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食品和生命安全与化学息息相关,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点燃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是否泄漏 B、进入枯井、人烟稀少的山洞或菜窖前,应先做灯火实验以保证安全 C、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作潜望镜 D、茶壶的壶盖上有一个小孔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
2、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pH<7 B、bc段(不含b、c点)反应可生成蓝色沉淀 C、c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D、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的数目没有改变 -
3、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H2和CH4
点燃后分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B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长时间浸泡在过量的稀硫酸中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杂质Na2SO4
加入适量Ba(NO3)2溶液,过滤
D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固体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
4、年月日科技日报报道“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的一个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由个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共有两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 D、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是: -
5、布洛芬(C13H18O2)成为感染新冠病毒后退热的首选药,下列有关布洛芬说法正确的是A、布洛芬中含有1个氧分子 B、1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33个原子 C、布洛芬中C、H、O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3:18:2 D、布洛芬由13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6、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硬水过滤可以得到软水 B、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及异味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的作用。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A、鸡蛋 B、鱼肉 C、馒头 D、青菜
-
8、车用防冻液“冬天防冻、夏天防沸、全年防水垢、防腐蚀”的优良性能被爱车族广泛使用,现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是乙二醇[(CH2OH)2]水基型防冻液,请回答:
(1)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乙二醇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乙二醇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_____。
(4)_____g乙二醇中氢元素质量与81g中水氢元素质量相等。
-
9、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实验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展开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双氧水的
浓度
双氧水的
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
体积/mL
反应时间
①
5%
1
20
0.1
4
16s
②
15%
1
20
0.1
4
6s
③
30%
5
35
0
4
98min
④
30%
5
55
0
4
20min
(1)能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其浓度有关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2)实验③④的实验目的是。
(3)为完成上述实验中收集氧气及数据的测定需要用到的部分装置如图所示,与c连接的是(填“a”或“b”)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中未装满水,对实验测量结果(填“会”或“不会”)产生影响。

(4)兴趣小组探究了不同的金属氧化物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他们在等体积的三个锥形瓶中加入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等量的二氧化锰(MnO2)、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产生的氧气体积和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观察该图回答问题:

①通过该图可得出结论:(写出1条即可)。
②兴趣小组做了另一组实验,向第四个锥形瓶中加入40mL约6~7%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加入0.1g二氧化锰,请用实线在图中补上实验所得曲线。
【探究二】二氧化锰粒径大小对氯酸钾分解催化效果的影响。取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分别加入等质量、粒径大小不同的二氧化锰进行加热,用传感器测得固体残留率(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与反应前固体质量之比)如图:

(5)该探究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6)分析图像,对氯酸钾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的为粒径。(填“1~2mm”或“0.0002mm”)二氧化锰。
-
10、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2)、在连接A装置中的玻璃导管和带孔橡皮塞时,玻璃导管不容易插入橡皮塞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仪器的组合为(填装置序号) ,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所选发生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若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如何验证氧气已经收集满了;(4)、乙同学选择装置CD组合制备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若将装置C换成装置B,装置B的优点是;(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制备和收集装置分别是;(6)、在集气瓶中注入占其容器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将瓶内的水排尽,此时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1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是常见的液体,且与A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A物质的化学式为;C物质的用途是。(写一种)(2)、AB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3)、若E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C→E反应的符号表达式:;该反应基本类型为;若C→E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需要另一种反应物的化学式为。 -
12、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图1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其作用是。步骤③中加入X试剂的名称是。
(2)有些地区的自来水通常是硬水,在生活中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请列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做法。
(4)图2为电解水的装置图
①图2中产生氢气的玻璃管与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相连。
②请从微观角度描述该反应中氢气的形成过程。
③我国开发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在光照下分解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3、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A所示是2017年5月新命名的元素,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2)、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是;(3)、由B,C两种微粒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4)、氦-3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A、
B、
C、
D、
-
14、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 个氟原子;
(2)1 个氨分子;
(3)钙离子;
(4)3 个碳酸根离子;
(5)标出氧化铝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6)写出符号“SO3”中数字“3”的含义。
-
15、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下列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
16、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待鉴别物质
鉴别方法
A
硬水、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
B
氮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C
氧气、空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复燃情况
D
氯酸钾、高锰酸钾
观察两种物质的颜色
A、A B、B C、C D、D -
17、科学家屠呦呦因提取青蒿素(C15H22O5)而获得诺贝尔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C、青蒿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分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D、青蒿素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5:22:5
-
18、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 )A、Na2SiO3 B、NaSiO2 C、NaSiO3 D、Na2SiO4
-
19、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 B、Ne C、N2 D、CO
-
20、18世纪70年代,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 , 这两种气体中。在空气中的含量更多,其用途有。已知氮气和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一氧化氮。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 请完成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