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动植物的呼吸、燃烧都离不开空气中的氧气,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常温常压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C、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 D、氧气能支持燃烧,因此可做燃料
-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氢气与液氢都有可燃性——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B、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干——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氧气在加压后可装入钢瓶——氧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D、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4、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A、木已成舟 B、沙里淘金 C、海水晒盐 D、食物腐败
-
5、实验室制取氧气: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 , 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小明同学欲收集一瓶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最好用装置收集(填装置序号),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通常状况下,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则制取硫化氢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
6、工业制硝酸(HNO3)的转化流程如下(部分反应条件省略):
(1)、单质X是一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是。(2)、Ⅱ中反应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3)、为了提高氮原子的利用率,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7、如图为治理汽车尾气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写出图中单质的化学式;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写元素符号)。(2)、根据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如图是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字母序号)。(2)、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周期。(3)、根据E图示所给信息,推出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9、生活离不开水,我们可以从组成、结构等多角度认识水。(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利用沉淀、吸附、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其中用吸附色素异味。自来水一般是硬水,日常生活中通过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2)、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试管(填“a”或“b”)中产生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电解水时,在水中常加入硫酸钠目的是。

-
10、叩问天穹,化学助力。(1)、万户飞天:明代万户飞天时用黑火药(含有硫、木炭和硝酸钾)作火箭燃料。黑火药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卫星发射:1970年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入轨。制造人造卫星常用到钛合金,工业制取钛(Ti)的一种方法: , 式中X的化学式为。(3)、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燃料之一偏二甲肼(C2H8N2)中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4)、探月探火: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发现火星低纬度地区存在液态水,为星际移民的能源供给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以下化学符号书写错误的是A、四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B、三个氨分子:3NH3 C、两个铁原子:Fe2 D、一个镁离子:Mg2+
-
12、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归类
方法
A
混合物
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
B
大气污染物
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
C
可直接加热的仪器
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D
氧化反应
动植物呼吸、金属生锈、木炭燃烧
A、A B、B C、C D、D -
13、决定元素种类的本质因素是A、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和核外电子数 D、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
-
14、在元素周期表中,硒元素(Se)与硫元素(S)是同一族,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硒是一种抗衰老元素,且能抑制癌细胞生长,在硒酸根离子()中,硒元素的化合价是A、+4 B、-2 C、-4 D、+6
-
15、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B、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
C、倾倒液体
D、点燃酒精灯
-
16、能够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则下列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水 B、二氧化硫 C、氦气 D、氧气
-
17、
实践小组开展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再探究活动。
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260℃,白磷的着火点是40℃。
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
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
【史料研究】二百多年前,化学家拉瓦锡利用汞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原理,采用图1装置粗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加热时,曲颈甑内液态汞表面产生红色粉末,玻璃钟罩内汞液面上升,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实验回顾】
(2)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成分是。

A.五氧化二磷 B.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
C.纯净的氮气 D.主要成分为氮气的混合气体
【优化与实验】
同学们利用图2装置多次实验,水面均未上升到刻度“1”。经讨论后改进实验再探究,分别取足量红磷、白磷采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其中部分数据如图4、图5所示。

(3)图4中氧气含量从8.05%上升到9.26%,原因可能是。
(4)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5)计算白磷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精确到0.01%)。
【反思与交流】
(6)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上述分别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的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7)上述实验中汞、白磷和五氧化二磷有毒,对环境“不友好”。结合实验原理和试剂弊端,可选择的替代试剂有(写一种)。
-
18、阅读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为化肥工业奠定了基础,如图1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分离、利用”的目的是。根据表1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与、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填序号)。表1 物质的沸点
物质
沸点
-252.8℃
-195.8℃
-33.3℃
① ② ③
(2)、上述流程中氮气、氢气合成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根据图2描述合成氨反应的微观过程:。结合图1、图2写出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
(3)、如按图3所示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若要达到氨含量达到40%,你建议工厂选用的合成氨环境条件是:______。A、300℃低压 B、500℃高压(4)、氨气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表2中性质判断,使得液氨有望取代液氢成为新一代绿色能源可能原因是。性质
名称
颜色、气味
熔点/℃
沸点/℃
25℃水中溶解度
/
标况下密度
/
氨气
无色、刺激性
-77.7
-33.3
315
0.769
氢气
无色、无味
-259.2
-252.8
0.0015
0.0899
-
19、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可用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备的发生装置是(选装置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C、D、E四套装置中,不能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装置是 , 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后,。(3)、选用D装置制备的反应原理是(写化学方程式)。若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并测定氧气的体积,应从(填“b”或“c”)端导入气体;并在另一端连接(填仪器名称)。(4)、某跨学科实践小组利用塑料瓶等用品设计制作如图的装置制取和检验。
①Ⅰ装置中,塑料羽毛球起到有孔塑料隔板的作用,那么塑料瓶①及玻璃管相当于实验室中的(填仪器名称)。检查Ⅰ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②若用Ⅱ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Ⅲ收集装置相当于用(填收集方法)收集二氧化碳并验满。
-
20、
Ⅰ.实践小组昭昭同学调查了自家近期的自来水用量,分享她家某期的自来水缴费单的部分信息如下表:
本次抄表数
上次抄表数
本期用水量()
备注:(两个月为一期)
第一阶梯:一期用水量;
第二阶梯:36m3<一期用水量;
第三阶梯:一期用水量
635
581
54
自来水费(含污水处理费)
用水量()
单价(元/)
金额(元)
第一阶梯水量:36
3.03
109.08
第二阶梯水量:14
3.90
54.60
第三阶梯水量:4
6.51
26.04
本期实付金额(大写)壹佰捌拾玖元柒角贰分189.72(元)
(1)按此标准,如果她家下次抄表数为676,则下期需要缴纳水费元。调查中得知自来水费不仅实行分级收费,还有分类收费。实行分级分类收费的意义是(写一条即可)。
Ⅱ.实践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到我国居民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发展历程(括号内表示主要成分)。

(2)柴草、蜂窝煤、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充分燃烧后,都会产生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小组同学们通过计算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到0.1%)和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比较且结合的热值更高,发现家用燃料的变迁过程符合燃料使用的低碳环保理念。由此,展望未来燃料应该向“零碳”燃料变迁。如:(举一个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