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的性质完全相同 B、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
2、利用下列实验方案或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装置
A
探究水的组成

B
收集氧气并验满

C
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

各滴加相同滴数的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D
比较蜡烛各层火焰温度
A、A B、B C、C D、D -
3、乙炔(C2H2)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下列关于乙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炔中含有氢分子 B、乙炔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 C、52g乙炔中含有48g碳元素 D、乙炔中含有两个碳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
4、化学反应有多种分类,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处可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A、氢气+氧气水 B、硫+氧气二氧化硫 C、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D、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
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H表示2个氢分子 B、硝酸铵中的阳离子是 C、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 D、Mg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
6、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醪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
7、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B、相同的原子无法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三种粒子 D、原子呈电中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
-
8、下列方法能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分别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 C、观察颜色 D、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A、牛奶 B、面粉 C、花生油 D、蔗糖
-
10、下列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A、氢气 B、二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
-
11、将彩漂液倒在地上,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明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这个环节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与假设 B、设计实验 C、获得结论 D、反思与评价
-
12、科学实验必须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1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光,可制作霓虹灯 C、水能溶解很多物质,可用作溶剂 D、明矾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常用作净水剂
-
14、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盐 B、果汁 C、冰水 D、食醋
-
15、化学学习小组欲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先将样品放入质量为的锥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如下图所示)。反应过程中测得滴加稀盐酸的总质量与充分反应后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该石灰石中杂质不溶解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
0
10
25
35
锥形瓶及瓶内剩余物质总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是。(2)、该石灰石样品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的稀盐酸的总质量是。(3)、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16、水和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1)、我们用的自来水来自天然水的净化,净化流程如图。

①天然水中含钠、钙、镁等,这里的“钠、钙、镁”指的是(填字母)。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②操作X的名称是;净水过程中试剂A是(填名称)。
③为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在水中加入少量洗洁精,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作用。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①本实验的操作步骤顺序为(填序号)。
a.称量及量取 b.计算 c.溶解 d.装瓶贴标签
②用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加水mL(水的密度可近似看做)。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5%(填“>”、“<”或“=”)。
(3)、KCl和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1℃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将30gKCl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17、
在探究蜡烛及其燃烧的实验时,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如下项目化学习。
任务一:对比蜡烛燃烧时各层火焰的温度
(1)蜡烛燃烧的火焰和酒精灯的一样,都可以分为三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任务二:了解蜡烛燃烧时发生的变化
小组同学分别用冷而干燥的烧杯和内壁用澄清石灰水润湿的烧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图1)。

【小组讨论】
(2)实验观察到前一只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有生成。
(3)观察到后一个烧杯内壁 , 说明蜡烛燃烧有生成。
(4)熄灭蜡烛观察到有“白烟”产生,该“白烟”(选填“能”或“不能”)燃烧。
任务三:探究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集气瓶中盛有不同配比的氧气、氮气的混合气体,小组同学分别将6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测定其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长,蜡烛高度变小
(5)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任务四:拓展探究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
小组同学对比任务三中氧气体积分数60%~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烛芯长度变大和蜡烛高度变小越显著。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如下表所示。
烛芯长度/cm
0.3
0.5
0.7
0.9
燃烧时间/s
16
13
11
8
(6)实验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
-
18、
化学实验能提升科学素养。“追梦”学习小组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一:探究“水在直流电作用下的变化”实验,如下图实验一所示。
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中注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左右两侧玻璃管中的液面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若a管中得到5mL气体,则b管中气体体积约为mL。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主要转化为能。
Ⅱ、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数据如下表格。(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6
9
12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3)该实验的目的是。
(4)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即可)。
主题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如图实验二所示。

(5)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色固体,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集气瓶底预留少量水的原因是:。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光。写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图⑥的实验目的是。
(7)根据上述细铁丝和木炭燃烧的实验,归纳得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与燃烧一样。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请举出一个在生活中控制化学反应速率的具体实例。
-
19、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气;
②2个氢原子;
③3个硫离子;
④硝酸铵;
⑤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物的化学式;
⑥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⑦标出碳酸根离子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⑧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2)、符号“2N2”中的前面的“2”表示;后面的“2”表示。 -
20、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其对应关系的是A、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
B、
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等质量的CaCO3分别与足量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
D、
常温下,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提示:①Zn+H2SO4=ZnSO4+H2↑ ②Fe + H2SO4 = FeSO4 + 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