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饮用水安全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某化学实践小组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1)、该小组参观了某自来水厂,了解到工业生产分离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有(答一种即可)。(2)、该自来水厂向水中加入二氧化氯(ClO2)进行消毒,亚氯酸钠(NaClO2)和氯气(Cl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二氧化氯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小组测定了所取水样的硬度、浊度、微生物含量、酸碱度等指标,其中水样的pH值为4.86,该水样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4)、该小组进一步了解了家用净水器的净水原理后,选用了塑料瓶、蓬松棉、木炭、石英砂、小卵石等物品自制了一个简易净水器。其中木炭能净水的原因是。
-
2、 化学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在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请写出一种材料,如。(2)、人体必需的元素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均不利于健康,除O、C、H、N、Ca等常量元素外,还必需摄入的微量元素有(任写一种)。(3)、随着时代发展,人类直接获取的自然资源已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人们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得到的新能源有(任写一种)。(4)、消毒防腐药是用来杀灭病原微生物或抑制其生长的化学物质,一般用于体表、医疗器械及环境的消毒防腐。请写出一种消毒防腐药,如。
-
3、 物质X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a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一定含有C、H元素 B、若a=2,X 为C2H4 C、X可能是乙醇 D、该反应后分子数目可能减少
-
4、 在pH=1的环境下,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NH、K+、OH-、NO B、Na+、K+、SO、Cl- C、Ag+、Na+、Cl-、NO D、Fe2+、Ca2+、Cl-、OH-
-
5、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在t1℃时,甲、乙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晶体质量为20g D、分别将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6、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该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禁止使用化石能源 B、植树造林 C、高空喷洒氢氧化钙溶液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7、 实验方案是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验证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加入稀盐酸
B
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分别点燃
C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用磁铁吸引
D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加入硝酸钡溶液
A、A B、B C、C D、D -
8、 如图分别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镁原子和氦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镁离子的符号为Mg2+ C、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0 D、镁元素与氦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9、 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气对氮肥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曾三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丙物质的化学式为NH3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数目均保持不变 D、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
10、 维生素A(C20H30O)有助于保护视力,缺乏它会引起夜盲症。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个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是286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C、H、O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0:30:1
-
11、 分类是一种科学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可将其分为不同类别。下列有关分类错误的是( )A、有机物:C6H12O6K2CO3 B、碱:NaOH Ca(OH)2 C、盐:NH4Cl Na2SO4 AgNO3 D、氧化物:SO2 CuO Al2O3
-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熄灭酒精灯
C、检查气密性
D、滴加液体
-
13、 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医疗和科研等领域,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干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氮气约占空气质量的78% C、空气中含有氧气,因此空气可直接用于医疗急救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占比虽然很小,但用途广泛
-
14、 下列词语包含的物质变化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所区别,该词语是( )A、沙里淘金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冰雪消融
-
1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明代的《天工开物》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利用天然气熬制井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 B、乙醇 C、氢气 D、一氧化碳
-
16、1914年留学归国,创办久大精盐公司,通过不断的研究制出了氯化钠含量超过90%的精盐,结束了我国依靠进口精盐的时代,该化工先驱是( )A、侯德榜 B、张青莲 C、范旭东 D、钱学森
-
17、 当欧洲炼金术士为发现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金”而欣喜若狂时,我国在早于他们1700多年时即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请你一起感悟“湿法炼铜”的奥秘,取1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CuSO4溶液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铁钉,请你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预测充分反应后,最多能获得Cu的质量是多少?
-
18、 某小组同学在开展“揭秘‘暖宝宝’”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结合“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暖宝宝”袋内为黑色固体,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食盐、水和蛭石(一种硅酸盐矿物,化学性质不活泼,耐高温,常作保温材料)等
②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任务一】探究“暖宝宝”的发热原理
拆开“暖宝宝”的外包装,发现它的温度逐渐升高。冷却后,拆开“暖宝宝”的内包装,发现黑色粉末中掺杂有红色固体。小组同学结合钢铁的锈蚀原理分析“暖宝宝”的发热原理为铁粉与空气中的“某种气体”和H2O共同作用发生缓慢氧化放出热量。
【任务二】测定“暖宝宝”袋内黑色固体(已干燥)中活性炭的含量
小组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暖宝宝”袋内黑色固体(已干燥)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
注:①实验前已排尽装置内空气,提供的试剂均足量,装置C中的活性炭全部转化为CO2;
②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气体从装置D中带出的水,装置F的作用是阻止装置G中的水进入装置E。
回答下列问题:
(1)、“任务一”中的“某种气体”是。(2)、装置A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为。(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装置B的作用是。(5)、装置G的作用是证明CO2已经被装置D完全吸收,装置G中盛装的“未知试剂”是。(6)、为计算出“暖宝宝”袋内黑色固体(已干燥)中活性炭的质量分数,除需要测定反应前装置C中“暖宝宝”袋内黑色固体(已干燥)的质量,还需要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装置标号)增重的质量。 -
19、 你熟悉的七种物质A、B、C、D、E、F、G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能供给生物呼吸,B随呼吸进入人体血液后会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血液失去输送氧气的能力,B和C均为氧化物且组成元素相同,F俗称纯碱或苏打,反应⑤为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已知,含Fe2+的盐溶液与碱溶液混合能生成白色沉淀Fe(OH)2。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B的化学式为。(2)、反应⑥发生的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3)、反应⑧的化学方程式为。(4)、反应①~⑤中,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转化的有(填标号)。 -
20、 海水“晒盐”后剩下的“苦卤”也是宝贵的化学资源,其中主要是由氯、钠、镁、硫、钙、钾、溴等元素组成的盐。利用苦卤生产“国防元素”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沉淀池”中分离出Mg(OH)2沉淀的操作名称是。(2)、“溶解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生产过程中,将“苦卤”中的MgCl2先转化为Mg(OH)2 , 再将Mg(OH)2重新转化为MgCl2 , 其目的是____(填标号)。A、富集MgCl2 B、提纯Mg C、没有任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