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化学的世界五彩缤纷,在化学变化中感受化学之美。下列反应的现象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观察到铜丝上有金属银出现,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Cu+2AgNO3=CuNO32+2Ag B、将铁钉浸入适量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Fe+2HCl=FeCl2+H2 C、将铜丝浸入到适量的稀硫酸中,观察到铜丝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蓝色:Cu+H2SO4=CuSO4+H2 D、将铜丝在空气中加热,观察到红色固体逐渐变为黑色:2Cu+O2Δ__2CuO
  • 2、空间站中对于宇航员来讲空气和水是十分重要的物质,下列关于空间站内的空气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中的一部分氧气是通过电解水得到的,其中负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 B、空间站中的空气和地球上的空气成分接近,其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21% C、空间站中的水处理系统常用到明矾去除水中异味,是利用了明矾的吸附性 D、空间站中的一部分氧气是通过携带一些加压的氧气罐,在压缩罐内分子种类没有改变,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
  • 3、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学习中的核心基础理论之一。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B、100g冰融化得到100g水,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3g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g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质量为8g D、镁条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4、钛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烧蚀阈值,因此可用作神舟飞船返回舱表面的“烧蚀层”。“烧蚀层”能有效阻止舱体外表面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巨大热量进入舱内。如图是金属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原子的质子数是22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 C、x=2 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 5、分类法是化学中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山和同学们将一些物质进行了如下分类,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单质:甲烷、水银 B、化合物:氢气、氯化钠 C、混合物:空气、合金 D、氧化物:酒精、一氧化碳
  • 6、小山同学在参加化学社团活动时,为新加入的同学演示相关实验操作,下列小山的操作正确的是
    A、固体试剂取用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过滤 D、点燃酒精灯
  • 7、我国很多诗句中都蕴含着化学原理,下列诗句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8、某品牌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B、滤膜的主要作用是过滤 C、紫外灯照射的作用是杀菌 D、流出的直饮水是纯净物
  • 9、根据下列数据进行计算:
    (1)、已知一个M原子的质量为akg,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bkg,则M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用a、b表示)。
    (2)、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若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g , 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3)、已知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则等质量的镁、碳中镁原子和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 10、

    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凯米思趣化学社团的同学对红砖粉末是否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在试管中加入10mL5%的H2O2溶液,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木条不复燃

    H2O2溶液分解速率较慢

    实验二

    将10mL5%的H2O2溶液加入装有0.5g

    红砖粉末的试管,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

    伸入试管中

    有较多气泡产生,

    木条复燃

     

    实验三

    将实验二中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洗涤。

    干燥、称重

    固体质量为0.5g

    红砖粉末的质量不变

    (1)实验一的目的是

    【讨论与反思】

    (2)实验二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以下实验:

    (3)探究

    【实验步骤】

    (4)将实验三中得到的固体放于试管中,然后向其中加入 ,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结论】

    (5)红砖粉末可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其催化H2O2分解的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1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两种:加热高锰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过氧化氢。请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为
    (2)、请写出用装置A制取氧气所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
    (3)、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最佳的收集时间是
    (4)、若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从(填“a”或“b”)端进入。
    (5)、如图是学生制作的简易供氧器。在供氧使用时,左瓶中可放置的试剂是_____(填字母)。

    A、高锰酸钾 B、氧化汞 C、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 12、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一个完整体系。镁、锶元素在元素周期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镁离子符号
    (2)、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得”或“失”)电子。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结构有密切关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此推测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锶的活泼性比镁的活泼性(选填“强”或“弱”)。
  • 13、将一种无色的液体A装入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黑色粉末B后,迅速产生气泡,生成了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C。在金属D下端绕一根火柴点燃后伸入盛有气体C、瓶底有少量液体E的集气瓶中,金属D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D.
    (2)、集气瓶底装少量液体E的作用是
    (3)、D在C中剧烈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1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70mL,则小白同学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填“>”“<”或“=”)70mL。
    (2)、小白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6g食盐,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应该______(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添加食盐 C、减少食盐 D、将游码向右移动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15、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

    (已知:“”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

    (1)、A、B、C中表示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2)、上述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填“变化I”或“变化II”),从微粒的角度来看,你的判断依据是。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填粒子名称),该变化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 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用化学符号表示:
    (1)、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2)、2个氮原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构成氯化钠的微粒是
  • 17、下列关于O2和CO2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能供给呼吸 B、CO2是混合物 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 18、长期接触砷可能会使人中毒,科学家利用“基因剪刀”技术降低了水稻中砷含量。结合图示,有关砷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s,是一种金属元素 B、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4.92g C、砷原子核内中子数为42 D、砷原子易得电子变成阳离子
  •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反应
  • 20、以下各装置能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A、只有①④ B、只有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④
上一页 147 148 149 150 1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