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已知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白色粉末,有毒,溶于水后能生成磷酸(H3PO4)。

    实验探究一:请你根据甲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A)图示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钢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2)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

    实验探究二:乙同学经过思考提出了问题,发现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对环境有危害,同时设计了自己的探究实验如图2(装置BCD)所示。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3)请写出五氧化二磷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的化学方程式

    (4)设计B、D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5)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的现象是

  • 2、

    I.化学社团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管中产生的气体和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拔下注射器,收集B管中的气体,在使用前一定要 , 防止使用时发生爆炸。

    (2)写出电解水的符号表达式

    II.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电解纯水速率较慢。查阅资料获知。调节电压或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都会改变电解速率。于是他进行了多次实验,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记录如表。(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每次实验收集10mL氧气)

    反应时间

    电压

    6V

    9V

    12V

    氢氧化钠溶液浓度

    5%

    26分26秒

    12分14秒

    7分30秒

    10%

    17分8秒

    9分26秒

    6分22秒

    (3)实验时不选择6V电压下实验的理由;电压9V,氢氧化钠浓度15%的条件下,如果要收集10mL氧气需要的时间应该9分26秒(填“大于”或“小于”)。

  • 3、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请仔细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如图1中是钙元素、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2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中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请回答:

    (1)、如图1,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钙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失去”或“得到”)电子;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如图2,B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 D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3)、如图3,五幅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 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字母代号)。
  • 4、生活应用中有化学,化学可以服务生活。84消毒液和二氧化氯常用作消毒剂,如图表是84消毒液的标签(部分),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84消毒液

    主要成分:次氯酸钠NaClO(有效氯含量4%-7%)

    注意事项:稀释后使用;密封、避光置于阴凉处保存;不能与酸性产品同时使用

    (1)、84消毒液中,“有效氯含量”中的氯是指______(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上)。
    A、氯气 B、氯元素 C、氯原子
    (2)、NaClO中,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 ,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根据注意事项,说出两条84消毒液中物质的性质
    (4)、二氧化氯(ClO2)属于(将以下的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A.混合物               B.单质               C.氧化物             D.化合物

  • 5、工业制氧气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关于这个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新物质氧气生成 B、利用了物质的沸点不同 C、先收集到的氮气沸点较低 D、属于物理变化
  • 6、如图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过程中MnO2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点表示高锰酸钾恰好完全分解 B、生成氧气的质量先增大后减小 C、一开始加热,高锰酸钾就分解 D、b点处固体成分为高锰酸钾、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 7、运用分子的性质判断。以下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会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测到分子——分子的体积很小 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 8、随着科技的发展,空气中各成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B、氧气(医疗急救) C、稀有气体(激光技术) D、氮气(充氮包装)
  • 9、下列关于常见物质的性质与使用或贮存关联错误的是
    A、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为燃料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保存阴凉处 C、金刚石很坚硬,可用于切割玻璃 D、石墨质软的固体,可用作电池的电极
  • 10、“南渡河”被誉为雷州的母亲河,保护南渡河是民众的光荣使命。因为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B、水是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C、长期饮用蒸馏水不利于健康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11、苏打(Na2CO3)在烘焙业中应用广泛,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 12、“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添加酒精 B、转移蒸发皿 C、闻气体 D、处理废酸
  •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可将浓硫酸慢慢倒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搅拌 C、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等于200 mL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10.58 g 的食盐
  • 14、雷州覃斗芒果的香甜美味享誉省内外,芒果收获季节,芒果香味扑鼻,最能说明“香味扑鼻”的化学观点是
    A、分子能构成物质 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分子比原子大 D、分子不停地运动
  • 15、在2024年国庆文化活动中,雷州市“曲街”火爆出圈,迎来四方的游客参观游玩。在以下的热门活动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A、吃火锅 B、观骑楼 C、赏夜景 D、登古塔
  • 16、我国科学家研发了室温、通电及催化剂存在下,甲烷和氧气转化制甲酸HCOOH的新技术。回答下列问题:
    (1)、甲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水溶液显酸性。蚊虫分泌物中含有甲酸,若不慎被蚊虫叮咬,涂抹肥皂水可以减轻痒痛,其原因是
    (2)、甲酸溶液显酸性是因为甲酸溶于水能解离出 , 验证甲酸溶液显酸性可使用的试剂(或用品)是(答一种)。
    (3)、甲烷室温电催化转化与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物相同,产物却不同的原因是
  • 17、花鼓戏《补锅》中唱到“手拉风箱呼呼响,火炉烧得红旺旺”。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风箱拉动过程中增加了可燃物 B、手拉风箱为煤的燃烧提供了充足氧气 C、火炉烧得旺是因为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D、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18、在核潜艇中,“氧烛”常用作潜艇紧急供氧设备。使用时,“氧烛”中的氯酸钠NaClO3受热并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氯化钠,同时放出氧气。
    (1)、氯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氯酸钠中氯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最简整数比为
    (3)、213g氯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
    (4)、500g某型号“氧烛”充分受热后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s

