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大约占21%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小,空气质量越好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和臭氧等
  •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基本规范的是
    A、过滤 B、氧气的验满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
  • 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4、于谦《石灰吟》中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说的就是生石灰可由石灰石高温煅烧得到,同时还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现小松同学将一块50g的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9克。(提示:石灰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1)、该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g。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 5、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选择依据是
    (2)、选择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标号②仪器的名称是;和使用长颈漏斗相比,使用仪器①的优点是(写出一点即可)。
    (3)、如果要完成硫燃烧的性质实验,最好选择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4)、实验室常选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则制取氢气所需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由于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引起爆炸,所以在点燃之前一定要
  • 6、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气体性质。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

       

    Ⅰ、点燃酒精灯,打开K,通入充足的氧气

    Ⅱ、反应结束,停止通气,关闭K……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 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束,关闭K后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A、熄灭酒精灯 B、将导管从石灰水中移出
    (4)、由此实验可知:氧气具有性。
  • 7、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六位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胜利会师,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空间站内的气体组成和空气基本一致,其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2)、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箔片,铝合金加工成箔片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铝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3)、天和核心舱内生命保障系统包括供氧、二氧化碳转化等子系统。

    ①下列物质中,不可能用作供氧剂的是

    A.CH4    B.CO2    C.H2O    D.CO(NH22

    ②航天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转化时,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a.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c.在舱内,该转化的优点是

  • 8、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氢元素
    (2)、氢分子
    (3)、氢离子
    (4)、标出氢氧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9、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0;③铁元素:Fe;④含氢元素的一种氧化物:H2O;⑤+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有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 10、下列事实的宏观表象及对这些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二者不相符的是
    A、成熟的菠萝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水结冰时体积膨胀,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 11、从下列图示可以了解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
    A、:此图是一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此图中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 C、:若“”表示氧原子,则此图可表示氧气分子 D、Na+1 :表示单质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 12、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量筒读数 D、过滤
  • 13、

    完成下列探究:

    【资料信息】

    A.纯净的碳酸氢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酸氢铵就易消失。碳酸氢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碳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

    [作出假设]

    (1)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酸氢铵的蒸气,发生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变化。

    [收集证据]

    (3)完成表格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和解释

    将干燥的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

    管口有水珠

    生成

    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

    酚酞试纸变红

    生成

    将碳酸氢铵与湿润的酚酞试纸接触

    [得出结论]

    (4)
  • 1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化学小组合作收集了三瓶氧气,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他们的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木炭燃烧

    (1)实验现象为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二:铁丝燃烧

    (2)图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实验三:硫燃烧

    (3)实验现象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小明还总结出:在实验二、三中,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实验三中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可以用沙子替换水的是实验 (填序号) 。

    (5)做实验一和三时,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做实验二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 15、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代号,下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其中棉花的作用是防止。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理由是。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该装置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3)、B装置的优点是 , 实验室若想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4)、在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点燃甲烷气体,产生蓝色火焰,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你写出甲烷的一条化学性质。若用如图的多功能瓶收集一瓶甲烷气体,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 16、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明矾的作用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 , 进行该操作时用到铁架台、玻璃棒、烧杯、等仪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若经过操作①得到的液体C仍然浑浊,其原因可能是。(填字母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破损

    b.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操作②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异味、色素,则应选用(填物质名称),该过程发生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4)、上述净水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填操作名称)。
  • 17、化学学科注重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微观角度看,钠、氯气、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离子直搂构成的物质是
    (2)、如下图所示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钠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溴(Br)元素的核电荷数为35)

    ①微粒D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②B和E对应元素形成物质的化学符号为

    ③微粒A和微粒E分别表示氯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氯和溴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 18、现有下列四种物质: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E臭氧(用字母代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
    (2)、用于抢救危重病人的是
    (3)、可用于电光源的是
    (4)、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
    (5)、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1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因此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离子都带有电荷,因此带电的微粒全都是离子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 2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热水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说明分子或原子运动速率受热加快 B、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固体碘I2和碘蒸气I2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改变
上一页 860 861 862 863 8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