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不同温度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测得溶液质量与加入M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A、B、C三点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2)、20℃时,B点的溶液质量为g。(3)、30℃时,将D点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填序号)。①升高温度 ②向溶液中加水 ③加入M固体
-
2、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稀有金属镓被称为“半导体工业的新粮食”,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①镓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②已知一个镓原子的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总数为101,则该镓原子的中子数为。
(2)、在高温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一个甲分子由个原子构成。
②丙的化学式为。
③该实验(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反应。
-
3、采用以下两个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拉瓦锡用装置A研究了空气的成分,在密闭容器中,汞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固态物质,从而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人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对反应物进行了优化。①用装置B取(填“足量”或“少量”)铜粉进行实验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目的是。
②加热时铜粉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4、空气是生产、生活中的重要物质,回答下列问题:(1)、纯净的空气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氮气约占空气体积分数的%,其有很多用途,下列属于氮气用途的是(填字母)。
A.供给呼吸 B.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 C.制作霓虹灯
(3)、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工业制氧气利用的原理是液氧和液氮的不同。
-
5、下图为某学习小组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回答下列问题:
(1)、净水时,河水最先流经。(2)、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3)、小卵石和石英砂所起的作用是除去河水中的固体不溶物,等同于实验室中的操作,在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
6、如图是家庭医药箱中的部分常见物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常用的外用消毒剂。碘酒中的溶剂是。(2)、某种额温枪的红外温度传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钽酸锂(LiTaO3),其中Li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Ta元素的化合价为。(3)、布洛芬(C13H18O2)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其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
7、一块体积为V%的木块漂浮于装有硝酸钾(KNO3)溶液(有部分硝酸钾固体未溶解)的小烧杯中,如图甲所示。当温度改变时(不考虑由此引起的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硝酸钾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B、由图乙推断温度改变的方式是升温 C、M点时烧杯底部没有硝酸钾固体 D、V排增大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
8、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表示不正确的是A、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B、2N中的“2”表示2个氮元素 C、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D、中的“+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
9、如图为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是电源正极 B、玻璃管M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水的分解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观粒子是水分子 D、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气+氧气 -
10、金银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等功效,其有效成分之一是绿原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绿原酸中含有9个氢气分子 C、绿原酸由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构成 D、绿原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
-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仪器连接
-
12、某地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日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 B、“空气质量指数”越小,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C、市区工厂的废气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D、城区内提倡公共交通出行以减轻空气污染 -
13、“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图中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
14、某学校张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检验氧气的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此,张老师让该同学在集气瓶先装“1/2”的水,然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1)用下列方案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其中最合理的是(填字母);

(2)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占21%,则本实验中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3)通过该实验,你认为实验室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来检验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填“可靠”或“不可靠” )。
-
15、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氮气的密度为1.251g/L。100多年前,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氮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四,请通过计算分析该结论是否正确。
-
16、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代号)。(2)、如图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填字母代号)。(3)、D元素的名称是;D中x=。(4)、A和C两种粒子的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7、我国今年年初数十座城市因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微颗粒物)严重超标,形成连续多日的雾霾天气.请你就如何减少PM2.5的排放,提出三点看法.
(1);
(2);
(3) .
-
18、
生活中的化学:
Ⅰ.下列文字描述了有关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的变化、性质和用途,请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E、用途
(1)随着温度升高,干冰直接汽化成气态的二氧化碳;(2)干冰在﹣78℃以下时是一种白色固体;(3)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用碳酸来做饮料。Ⅱ.
(5)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6)广安市民家中的主要燃料是天然气,我们燃烧天然气做饭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填写一条化学性质)。 -
19、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填写序号)。A、皮肤上沾有浓硫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 B、在马铃薯片上滴加碘水,出现变蓝现象,证明马铃薯中含有淀粉 C、在某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证明该溶液一定是NaOH溶液 D、用燃烧法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E、用肥皂水区别软水和硬水 F、用10mL量筒量取5.25mL浓硫酸
-
20、下列物质HCl、X、KClO3、KClO4是氯元素的化合价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则X代表的物质不可能是A、NaCl B、Ca(ClO)2 C、Cl2 D、Cl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