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取了一杯浑浊的河水在实验室进行简单净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河水中含有哪些杂质?采取什么方法除去杂质而得到较纯净的水?

    【观察分析】

    (1)浑浊的河水中有固体小颗粒等不溶性杂质,还应含有、微生物等杂质。

    【设计实验方案】

    (2)除去固体颗粒物质,可选用(填字母序号,下同);除去色素和异味,可用

    A.沉淀法            B.过滤法            C.吸附法

    【设计并实施实验】

    (3)先向盛有河水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粉末,这是利用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加速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

    (4)按照如图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玻璃棒的作用是 , 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层滤纸处;

    ②指出图中操作的一处错误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写一条)。

    (5)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 2、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仪器的名称:②
    (2)、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用收集装置(填字母,下同)可获得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A还缺少 , 作用是 , 该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加热高锰酸钾用排水法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 当看到时证明氧气收集满了。
    (5)、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得乙炔气体。制取乙炔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 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掌握好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前提。

    (一)结合如图所示仪器,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⑤________,⑧________。

    (2)上述仪器中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_______(填仪器序号,下同),能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________。向试管中滴加少量液体,用图中仪器________。

    (3)镁条燃烧实验,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          (填序号)。

    A. 发出耀眼的白光B. 生成白色固体
    C. 放出大量的热D. 固体形状改变

    (二)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净化自然水”的活动探究,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如图所示

    (4)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

  • 4、2022年2月中国北京成功举办了第24届冬奥会。

    (1)、图1是碲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碲是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碲的核电荷数为 , 碲元素位于第周期。
    (2)、图2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硫元素与碲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本质区别是;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 , 他们在化学变化中都容易电子(填“得到”或“失去”),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 5、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分解:电解水一段时间后(如图),观察到管b中液面 , a和c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均为 , 管a中的气体是 , 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6、说出符号的意义或用符号表示。
    (1)、2个铁原子
    (2)、钠离子
    (3)、3H+
    (4)、5个水分子
    (5)、镁元素
    (6)、氮气
  • 7、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 8、某同学用右图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要等到冷却到室温后再读数 B、实验中,可移动胶塞一直向左移. C、实验结束时,可移动胶塞停在“4”处 D、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9、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 10、如图所示的电解水装置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1:2 B、a管连接电源正极 C、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 D、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 11、稀土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元素(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铈的原子序数是58 B、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58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属于金属元素
  • 1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6.8g过氧化氢完全分解,请回答:
    (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填最简整数比)。
    (2)、计算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 13、

    数字化实验利用传感器和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获得实验结论。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兴趣小组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数据处理软件可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三矿泉水瓶氧气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a.敞口放置:

    b.散口放置,双手贴在矿泉水瓶外壁上;

    c.敞口放置,将矿泉水瓶的瓶口朝下,

    得到如图B的三条变化曲线。

    (1)最终三个实验得到的氧气体积分数都为PP的数值应该为

    (2)从ac曲线对比可知收集好氧气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放”或“倒放”)。

    【任务二】兴趣小组设计图C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并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气体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D所示。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水面上方燃烧匙中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若火点为40 , 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3)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所依据的现象是 , 图D中0-100s压强逐渐增大的原因

    【任务三】通过碳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兴趣小组推测碳与氧化铜反应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可能还会产生一氧化碳。为了探究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气体产物,兴趣小组用E装置进行实验。启动传感器,加热固体混合物,COCO2和体积分数(ppm)与时间(t)变化情况如图F所示。

    (4)初始时CO的体积分数不为0,原因是

    (5)老师指出CO不一定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 14、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不能选择ABC中的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E装置收集CO2 , 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4)、发生装置C(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装置A的优点是
  • 15、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A中的干燥布条不变色,B中的湿润布条变成红色,分析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图2中当接通电源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图3实验探究得出分子的性质是
  • 16、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碳达峰”中的“碳”指的是_______(填字母)。
    A、碳原子 B、碳元素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我国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化石能源包括煤、和天然气。
    (3)、谈一谈你对二氧化碳的利或弊的认识(答一点即可)。
  • 17、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释现象或回答问题。
    (1)、将煤制成蜂窝煤比制成煤球更有利于燃烧的原因是
    (2)、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3)、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
  • 18、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松花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绿色,有异味且浑浊,还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中加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会儿后,进行(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颗粒。
    (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
  • 19、图中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丙为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按要求填空。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是
    (3)、丙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是(填字母)。
  • 20、2024年东北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南方小土豆”纷纷来到东北感受这独具魅力的冰雪文化与美食文化。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游客们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翩翩起舞,雪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南方小土豆”捧着新鲜出炉的黄米黏豆包、酱骨头和热气腾腾的豆浆,吃得不亦乐乎。酱骨头中含有大量钙,钙指的是(填“钙元素”或“钙原子”)。
    (3)、长春夜景美不胜收,巧夺天工的冰灯,璀璨夺目的霓虹灯交相呼应。霓虹灯中充入的是
上一页 900 901 902 903 90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