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新型材料纳米级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德州某新材料公司的纳米级铁粉制备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工艺流程中氮气的作用是 , 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其原理是利用液氮和液氧沸点不同进行分离,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氢气在该反应中做还原剂,氢元素在反应后化合价(填“升高”或“降低”)。(3)、纳米级铁粉在空气中即可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
2、先阅读科技短文,再回答问题:
航天飞船中是怎样净化空气的?
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的空间载人飞船。飞船舱内产生的微尘、气溶胶(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形成)和气体等都会造成内部空气污染,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是非常不利的。目前神舟系列飞船主要有三种方式同时对船舱进行净化:吸附、催化和过滤。
①吸附:一般以高效活性炭为吸附剂吸收舱内臭气、微量有害气体。
②催化:飞船舱内二氧化碳主要来源于航天员的呼吸代谢。飞船利用无水氢氧化锂作为座舱的净化剂吸收舱内水汽,生成氢氧化锂的水化物,再利用氢氧化锂的水合物与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氢气是通过在氧气中燃烧的方式除去。
③过滤:飞船上通风管路中加设了由超细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构成的紧密过滤纸、无纺布等过滤材料设计的特殊过滤装置,这种装置能过滤舱内空气中的微尘、气溶胶等有害微粒,避免对航天员身体造成损伤。
通过阅读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1)、高效活性炭可以除舱内臭气、微量有害气体,利用了活性炭的性。(2)、由超细玻璃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过滤材料可除去的有害微粒包含。(3)、飞船舱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除去船舱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原理是。(4)、船舱内利用燃烧的方式除去氢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
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根据下列微观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上述示意图所示粒子,共属于种元素。(2)、A、B、C中属于原子的是(填序号)。(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 , 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4)、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不会发生改变的有。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微观粒子的带电荷情况
(5)、写出示意图E所示的粒子符号。 -
4、化学用语是简明扼要、信息丰富、国际通用的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氦气(2)、标出溴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观粒子(4)、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5、已知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利用该反应可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点燃红磷插入集气瓶中,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开关,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对实验记录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压强增大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 B、→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氧气大量被消耗 C、b点压强最大,说明红磷燃烧结束 D、→时段,压强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结束温度逐渐降低 -
6、学习化学后,小张同学在实验室里设计了一系列化学实验活动,其中不能获得成功的是A、利用磁铁吸引,分离混杂在一起的铁粉和铜粉 B、使用燃着的小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食盐当中混入了泥沙(不可溶),先加水溶解食盐,再过滤除掉泥沙 D、使用蒸馏的方法从自来水中获得蒸馏水
-
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错误的是A、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不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氧化物 C、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
8、下列化学用语中,对“3”的含义表述不正确的是A、—3个氮分子 B、—一个铝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 C、—3个氧离子 D、—1个氨分子中含有3个氢原子
-
9、氚是氢元素的同位素之一。氢原子和氚原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氚原子与氢原子的质子数相同 B、氚原子与氢原子的中子数不同 C、氚原子与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D、氚原子与氢原子的质量相同 -
10、透过现象看本质。下列有关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A、小亮说:我靠闻气味区分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且分子不同性质不同 B、小红说:我向气球里打气,气球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 C、小明说:我一口气能喝6000万亿亿个水分子,说明水分子很小 D、小颖说:氧气助燃,液氧也助燃,是因为两者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
-
1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氧分子的是A、表层海水(有鱼存在) B、液氧 C、空气 D、
-
12、硅元素在半导体产业、建筑材料、化工行业等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B、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C、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3、物质燃烧时,可以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现象,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纯净的氢气燃烧时,声音很小,有淡蓝色火焰,冒出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D、蜡烛燃烧有火焰出现,分三层,焰心最亮
-
14、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温室效应,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含量最高 C、氧气可以供给动植物呼吸,用于炼钢、气焊等,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等
-
15、学习化学后,我们可知下列做法或说法不合理的是A、做完实验,走出实验室前应彻底清洗双手,关闭水电 B、使用明矾净水可以杀灭大部分的细菌和病毒 C、生活中应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森林 D、假期出门多骑单车少开私家车可以节能减排
-
16、物质总在不断变化着,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破裂、樟脑升华 B、植物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作用 C、水的沸腾、粮食酿酒 D、钢铁生锈、电灯发光
-
1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该装置的优点是。(3)、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证明收集满了的方法是 , 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该如何操作?。(4)、“蛟龙号”是我国研制出的大深度载人潜水器。为保证载人潜水器长时间潜水,需要在潜水器里配备供氧装置,利用过氧化物供氧是一种常见的供氧技术。①过氧化钠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反应物X的化学式为。
②若用上述方法制取氧气,至少需要的质量为多少。
-
18、请从分子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蒸发快;(2)、氮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3)、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不同之处。
-
19、如图是用干净烧杯承接滤液的过滤装置。
(1)、请写出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2)、过滤后发现滤液仍然浑浊,请分析原因。(写出一条即可) -
20、常见铁的氧化物有三种: , 三种物质中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现有一包和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铁元素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