    t1

    t2

    t3

    t4

    剩余固体的质量/g

    436

    372

    372

    372

    请算出该“氧烛”中氯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5)、请画出反应时间与剩余固体的质量的变化图像。

  • 19、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完成为期8天的首次试航,顺利返回码头。“福建舰”建造用到了钛合金。工业上用金红石(主要成分为TiO2)制备金属钛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①钛、镁在高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反应。

    ②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在电解条件下能生成镁和氯气。

    (1)、氯化炉中,需将金红石粉碎的目的是
    (2)、氯化炉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O2+C+2Cl2__TiCl4+CO2 , 该反应中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填元素符号)。
    (3)、还原炉内通入氩气的目的是
    (4)、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字母)。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5)、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6)、本流程中的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任务一】探究影响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因素。

    【拓展探究】探究“为什么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火星四射的现象?”

    【查阅资料】含碳细铁丝燃烧时,其中的碳粒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熔融液态物质中形成气泡,熔融液态物质因气泡炸裂引起“火星四射”现象。

    【设计实验】

    (1)取直径均为0.20mm的纯铁丝和含碳量分别为0.1%0.32%0.52%0.69%的铁丝,分别进行实验。铁丝末端系一根火柴,其作用是

    【实验记录】下表是实验中所记录的现象。

    含碳量

    纯铁丝

    0.1%

    0.32%

    0.52%

    0.69%

    现象

    无火星四射现象,熔断

    有短暂的火星四射现象,实验不成功

    火星四射现象明显,实验成功

    比含碳量0.32%的铁丝燃烧剧烈,火星四射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

    比含碳量0.52%的铁丝燃烧更剧烈,火星四射现象更明显,实验成功

    【得出结论】

    (2)铁丝产生火星四射现象与有关,就0.20mm铁丝而言,燃烧剧烈程度和其含碳量的关系为

    【任务二】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某学生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以收集50mL的气体为标准,实验方案如下表所示:

    序号

    温度/℃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1g催化剂

    时间/s

    1

    20

    5%

    40

    二氧化锰

    37

    2

    20

    10%

    40

    二氧化锰

    14

    3

    20

    5%

    40

    氧化铜(CuO)

    b

    4

    80

    5%

    4

    0二氧化锰

    29

    (3)对比实验1和2可得出的结论是

    (4)通过对比实验1和3,得出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铜好的实验依据是

    (5)实验中,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

    【任务三】探究燃煤电厂烟道气的成分。

    【走访调查】烟道气是指化石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对环境有污染的气态物质,因这些物质通常由烟道或烟囱排出而得此名。

    【查阅资料】

    Ⅰ.烟道气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还可能含有二氧化硫等物质。

    Ⅱ.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Ⅲ.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并褪色,但不与二氧化碳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烟道气,将其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②取少量烟道气,将其通入少量的品红溶液中

    溶液褪色

    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硫

    【反思评价】

    (6)同学们对方案①的结论产生疑问,理由是

    (7)写出二氧化硫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请写出检验烟道气中同时存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具体操作:

上一页 673 674 675 676 6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