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A、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区分硬水和软水 D、比较氯化钠溶解的快慢
  • 2、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16%的 NaCl 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 100g16%的 NaCl 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用 200mL 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B、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C、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 NaCl 的溶解 D、其他操作均正确,若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3、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氮分子:2N2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 C、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Al+32O3 D、4个氢原子:2H2
  • 4、艾草中的黄酮素(C15H10O2)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关于黄酮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相对分子质量222 D、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60:10:32
  • 5、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Mg2+中的“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B、2CO中的“2”表示两个一氧化碳分子 C、MgCO23.中的“2”表示碳酸镁中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 D、H2O中的“2”表示水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 6、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溶液一定都有颜色 C、用汽油和用洗涤剂去除衣服上的油污所依据的原理相同 D、医用酒精溶液中,溶剂是酒精
  • 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推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所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一定不变 C、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原子核中都一定含有质子和中子 D、铁燃烧的产物是固体,因此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铁代替红磷
  • 8、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称量药品    B、倾倒液体    C、检查气密性    D、读取液体体积   
  • 9、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富硒茶叶”是较好的保健饮品,这里的“硒”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 10、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11、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同学想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操作:

    请填空:

    计算:需氯化钠g , 水mL(室温时,水的密度约为1.0g/mL)

    ②称量:调节天平平衡后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左,此时应。(填选项序号之一)

    A.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B.增加适量氯化钠          C.减少适量氯化钠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搅拌的目的是

    ④装瓶贴标签。

    (2)、①下列情况可能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量筒中的水倒入烧杯中时,有部分残留

    C.氯化钠不纯,含有难溶性杂质

    D.取用已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洒在瓶外

    ②向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加g水稀释,也能制得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3)、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实验,电子秤显示的质量数据如图所示(单位为g)。忽略O2在水中的溶解,计算有多少过氧化氢被分解。

  • 12、回答下列问题:
    (1)、①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气体可用于工业上生产氨气、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②现有三瓶无色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下列方法中,能直接鉴别出这三种无色气体的是(填选项序号之一)。

    A.观察气体颜色               B.澄清石灰水          C.燃着的木条             D.闻气体气味

    (2)、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图中I、Ⅱ、Ⅲ、Ⅳ表示初中学过的制备氧气的四个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经略去),、B、C、D、E分别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是最常用的溶剂,B是一种含氯元素的化合物,C是一种黑色的含铁元素的化合物,D是一种含有铜元素的化合物,E是一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

    试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①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 , E

    ②写出物质B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图中生成物质D的化学方程式

    ④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气体E能使澄清石灰水变

    ⑤请从微观角度分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原因是

  • 1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1)、在实验室中某化学小组以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收集氧气。上述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作用,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字母)。
    (2)、实验室利用加热固体高锰酸钾的方式制取并收集较干燥的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字母)。
    (3)、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加药品之前要先 , 收集氧气时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填序号字母),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选填“瓶中”“瓶口”之一),观察到木条的现象,说明氧气已集满。
    (4)、该化学小组继续利用收集的氧气进行铁丝燃烧的实验,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4、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和水有关的化学知识。
    (1)、如图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

    ①图中海水淡化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填字母序号)。

    A.分子数目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2)、某化学实验小组,取少量浑浊的河水进行了水的净化实验,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

    ①操作I的名称为 , 该过程需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

    ②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性除去滤液中的颜色和异味。

    ③自来水厂常用某含氯氧化物做消毒剂,该氧化物中氯元素化合价为+4,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高铁酸钠(Na2FeO4)也是常用的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价。

    ④实验室若将净化水转化为纯净的水,应取净化水进行(选填“沉降”“蒸馏”之一)操作。

    (3)、水电解制氢是一种较为方便的制取氢气的方法。如图为电解水的装置示意图。

    ①用图示装置电解水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用图示装置电解水时,玻璃管a与b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③点燃氢气之前,要先

  • 15、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按要求从氮气、二氧化硫、甲烷、氧化铝、氯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②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③可作调味品的化合物是

    ④能导致空气污染的氧化物是

    ⑤一种金属氧化物是

    (2)、锌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锌缺乏容易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低下。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如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试回答:

    ××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主要成分:葡萄糖酸锌

    化学式:C12H22O14Zn

    每支口服液中含有葡萄糖酸锌45.5mg

    ××制药

    ①葡萄糖酸锌属于(选填“化合物”“氧化物”“单质”之一)。

    ②葡萄糖酸锌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③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④葡萄糖酸锌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⑤每喝一支口服液摄入锌元素的质量为mg(精确至0.1mg,该口服液中除葡萄糖酸锌以外的成分中均不含锌元素)。

  • 16、可以用燃烧法测定某物质的组成。将3.2g某物质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3.6gH2O和4.4gCO2(无其他产物)。下列对于该物质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A、消耗氧气的质量是4.8g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3.2g该物质中含有1.2g碳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40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前后乙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8:15
  • 18、图像是进行化学实验分析的重要依据。下列图像中,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②木炭在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时,物质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③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④在密闭容器中用足量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内压强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 19、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进行的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铜丝和铁丝

    分别观察颜色

    B

    分离蔗糖和食盐的混合物

    采用溶解过滤的方法

    C

    从空气中获取纯净的氮气

    加热液态空气

    D

    鉴别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加适量的水溶解,测量前后温度变化

    A、A B、B C、C D、D
  • 2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x的数值是2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该反应中,物质丙和丁都属于氧化物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2
上一页 696 697 698 699 70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