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图一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图二为某同学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设计的简易供氧器。

    Ⅰ.根据图一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该装置还需改进的地方是;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使用装置B时,液面应(选填“低于”或“高于”)长颈漏斗下端。

    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导管应伸到(选填“a”“b”或“c”)处。

    Ⅱ.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4)若固体试剂甲为MnO2 , 则应选择的液体试剂乙是溶液。

    (5)加湿过滤仓中H2O的作用有(填字母)。

    a.吸收杂质提纯O2       b.观察O2产生的速率

    c.加快O2的生成       d.保证供给O2的湿度需求

    (6)图二中可通过观察加湿过滤仓中产生的快慢从而得知氧气的流速。

  • 2、自日本2011年海啸后,核污染水问题仍然困扰着日本及周边国家,围绕该事件的最新消息,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正式针对“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的安全性”进行审查,随着这项计划的实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核废水中存在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取出的放射性氚(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的一种原子),放射性物质还会扩散到整个太平洋海域甚至全球海洋环境中。
    (1)、放射性氚属于(填名称)元素。
    (2)、131I(碘-131,核内有53个质子)也是一种放射性元素,它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127I(碘-127)属于同一种元素的原因是
    (3)、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请写出水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除去色素和异味;生活中既能杀菌消毒,又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5)、水除了作为溶剂外也常常用作反应物,如2Al+6H2O+2NaOH=2NaAlOH4+3X , 请写出X的化学式:
    (6)、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下列做法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B、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 3、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无论是航天航空、“全国产化”芯片还是“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的有效推进,其飞速发展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1)、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其所用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助燃剂是四氧化二氮。请标出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2)、从芯片到屏幕再到关键的5G与CMOS芯片,国内某知名品牌新手机几乎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化,并首次引入了钛合金边框,金属钛(Ti)是通过四氯化钛TiCl4与镁在高温下反应制得的,同时生成氯化镁。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①发展“风光储氢”(风能、光伏、储能和氢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风光储氢”与燃煤发电相比,减少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可有效缓解的环境问题是。“氢能储能”过程中,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将32m3的氢气贮存在40L钢瓶中的原因:

    ②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广泛使用磷酸亚铁锂电池,其反应原理为LiFePO4FePO4+Li。汽车行驶时,电池将转化为电能。

    ③为实现“双碳”目标,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填字母)。

    A.使用节约灯泡,提倡节约用电       B.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

    C.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             D.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鞭炮

  • 4、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A、表示足量红磷在密闭的集气瓶中燃烧时,容器内压强变化情况 B、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锰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 C、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仅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 D、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生成氧气的质量变化情况
  • 5、如图,“纸火锅”是用纸作容器盛放汤料的火锅,打火锅时纸不会燃烧。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纸不是可燃物,所以不会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C、纸被水浸湿,导致纸的着火点降低 D、因空气不充足,所以纸不会燃烧
  • 6、下列对化学主题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与微粒构成

    B.物质分类

    C.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D.化学与环境

    汞:由汞原子构成氯化钠:

    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液氧:单质

    冰水混合物:纯净物

    氧气有助燃性:作燃料

    一氧化碳有可燃性:作燃料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减少水体污染

    大量使用煤作燃料: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A、A B、B C、C D、D
  • 7、下图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图。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在空气中点燃能生成b B、b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d可能是H2S D、若e为CuSO4 , 则该物质由硫酸铜分子构成
  • 8、甲醇CH3OH又被称为“工业酒精”,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毒,可用于制造农药、甲醇燃料等。潜艇中CO2的含量与动力的来源这一课题,始终是科学家们研究的方向,下图是某科学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制酒厂可向酒水中添加甲醇,以节约成本 B、物质X、Z、W均为化合物且都是氧化物,Y为单质 C、参与反应的X、Y的个数比为2:8 D、甲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H3OH+3O2__2CO2+4H2O
  • 9、对下列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甲不能直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乙中气球膨胀产生浮力会引起误差 C、乙中的碳酸钙可用氯化钠代替 D、若丙中白磷量不足,会使测定结果偏小
  • 10、2023年中国空间站首次安装由上海光机所制造的冷原子铷微波钟,开创了冷原子钟的空间应用时代。下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铷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断下列有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铷原子的次内层有8个电子 B、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C、铷属于金属元素 D、铷的化学性质与钠相似
  • 11、在化学的浩瀚星空中,有这样一群杰出的化学家,他们以智慧和执着,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民族发展奋力前行其中在催化剂的研究上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徐寿 B、闵恩泽 C、张青莲 D、墨子
  • 12、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收集并检验气体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甲装置收集到的气体较纯净,乙装置收集到的气体较干燥 B、实验中,甲装置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后开始收集 C、若用乙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先将装置装满水再从导管口a处通入气体 D、若用乙装置(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b导管口为进气口
  • 13、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A、C60--60个碳原子 B、Fe2+--1个铁离子 C、N2--氮气 D、2H--2个氢分子
  • 14、化学变化通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下列实验现象的记录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玻璃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 15、如图为与实验有关的图标,完成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下列提醒图标必须选择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6、在中国古代诗句词语中,描绘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变化。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17、小深在完成“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总结了家用燃料的变迁过程和燃料的主要成分,结果如图。

