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生活、科技
    (1)、①实验室常用的方法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同时消毒杀菌。

    ②如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C.步骤④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取净化后的水加入肥皂若水出现大量浮渣,说明净化后的水是软水

    生产自来水的过程中,也可用高铁酸钾(K2FeO4)作净水剂,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4K2FeO4+10X=4FeOH3+8KOH+3O2 , 则X的化学式为

    ③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与b管相连接的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的角度看,该反应属于反应。

       

    (2)、北京时间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

    ①“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以液氢和液氧作为低温推进剂,液氢和液氧都属于(填“化合物”或“混合物”、“单质”)。

    ②“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独立完成“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建造。

    舱段建造使用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是由颗粒状的铝和碳化硅(SiC)复合而成。制取SiC的反应为SiO2+3C高温SiC+2CO↑。关于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SiO2是由Si原子和O2分子构成

    B.SiO2发生了还原反应

    C.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CO质量

    ③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分子数目比。若空气中其他成分忽略不计,合成“人造空气”时,氮气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④合成氨气(NH3)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空气中的氮气可合成氨气,其微观反应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氮气和水的质量比为14:27

    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发生变化

    C.该反应前后,氮、氢、氧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改变

    D.6000L氨气可压缩保存在40L的钢瓶中,说明通常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较大

    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氢原子”、“氮原子”或“氨分子”)。

  •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点燃__2Fe2O3 B、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2 Fe2O3+3C高温__2Fe+3CO2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O2燃烧__2MgO D、用铁与硫酸铜溶反应验证质量守恒:Fe+CuSO4=Cu+FeSO4
  • 3、归纳小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之最

    ①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②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

    ③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氮气

    B.影响因素

    ①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

    ②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

    ③原子的质量主要由质子和电子决定

    C.数字“2”的含义

    ①2Cu:铜原子个数

    ②Fe2+: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③4H2O:4个水分子中氢原子个数

    D.性质与用途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充食品包装袋内防腐

    ②石墨具有导电性,用作电极

    ③氧气有助燃性,用作燃料

    A、A B、B C、C D、D
  •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剧烈,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在浓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蓝
  • 5、实验桌上有: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 ⑦陶土网⑧滴管 ⑨50mL量筒 ⑩10mL量筒。某同学要完成取30mL的水,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A、①③④⑦⑨ B、①③④⑧⑩ C、②④⑥⑦⑧⑨ D、④⑤⑥⑦⑧⑩
  • 6、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前需将木炭、氧化铜研细并混匀的目的是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氧化铜在反应中具有性;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80 g氧化铜完全反应,理论上可制得铜的质量是多少?
  • 7、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
    (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写出最简整数比)。
    (3)、34.2g蔗糖中含有g碳元素。
  •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干冰、冰水共存物 B、空气、氧化镁、金刚石 C、液态氧、二氧化硫、海水 D、稀有气体、氧气、高锰酸钾
  • 9、学校化学实验室储存易腐蚀的试剂时,在药品柜上应该张贴的标志是
    A、 B、 C、 D、
  • 10、我国科学家利用氮化硼首次制备出一种薄如蝉翼的光学晶体——转角菱方氮化硼。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硼元素和氮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 C、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11、正确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是学好化学的前提。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描述中,不合理的是
    A、NaCl:氯化钠中钠离子、氯离子的个数比为1:1 B、Cu+2O:铜元素正上方的+2表示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Al:既可以表示铝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铝原子,还可以表示金属铝 D、Fe2+:“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12、下图为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和两种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氖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g C、氖原子与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D、氖原子与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 13、2024年5月15日“全国低碳日”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低碳,美丽中国”。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日常生活中,尽量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B、节约用电,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C、尽量选择步行、骑行或公交等方式出行 D、减少使用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
  • 14、厨房里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可乐 B、西瓜汁 C、冰水 D、花生油
  • 15、悦悦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时,她将35.0g高锰酸钾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总质量为31.8g(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Δ__K2MnO4+MnO2+O2)。
    (1)、上述过程中固体物质在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了 , 其质量为g。
    (2)、请通过列式计算判断高锰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
  • 16、

    某兴趣小组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奥秘”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一起参与。

    任务一   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

    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对4组试剂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组别

    等量固体试剂

    等量等浓度液体试剂

    实验现象

    块状大理石

    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

    块状大理石

    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碳酸钠粉末

    稀盐酸

    反应剧烈,有泡沫溢出试管口

    碳酸钙粉末

    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1)从反应速率和气体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________(填数字序号)组试剂,该组试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用下列装置制取二氧化碳能实现“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任务二   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3)实验中,可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 , 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5)实验后向去顶部塑料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任务三   验证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如图3所示,小组同学将氧气、二氧化碳和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如图4所示。

    (6)能说明人体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曲线是________(填“X”“Y”或“Z”)。

    (7)根据图4中信息,推断Z曲线在下降后又略有上升的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 17、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a处放一团防止气流带出粉末堵塞导管。
    (2)、装置B中加少量水的目的是
    (3)、实验室制取氢气时,可选用装置C收集,说明氢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装置D , 关闭止水夹使氢气燃烧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4)、装置E , 根据①和③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实验前用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再次称量,发现二氧化锰的质量(填“有”或“没有”)改变。仅凭上述实验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因为上述实验还没有探究二氧化锰的是否改变。
  • 18、如图1为古今净水工艺的对比,请回答问题。

    (1)、图1“漉水囊”可滤出水中浮游生物,此过程对应的操作Ⅰ的名称是。实验室此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2)、永嘉出土的明末水处理池是最早利用“木炭吸附”的净水工艺,现代净水过程中常用代替木炭。
    (3)、絮凝剂明矾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饮用可能会引起老年性痴呆症。现在改用Na2FeO4代替絮凝剂和消毒剂,Na2FeO4Fe的化合价是
    (4)、市面上一种“生命吸管”便携式净水器如图2所示,由此“生命吸管”得到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该净水器的入水口为(填“a”或“b”)。
  • 19、请阅读下面短文,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社会依赖化石燃料,如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化石燃料不仅终将会被耗尽,也会引发如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新一代能源来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在我们对新能源的期待中,燃料电池登场了。

    许多人都学习过电解水这一科学实验,即对水通电以获得气态的氢气(H2)和氧气(O2)。燃料电池扭转了这一反应,它让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

    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因为其唯一的生成物是水(H2O)。然而,尽管有“电池”之名,燃料电池却并不能像锂电池那样可以储存电能。由于能够直接以氢气作为燃料来发电,燃料电池还有“小型发电厂”之称。(节选自《科学世界》)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2)、燃料电池有望成为一种绿色能源的原因是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除氢能外,还有(答出一个即可)。
    (4)、写出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来获取电能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 20、中国科学院研究发现,在以Al2O3为载体的Ag催化作用下,氨气(NH3)与氧气在较低温度时就能发生反应。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2)、一个氨气分子中共有个原子,个质子。
    (3)、“X”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依据图例画出“X”的微观示意图
    (4)、氨气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反应前后改变的是(填数字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上一页 683 684 685 686 68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