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仪器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B、胶头滴管:使用过程中可以将胶头滴管平放在桌上 C、酒精灯: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D、玻璃棒:常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
-
2、计算题。
国家质量标准规定市售尿素化肥中尿素的含量在96%以上为达标一级产品,现某化工集团公司生产的尿素化肥外包装标签如图所示。
(1)、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尿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4)、60g尿素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g。(5)、该公司生产的市售尿素化肥是(填“纯净物”或“混合物”)。(6)、该市售尿素化肥中尿素的含量为(精确到0.1%),该尿素是否可以按一级品出售?(填“是”或“否”)。 -
3、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2)、实验室若选用高锰酸钾制取干燥的氧气,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填字母),用该方法收集氧气如何证明气体收集满? , 写出高锰酸钾发生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3)、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字母),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 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某同学使用BE装置制取氧气,停止加热后他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该同学的做法(填“正确”或“错误”),B装置中的棉花团的作用是。(5)、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室常选用(填字母)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
4、2024年3月22-28日是第三十七届中国水周,今年的主题是“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的主要操作流程如图:
(1)、操作X是 , 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和 , 操作过程中漏斗内的液面应(填“高于”或“低于”)滤纸。(2)、试剂A是活性炭,主要作用是。(3)、为合理利用水资源,我们中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做到。(4)、电解水实验可用来确定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①A是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实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②电解水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③切断电源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中产生的气体发现气体可以燃烧,点燃该气体前应验纯,验纯时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试管口应朝 , 靠近火源,移开拇指,若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
④电解水实验可以说明水是由组成的。
-
5、实验题。(1)、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①往木炭燃烧后的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可以观察到。
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需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作用是 , 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③将燃着的铁丝放到氧气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的现象。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
(2)、小红按课本进行另一个化学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每隔1.5-2cm滴一小滴酚酞溶液),将试管放在实验台上,用胶头滴管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脱脂棉上。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滴有酚酞溶液的滤纸条 , 这一实验说明分子的一个特征是。
②保持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填微粒名称)。
③该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优点是。
④某学生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
6、事物之间存在各种联系,找出联系、发现规律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片中的规律,第17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根据图片信息我们可以发现,同周期的元素相同,6号元素与14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3)、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不为8但是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填名称)。(4)、图中某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它是(填元素符号)。(5)、如图表示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由图可知,碘元素应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周期。
-
7、填空题:(1)、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铁元素;氢氧根离子;2个氢分子。(2)、Na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氯化钠是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4)、CuSO4中的阳离子为:。
-
8、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关于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就不能分解产生氧气 B、催化剂可以使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C、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 D、只要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就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9、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的化学物质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的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是因为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B、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物理性质
-
10、《神农本草经》记载,柳树的根、皮、枝、叶等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为水杨酸(C7H6O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 B、水杨酸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水杨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7:6:3
-
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B、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气体 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
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所有原子都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 C、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含较少或不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D、细胞的呼吸作用、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都是缓慢氧化
-
13、“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卫星的心脏。如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铷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37,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B、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68g D、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离子符号为Rb+ -
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量取液体
B、
加热液体
C、
倾倒液体
D、
滴加液体
-
15、中国自主研制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在“神舟十二号”任务中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科学家们研制了“人造空气”来供航天员呼吸。这种“人造空气”中氮气含量约占70%,氧气占20%以上,此外还有二氧化碳等气体,非常接近空气的比例。下列科学家在空气的组成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是A、道尔顿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D、闵恩泽
-
16、海浩现象是在持续-15℃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景象。下列有关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变多 B、每个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分子的质量变小 D、水分子的间隔变小
-
17、下列图标与实验室安全无关的是A、
B、爆炸性物质
C、毒性物质
D、腐蚀性物质
-
18、
某班化学小组同学在完成实践作业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刚刚切好的土豆片上,发现土豆片上立即冒气泡,他们对产生的气体、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以及土豆片为什么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展开了项目化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探究土豆片是否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猜想假设】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进行实验】
(1)同学们设计并完成下列探究实验。
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方案
①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极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
土豆片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②另取5mL水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土豆片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
③另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新鲜的土豆片,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反思评价】
(2)在上述探究实验中,“实验步骤①”和“实验步骤②”起的作用是。
(3)小玲认为这个实验还不能得出“土豆片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个结论,还需要补充两个实验,用证明化学反应前后土豆片的不变,才能得出结论。
(4)小菲同学想要探究土豆片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可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时,记录收集等量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来比较化学反应速度,也可以通过比较来比较化学反应速度。
任务二:了解土豆片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原因
【查阅资料】过氧化氢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土豆中含有过氧化氢酶,它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
【表达交流】
(5)写出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6)本次活动加深了同学对催化剂的认识。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①所有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②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③一种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④催化剂还能增加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
【实验拓展】
(7)如图是“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与相同体积的3%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得出结论是:。

-
19、
实验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回答下列实验的相关问题。

i.小艺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四瓶氧气并进行如下实验:
(1)丙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2)小艺回顾实验丁的操作细节,红热木炭要由瓶口向下(填“快速”或“缓慢”)插入,以利于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了检验所产生的气体,可向集气瓶中倒入Y物质(填名称)。
ii.小蔡同学对课本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做了改进,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

(3)A中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现象是。
(4)改进后的装置还可以通过对比A、B,探究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
20、O2的制取及性质
实验室提供的制备氧气所需的仪器如图所示:
(1)、制取和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应选用图1中的仪器组合是①③ ⑥⑧。(2)、用图2的装置收集氢气,应该从 管(填“m”或“n”)通入氢气。(3)、我国的太空舱制取氧气系统如图所示,其中电源A极是 极;将燃着的木条放入a管收集的气体中,看到燃烧现象为: ,该气体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4)、太空舱制氧反应过程中种类和数目均没有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写出具体的微粒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