    (1)、在使用管道煤气的时代,通常会添加具有臭鸡蛋味的硫化氢气体,提醒人们管道煤气泄露,避免吸入管道煤气中的(填化学式)造成人员中毒,该气体还具有还原性,常用来冶炼金属,请写出它与氧化铜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
    (2)、天然气因无毒、热值高等特点,成为现代家用主要燃料,但天然气泄漏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为避免危险通常在灶具上方安装燃气报警器,由此可以推断天然气的密度(填“大于”或“小于”)空气。
    (3)、监测碳排放量,是实现“碳达峰”的重要环节之一。据了解2024年深圳人均天然气使用量约为50kg(为方便计算数据略有调整)其中CH4含量为96%,请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2024年深圳人均燃烧CH4产生的CO2质量为多少?
  • 18、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等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的流程(部分产物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

    (1)、X是空气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是 , 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保存在X中,说明通常情况下该气体的化学性质(填“活泼”、“不活泼”)。
    (2)、反应①充分燃烧,能放出热量,提供能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表示催化剂,观察下列微观示意图,合成氨气的化学反应过程中微观粒子变化顺序为(将下面三张图用序号排列)。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氨气和Y在低温、加压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

    在秋季运动会上,某化学小组决定自制碳酸饮料送给参加运动会的同学。

    配方一:水、白糖、二氧化碳、调味果汁。

    (1)小组成员决定自制二氧化碳,请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但方案被老师否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操作不当,会含有较多杂质。

    经查阅资料,小组成员对方案进行了改进。

    配方二:水、白糖、小苏打粉末(NaHCO3)、柠檬酸粉末(C6H8O7)、调味果汁。

    (2)小组成员将小苏打粉末与柠檬酸粉末在水中混合后,观察到大量气泡,为确认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请设计实验方案完成检验,写明具体操作,实验现象及对应的结论具体操作: (注意要说明使用仪器),现象: , 结论:

    (3)该小组用冷水和热水各冲了一杯饮料,品尝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气泡感足,热水冲的饮料气泡感弱很多。当摇动杯子时,发现冷水冲的饮料中会有大量气泡从水中逸出。该小组认为加入水的温度对产生气体的量会有影响,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序号

    加入水的体积

    加入水的温度

    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

    1

    200mL

    15℃

    a(待记录)

    2

    200mL

    50℃

    b(待记录)

    用如图实验装置分别完成上述实验,在A中加入水,再加入相.同.质.量.配.比.的小苏打与柠檬酸,迅速塞紧胶塞。量筒C用于收集A中产生的气体所排出的液体,冷却至室温后读取数据。B中油层的作用是

    (4)通过实验,测得:a=64mL,b=132mL,由此获得结论:材料产生气体的量与加水温度有关,但老师看实验报告后指出:两组实验产生气体的总量应该近似相等,请你从质量守恒定律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5)为查明实验结果与理论结果不同的原因,小组查阅资料:CO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与温度有关。请你结合上述实验结果分析,CO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会随温度升高而(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 20、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 , 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2(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而对于一些特定的环境,如长期潜伏的核潜艇和太空站中,为确保氧气的持续供给,通常采用电解水的方式来制取氧气,对于特殊情况应急时也会采用氧气再生药板制取氧气,如我国094型战略核潜艇中便常用超氧化钾制取氧气。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文中的制氧方法,实验室中也可以通过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图1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过程是(填“I”“II”或“III”)。
    (3)、由图2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 , 证据是
    (4)、请写出核潜艇和太空站利用电解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根据超氧化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4(超氧化钾)+2CO2=2K2CO3+3O2 , 写出超氧化钾的化学式
上一页 674 675 676 677 67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