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空气组成模型

    B.原子结构模型

    C.物质分类模型

    D.地壳中元素含量模型

    A、A B、B C、C D、D
  • 2、Fe3O4是合成氨催化剂的主要成分,高温合成氨催化过程中部分Fe3O4会与H2反应而使催化剂“失效”。在一定温度下可用O2将其“再生”,原理如图所示。

    (1)、Fe3O4催化剂“失效”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通入O2加热,将64.8gFeO进行再生,反应过程中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T1℃~T2℃时,FeO转化为Fe3O4;T3℃~T4℃时,Fe3O4转化为Fe2O3

    ①计算m的值。(写出计算过程)

    ②合成氨催化剂“再生”的最佳温度范围为℃。

    ③A点固体的成分为 , T3℃~T4℃升温过程中固体的颜色变化为

  • 3、许多工厂将未做处理的含铜废液、废渣等直接排放,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一种利用含铜废液[主要成分为CuCl2FeCl2CuSO4Al2SO43]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工艺流程如图:

    (1)、反应器中需要充分搅拌,目的是 , 请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净化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其中的杂质金属,加入的除杂试剂可能(写名称)。净化后需通过操作分离出固体加入焙烧炉中。
    (3)、酸浸槽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同浸出温度下铜的转化率如图,在实际生产中,为使铜的转化率更高,应将温度设置为(填温度范围)。

    (4)、已知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则结晶槽中采用的结晶方法是结晶。
    (5)、母液中的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下列处理母液的方法合理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向母液中加水稀释,再直接排放 B、将母液收集在敞口容器中,用布盖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 , 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 4、二氧化钛(TiO2)具有无毒、遮盖力强和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白色颜料,其应用领域分布如图1。

    此外,TiO2可作为光催化剂促进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中有害物质的降解。研究表明,向TiO2中掺杂某些金属元素可以提高其光催化降解性能。我国科研人员用水热法制备了铜掺杂二氧化钛(Cu-TiO2)复合材料,比较了TiO2和Cu-TiO2复合材料对某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实验结果如图2(降解率越高,表明材料对该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越好)。

    目前,科研人员还在致力于TiO2性能的改进研究,其应用领域也会越来越广泛。

    (1)、TiO2中Ti的化合价为
    (2)、下列与Cu-TiO2同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填序号)。
    A、棉花 B、玻璃钢 C、钛合金 D、塑料
    (3)、由图1可知:TiO2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4)、由图2可知:

    ①在研究的材料用量范围内,当材料用量超过g时,光催化降解性能趋于稳定,Cu-TiO2复合材料对该污染物的降解率接近100%。

    ②图2数据可作为Cu-TiO2复合材料对该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优于TiO2的证据之一,理由是

    (5)、可在光照和Cu-Ti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驱动水分解制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满后对集气瓶应进行的操作及顺序是(填序号,下同)。

    a.取出集气瓶             b.盖上毛玻璃片

    c.将集气瓶正放在桌上       d.将集气瓶倒放在桌上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用装置G收集,气体应从(填“m”或“n”)端通入。
    (4)、实验室可选用装置C、E或C、F组合制取甲烷气体,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制取甲烷的药品只有固体       b.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

    c.制取甲烷可在常温下进行       d.甲烷不与水反应

    (5)、发生装置A、B对比,使用B装置的优点是
  • 6、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目的

    设计实验

    A

    NaOH是否变质

    检验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观察现象

    B

    (NH42SO4和K2SO4

    鉴别

    分别取样,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配制

    计算,称量5.0gNaCl固体,量取45.0mL水,搅拌溶解

    D

    粗盐中混有MgCl2、CaCl2、Na2SO4杂质

    提纯

    取样溶解,依次滴加过量的NaOH、Na2CO3、BaCl2和稀盐酸四种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A、A B、B C、C D、D
  • 7、氢氧化钴CoOH2能与酸性溶液发生反应,可作涂料和清漆的干燥剂。制备方法如下:①Co+2HCl=CoCl2+H2;②CoCl2+2NaOH=CoOH2+2NaCl。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钴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②为复分解反应 C、氢氧化钴可用于干燥氯化氢气体 D、CoCl2也能与石灰水发生反应
  • 8、铁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图中“——”表示物质可以反应,“→”表示物质转化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CO+Fe2O3=2Fe+3CO2 B、反应①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②的现象为出现气泡,溶液变浅绿色 D、反应③的盐溶液可以为Al2SO43溶液
  • 9、中国空间站“氧再生系统”中涉及的两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氧再生系统”反应过程中氢原子的数目增加 C、反应器1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反应器2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2:11
  • 10、几种微粒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X原子

