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用语,以下方程式书写符合事实且书写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3O2P2O3 B、用稀硫酸洗去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铜:Cu+H2SO4=CuSO4+H2↑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4Fe+3O22Fe2O3 D、高温煅烧石灰石制取生石灰:CaCO3CaO+CO2↑
-
2、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尼古丁是其中的一种,其化学式为C10H14N2 , 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由三种元素组成 B、尼古丁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 C、尼古丁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尼古丁中含有氢分子
-
3、化学实验操作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
B、沸腾了吗
C、能这样吗
D、真好玩
-
4、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把铝抽成丝做电线 B、用大理石作建筑材料 C、把金刚石打磨成璀璨的钻石 D、工业上用一氧化碳炼铁
-
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甘蔗榨汁 B、自行车胎爆裂 C、滴水成冰 D、鲜奶制成酸奶
-
6、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加碘食盐主要有两种,添加KI(碘化钾)或KIO3。
【实验探究一】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KI;猜想2:KIO3;猜想3:KI和KI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①KIO3与KI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②KI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AgI沉淀,但是KIO3与AgNO3溶液混合,无明显现象。③I2有毒,不能服用
(1)小组同学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后,认为上述猜想不正确,理由是。
(2)实验验证:为验证其他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猜想1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滴入。
溶液有无色变成蓝色
猜想2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推理,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是KIO3。
【实验探究二】为什么做菜在起锅时,才加入碘盐呢?
(3)查阅资料:碘酸钾受热易分解产生碘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KI中仍含有碘元素,为什么生成KI就会降低碘效?
查阅资料:KI是白色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中的两种或三种物质反应生成单质I2而泛黄变质。光照会加速它的变质,不利于人体吸收。
(4)实验探究:研究小组开展以下实验。请将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现象
如图所示,在燃烧匙中加入KI固体,然后分别放置在①②③号试管中,数日后观察现象。

KI固体在空气中与O2、CO2、H2O共同作用而变质导致碘效降低。
【交流反思】
(5)讨论后大家认为以上实验方案有所欠缺。甲同学做了补充实验,该实验密封的试管中除了KI固体外,还有 , 数日后观察无明显现象,证明以上结论正确。
-
7、铝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以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少量SiO2、Fe2O3杂质)为原料可以制取硫酸铝铵晶体(铵明矾晶体)【】,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资料】①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②能溶解在NaOH溶液中,生成可溶性钠盐【偏铝酸钠(NaAlO2)】。
③加热分解成氧化铝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所得滤液含有的溶质有(填化学式)。(2)、步骤Ⅱ中加过量烧碱的目的是。若步骤Ⅱ所加烧碱量不足,则最终硫酸铝铵晶体的产率将(填“偏低”、“不变”或“偏高”)。(3)、步骤Ⅲ中通入足量CO2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 推断X的化学式为。(4)、步骤Ⅴ通过化合反应制取硫酸铝铵晶体【】,其化学方程式为。 -
8、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很多诗句和典籍中都蕴含着化学知识。(1)、“春蚕到死丝方尽”所描述的蚕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2)、“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烈火焚烧”是指高温煅烧石灰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淘”指用水冲洗,去除杂质。“漉”是指液体慢慢地渗下)。其中“淘”和“漉”相当于化学实验中的操作。(4)、《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炼铁”如图1和“炒钢法”如图2。

①在图1的炉中鼓入与矿物逆流而行的空气,“逆流而行”的目的是;
②图2为“炒钢法”即“持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炒过稍冷之时,或有就塘内斩划方块者”。不断翻炒液态生铁,是为了降低生铁中元素的含量。
-
9、用化学用语填空。(1)、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2)、硫酸亚铁中硫显+6价。(3)、碳酸根离子。(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5)、4个亚铁离子。
-
10、国家发展改革委起草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4年4月29日至2024年5月28日。化肥在农作物增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属于磷肥的是A、CO(NH2)2 B、NH4H2PO4 C、Ca(H2PO4)2 D、K2SO4
-
11、“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举措。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实现人类共享。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湿法炼铜
-
12、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人们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手段。“84消毒液”于1984年由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故称之为“84清毒液”。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具有强氧化性,见光或受热就迅速分解。84消毒液常用于地面、下水道、厕所等处的消毒。(1)、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2)、NaClO中Na、Cl、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3)、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一般为4%~7%,即每100g“84消毒液”中含有的NaClO中氯元素的质量为4g~7g。则一瓶500g有效氯含量为3.55%的“84消毒液”中NaClO的质量是多少克?
-
13、某实践小组参观本地矿泉水厂,该厂矿泉水含钙、钾等矿物质。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矿泉水中的钙、钾指的是(填“元素”或“单质”)。(2)、活性炭过滤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3)、超滤是利用薄膜(仅允许小分子和离子通过)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若水源中含有下列物质,推测该流程中“超滤”的主要作用是除去______(填字母)。A、难溶性大颗粒 B、可溶性钙、钾离子 C、可溶性大分子化合物(4)、暴雨过后,矿泉水水源的能见度很低,某同学对矿泉水水源样品进行研究,若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请问:
①该图操作中存在的一处明显错误是。
②若经过过滤后,所得矿泉水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写出1点即可)
(5)、“生命吸管”是一种户外净水装置(如图)。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通过“生命吸管”可以得到纯净水,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并说明原因。
-
14、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践行了我国“绿色办奥”的理念,请回答下列问题。(1)、“雪如意”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采用了地表水收集技术,可用积雪融化形成的雪水造雪。雪融化成水,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A、分子种类 B、分子间隔 C、分子质量(2)、北京冬奥会采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如图一所示)。

①液态CO2蒸发吸热实现制冷,使水变成冰。此过程中,CO2的化学性质并没有改变,原因是(从微观的角度解释)。
②超临界状态CO2通过冷却器实现循环,并释放热量为场馆除湿、供热。此技术的优点是(写出1点即可)。
(3)、场馆“冰丝带”是由3360块发电玻璃拼成。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CdTe)。碲化镉在弱光照射下也能持续发电。①根据图二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e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7.6g
B.Te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52
C.CdTe中Te的化合价是-2价
D.符号“Cd”表示镉元素;一个镉原子;金属镉
②下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与碲原子结构示意图。碲元素化学性质与图中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碲元素与13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


-
1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点,按要求正确规范书写化学符号:
名称
氢氧化钙
硝酸银
氯化钠
2个镁离子
铵根离子
氧化铝
符号
-
16、2021年12月9日,烟台籍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介绍了我国空间站日常主要依靠电解水供氧。下图是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
(1)、水电解系统中产生氧气的电极是极(填“正”或“负”),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 , 产生氧气与氢气的质量比为。(2)、燃料电池系统中,氢气、氧气不需要点燃情况下就能反应,该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是 , 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3)、在不知道水的元素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水的分解与合成推断水的元素组成。请你说明其中的道理。 -
1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在化学反应中Y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形成Y2﹣离子 -
18、下列符号中对“2”所表示的含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2H:表示个氢原子 B、Fe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C、: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CO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
19、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
20、元素观和微粒观是化学核心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都是金属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