华传统文化、中国前沿科技、生产生活社会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Ⅰ.中华传统文化
(1)四大发明包括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黑火药爆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3C+SK2S+3CO2↑+↑。(2)兵马俑彩绘中发现了绝美的“中国紫”。“中国紫”主要成分是硅酸铜钡(BaCuSi2O6),其中铜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Ⅱ.中国前沿科技
(3)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入驻“天宫”。宇航服内活性炭用于处理呼吸产生的废气。说明活性炭具有性。Ⅲ.生产生活社会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①妈妈买了一件丝绸衬衣,但不知真假。你可通过。方法帮她鉴别。
②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能源汽车成为传统燃油汽车的热门替代品。以下不属于新能源的是(填字母序号)。
A.生物质能 B.汽油 C.风能
-
10、端午节历史悠久,古人将意蕴丰富的端午节民俗活动落笔成文,藏于诗词佳作之中。(1)、“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西晋∙周处《风土记》
①“角黍”即粽子,常以糯米为主料,同时可加入红枣、绿豆、瘦肉等馅料。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②一些地区亦有端午食咸鸭蛋的习俗,咸鸭蛋中含有丰富的钙、铁等元素。人体缺铁会导致(填标号)。
A.贫血 B.骨质疏松 C.甲状腺肿大 D.佝偻病
(2)、“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赛龙舟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龙头为龙舟之首,一般以柳木雕刻而成。①“雕刻柳木”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为保障安全,舟上人员须穿救生衣。救生衣浮力材料常用聚乙烯泡沫塑料,该材料属于(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天然材料
(3)、“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清·李静山《节令门端阳》
①悬菖蒲可驱虫。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能闻到菖蒲独特气味的原因是。
②洒雄黄酒可灭菌。雄黄中含有砷元素(As),如图是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x=;其化合物之一砷化钾,化学式为。
-
1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则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
12、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试剂或方法
A
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
B
验证铁与银的金属活动性
稀盐酸
C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
加适量水,搅拌,测量温度
D
鉴别硬水和软水
煮沸,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3、氯气和氨气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的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B、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D、甲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
14、类价二维图反映的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构建类价二维图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硫元素的类价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处物质的排放会形成酸雨 B、d处物质的水溶液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C、c处物质的化学式为H2SO3 D、a处物质类别是碱 -
15、色氨酸(C11H12N2O2)是一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其代谢产物褪黑素有调节精神节律、改善睡眠质量的效果,可有效治疗失眠。下列有关色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色氨酸由3种元素组成 B、1个色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氧分子 C、色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色氨酸由27个原子构成
-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氢、氧两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克 B、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氧的元素符号为O D、两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
17、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下列物品放置对应垃圾箱错误的是
A、过期药品放入①中 B、旧书、报纸放入④中 C、废铜电线放入③中 D、鱼刺、菜叶放入②中 -
18、1926年,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出的“侯氏制碱法”,结束了由美、英、法等国垄断世界纯碱市场的时代。其基本工业流程如图:

已知:常温下,氨气的溶解度很大,CO2的溶解度很小。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②发生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2)、这样制得的纯碱通常含有杂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方案并进行实验。
①滤液B中含有的阳离子有(填化学符号)。
②根据以上数据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至0.1%)。
-
19、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装置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实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2)、图B是过滤实验。过滤完成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任写一条)(3)、图C是电解水实验。该实验揭示的化学变化的实质是。(4)、图D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实验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下图是某同学利用铁钉和硫酸铜溶液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前称量质量为m1 , 将铁钉放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溶液观察到铁钉表面有出现时,证明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称量其质量为m2 , 则m1与m2的质量关系是(填“相等”或“不相等”或“无法判断”);(2)、请你写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从该反应中可以判断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