    质子数=8

    中子数=8

    电子数=8

    Y原子

    质子数=10

    中子数=10

    电子数=10

    Z2-离子

    M2+离子

    A、①的质量比②的质量小 B、①②在化学反应中均易得到电子 C、③④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D、上述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①③
  • 11、深圳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强,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CO2验满 C、干燥气体 D、过滤液体
  • 12、

    实验小组对密闭集气瓶内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装置如图。

    【进行实验】

    实验1:在6瓶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气体中,分别用6支相同的蜡烛点燃后测定其燃烧时间。

    氧气体积分数

    10%

    20%

    40%

    60%

    80%

    100%

    燃烧时间/s

    0

    12

    26

    35

    30

    25

    现象

    立即熄灭

    安静燃烧

    剧烈燃烧,烛芯长度变大,蜡烛高度变小

    同学们对比氧气体积分数60%~100%的现象,发现氧气体积分数越大蜡烛燃烧越剧烈。同时发现,随着燃烧的进行,烛芯长度越来越大,蜡烛高度越来越小。

    猜测烛芯长度或蜡烛高度可能会影响燃烧时间,继续进行实验2。

    实验2-1: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相同蜡烛高度、不同烛芯长度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的时间。

    烛芯长度/cm

    0.3

    0.5

    0.7

    0.9

    燃烧时间/s

    16

    13

    11

    8

    实验2-2:将集气瓶中充满空气,测定_______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蜡烛高度/cm

    1

    3

    5

    7

    燃烧时间/s

    17

    10

    9

    8

    【分析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对蜡烛在集气瓶中燃烧时间的影响。

    (2)实验2-1的结论是在蜡烛高度等条件相同时,烛芯长度0.3~0.9cm的范围内,

    (3)补全实验2-2的操作:测定相同、不同的蜡烛在集气瓶中的燃烧时间。

    【反思与评价】

    (4)甲同学认为实验2蜡烛熄灭的原因是氧气完全消耗。乙同学依据实验1判断甲同学的说法不严谨,支持乙同学判断的证据是

  • 13、用图1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中红磷需过量,其目的是
    (2)、实验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3)、若用图2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五分之一的现象是:

  • 14、利用下列实验研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观察到烧杯(填“A”或“B”)中的液体变红。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实验2的目的是:探究
  • 15、根据以下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A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 , 放热,生成黑色固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瓶底放少量水的作用
    (2)、实验B中,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 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
  • 16、实验室常利用如图部分装置制取氧气。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其验满的操作是
    (3)、若连接A、C制取O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验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热后,观察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应立即收集

    ③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则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填序号)。
  • 17、补齐仪器与名称的连线。

    A

    B

  • 18、高粱酒是粮食酒里面比较常见的一款酒,在我国,以高粱为原料蒸馏白酒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用高粱酿酒的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高粱粉碎发生的变化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原料的“发酵”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与此同时,空气中的也参与发生缓慢氧化。
  • 19、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

    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 , 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

    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

    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如图1。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2(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

    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供氧方式主要有(写出一种即可)。
    (2)、图1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填数字序号)。
    (3)、由图2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O2 , 证据是:吸附压相同时,沸石分子筛对N2的吸附量比对O2的大,且
    (4)、下列关于牛奶杀菌方法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 B、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
  • 20、2020年4月,首钢工业遗址公园—莲石湖全线完工蓄水,干涸25年的河道首次实现全线通水。
    (1)、河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河水下泄过程中有部分水蒸发掉,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填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上一页 1202 1203 1204 1205 120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