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酸碱盐是化学中重要的物质类别,其性质和反应,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酸一般具有酸性,在水中能够电离出。常见的酸如盐酸(HCl)、硫酸(H2SO4)等,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例如,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盐和水,盐酸与氧化铁反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这个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请写出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碱通常具有碱性,在水中会电离出氢氧根离子(OH-)。氢氧化钠(NaOH)是一种常见的强碱,它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实验室和工业中都有重要用途。氢氧化钙(Ca (OH)2)俗称 , 它的水溶液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NaCl)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盐,是重要的调味品。碳酸钠(Na2CO3)俗称纯碱,它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在农业上,硫酸铜(CuSO4)和混合制成的波尔多液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其主要利用了硫酸铜能使细菌中的蛋白质变性的性质。写出制取波尔多液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中和反应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小惠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等质量的盐酸,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为H2O,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 B、废液处理后,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到NaCl C、反应容器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 D、消耗NaOH的质量大于盐酸的溶质的质量
  • 3、用NaOH溶液与稀硫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开始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像表明是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B、ac段溶液颜色逐渐变浅,d点溶液为无色 C、d点溶液钠元素质量大于b点溶液钠元素质量 D、ac段溶液升温明显高于cd段,说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 4、归纳物质的性质能够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物质之间的共性(即相同的性质)或特性(即不同的性质)。下列各组物质的共性和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物 质

    共 性

    特 性

    A

    CO、CO2

    常温下,都是气体

    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

    B

    H2、CO

    都有可燃性

    H2有毒,CO无毒

    C

    浓硫酸、浓盐酸

    水溶液都显酸性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D

    KMnO4、H2O2

    都能够发生分解反应放出氧气

    常温下KMnO4是固体、H2O2是液体

    A、A B、B C、C D、D
  • 5、下列检测某溶液pH的操作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B、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C、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用蒸镏水润湿的pH试纸上,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D、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3分钟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 6、Ca(OH)2K2CO3溶解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B、40℃时,K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1.7% C、40℃时,Ca(OH)2溶解度比K2CO3溶解度大 D、40℃时,琴琴同学将0.14gCa(OH)2放入100g水中得到100.14g溶液
  •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
  • 8、益生菌能够维持皮肤上菌群平衡,它在酸性较弱的环境中利于生长.因此皮肤的酸碱度宜保持在
    A、pH<1 B、4.5<pH<6.5 C、8<pH<10 D、pH>10
  • 9、下列物质能与 NaOH 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CO2 B、Fe2O3 C、H2SO4 D、Na2CO3
  • 10、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D、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 11、下列有关盐酸和硫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都含有氢元素 D、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 12、下列物质不属于酸的是
    A、H2SO4 B、HNO3 C、NaHCO3 D、HCl
  • 13、《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5H7N2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七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比);
    (3)、35g三七素中含有g氧元素。
  • 14、金属及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铁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填化学式)发生化学反应而生锈,为防止钢铁生锈,常在其表面涂刷防护层。
    (3)、向硝酸银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4)、X、Y、Z三种金属,将Y投入X(NO3)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溶液质量增大;将Y投入Z(NO3)2溶液中,得到Y(NO3)2溶液,溶液质量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金属活动性顺序可能是:X>Y>Z 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是:Y>Z>X C、X、Y、Z可能依次是:FeZnCu D、X、Y、Z可能依次是:FeCuAg
  • 15、某同学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水g。
    (2)、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填“左”或“右)盘;
    (3)、①中玻璃棒的作用
    (4)、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5)、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16、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2)、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装置中棉花的作用是
    (3)、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图A、B分别是甲、乙两同学各自设计的一套简易装置,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其中设计合理的是(填序号)。

  • 17、如图所示,A~G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A、B、G为黑色粉末状固体,D、F为红色固体,C、E为无色气体,C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G是目前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它们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省略),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C:;G:
    (2)、写出图中标号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图中标号②反应中体现出物质E具有性(填“氧化”或“还原”)。
  • 18、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汽水瓶盖汽水自动喷出,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有关。

    (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③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若保持溶液质量不变,可以采用方法。

    ④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3)向一定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中同时加入4g硝酸钾和16g水所得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19、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碳在空气中燃烧
    (2)、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
  • 20、2022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为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措施可行的是______(填序号)。
    A、大力植树造林 B、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能源 C、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2)、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应用该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我国已能将CO2捕集后通过输送管道注入海底,从而实现碳封存。

    CO2捕集后被压缩,其分子间隔(填“变大”或“变小”)。

    ②输送管道易被酸腐蚀,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CO2进入输送管道前需干燥的原因:

上一页 642 643 644 645 6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