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分离空气可以获得稀有气体、纯度较高的氮气和液氧。分离空气的简易流程如图: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的净化装置除了除去空气中的一些污染物外还除去了空气组成中的(填序号)。

    ①氮气 ②氧气 ③稀有气体 ④二氧化碳 ⑤水

    (2)、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使灯泡经久耐用的原因是
    (3)、分离液态空气的原理是利用氮气和氧气的(填“熔点”或“沸点”)不同,发生(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4)、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如图所示:

    ①六种途径产生氧气,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填字母);

    ②B、E、F途径制取氧气时,收集完毕,先从水槽中取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什么?

  • 2、请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物质:①氮气②洁净的空气③氯酸钾④加热高锰酸钾后的残余固体⑤五氧化二磷⑥澄清石灰水⑦冰水混合物。请用序号填空,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2)、如图是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图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________(用序号填空)。
    A、 B、 C、 D、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用化学符号填空)。
    (4)、金属汞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 3、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B、 C、 D、
  •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做法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B、发展新型能源,使用太阳能灯照明 C、焚烧秸秆,为农作物提供充足养分 D、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 5、用量筒量取6mL液体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是
    A、小于6mL B、等于6mL C、大于6mL D、无法判断
  • 6、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手拿着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B、试管要竖直加热 C、试管底部要接触灯焰温度最高的焰心 D、加热时先在外焰上来回移动,再对准试管内有物质的部位加热
  • 7、对下列实验现象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红磷不足 B、实验室制氧气时,始终不能收集满——装置漏气 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内水变红——试管口未放棉花 D、给试管里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液体量超过试管容积的13
  • 8、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某些气体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1中现象可说明呼出气体是二氧化碳 B、由实验1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高 C、实验2中现象可证明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D、由实验2可推测出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的高
  • 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滴加液体   
  • 10、叶黄素(Lutein)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六百多种天然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属于光合色素,化学式为C40H56O2。叶黄素主要用于黄斑变性眼疾的治疗和康复,一般在绿叶的蔬菜中可以找得到。请回答:
    (1)、叶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在叶黄素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
    (3)、叶黄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到0.1%)
    (4)、多少克该物质中含有48g碳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5)、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保护好我们的视力,可行的做法有:
  • 11、在宏观、微观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b表示的是 , 氯化钠是由构成的(填具体的粒子符号)。
    (2)、近日中国科学家研制出用纳米催化剂催化水得到氢气的技术,图2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ⅰ.方框A、B、C内的物质表示纯净物的是(填方框序号),理由是

    ⅱ.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由图可得到的微观信息是(答一点)。

    (3)、图3表示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循环图。

    从宏观角度看,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从微观角度看,这三种物质都是由构成的。

  • 12、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基。兴趣小组围绕水展开相关的探究活动。
    (1)、认识水

    ⅰ.微观角度:构成水的粒子是(填名称)。

    ⅱ.应用角度:

    图1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图2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在集气瓶内装少量水,水面上方空间均分为5等份,若装置气密性良好,最终集气瓶内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处。

    (2)、净化水
    某城市住宅用水的处理过程入图3所示,步骤①的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填“②”“③”或“④”等序号)。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3)、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水的组成探究:

    ⅰ.接通直流电源后电极上出现气泡,并汇集到玻璃管上端。

    a管中产生的气体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b管中产生的气体,观察到的现象是

    ⅱ.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ⅲ.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3、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

    ⅰ.仪器a的名称为:

    ⅱ.实验室利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实验时,首先要先检查 , 再装药品。

    ⅲ.若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填序号)。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利用的是氧气的性质。

    ⅳ.F中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瓶中氧气逸出损失,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气瓶时,应注意(填序号)。

    A.从瓶口向下缓慢伸入             B.从瓶口向下快速伸入

    (2)、变废为宝是我们生活中回收再利用的理念之一。装置G是用“旺旺棒棒冰”软管和饮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在“旺旺棒棒冰”软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

  • 14、碳-14,一种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的碳原子,通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宇宙射线由宇宙天体发出的高能粒子组成,它们在撞击地球大气层时,跟空气中的氮原子发生碰撞,氮原子就会“捕捉”1个中子,“释放”1个质子,变成了碳-14原子。

    碳-14具有放射性,经过约5730年,碳-14会减少一半。再经过约5730年,又会减少一半,这个时间就是碳-14的半衰期。大气中的碳-14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物先被植物吸收,后被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伴随新陈代谢,碳-14就会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平衡。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

    在考古圈,测年专家根据死亡生物遗存体里残余的碳-14成分,来推断它的“年龄”。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余放射性碳-14的含量,再结合其半衰期,就可推断出年代。

    请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氮原子核内有个中子;碳-14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12原子与碳-14原子相比,结构上的不同是
    (3)、写出碳与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碳-14被植物吸收的途径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碳-14属于碳元素 B、碳-14比普通碳原子质量大 C、只要测出碳-14的半衰期就可推断古代遗存物的“年龄”
  •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磷元素:;2个氮原子:;3个镁离子:

    氯化钡:;标出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2)、按要求写出下列数字“2”表达的含义:

    ⅰ.Ca2+

    ⅱ.SO2

  • 16、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了水。下列选项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水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B、图2中出水口和进水口方向可随意 C、用图3装置可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 D、图4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是防止暴沸
  • 17、归纳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必须科学、严谨。下列归纳和推理中正确的是
    A、木炭、硫都能在空气中燃烧,故细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B、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C、分子由原子构成,故分子的体积和质量一定比原子的大 D、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构成不同,故它们的化学性质一定不同
  • 18、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实践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氦气充填探空气球

    氦气的密度小

    B

    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晒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利用活性炭自制简易净水器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

    借助筷子将酒倒入瓶口较细的容器中

    筷子可用于搅拌液体

    A、A B、B C、C D、D
  • 19、罗定豆豉是罗定市的特产,以质地松软、芳香浓郁、适口开胃和营养丰富而闻名于世。豆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钴、硒、钼等营养元素。已知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钼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42 C、核电荷数是54 D、相对原子质量为95.94g
    (2)、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A、32 B、42 C、54 D、96
    (3)、下列关于“Mo”的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钼这种物质 B、钼元素 C、1个钼原子 D、1个钼分子
    (4)、“罗定豆豉鸡煲”芳香浓郁,是下酒下饭的好菜。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浓郁芳香”的原因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 20、下列铁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白色 B、导电性 C、延展性 D、易锈蚀
上一页 1247 1248 1249 1250 12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