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降温加压,氧气液化成无色的液体 C、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2、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含量最高 B、焊接金属时利用N2作保护气 C、臭氧层破坏与空气污染无关 D、CO2是空气质量评价中主要污染物之一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规范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量取液体
C、
加热固体药品
D、
吸取液体
-
4、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 B、钻木取火 C、杯弓蛇影 D、沙里淘金
-
5、某学校同学们暑期到江西某地开展研学活动,参观智慧农场,了解“水肥一体”、自动滴灌等农业生产新技术。(1)、从爱护水资源方面分析:与大水漫灌相比,滴灌的优点是。(2)、“水肥一体”就是将化肥溶解在灌溉的水中,灌溉与施肥的工序融为一体。同学们看到农场有一袋某品牌的硝酸铵固体化肥,其包装说明如图所示:

①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是。
②写出硝酸铵中阴离子的符号为。
③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④这袋化肥中含有的氮元素的质量为kg。
⑥该品牌化肥中硝酸铵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
6、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小组同学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l:验证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1)过氧化氢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
(2)IV中过滤、洗净、干燥后,称得的固体质量为g。
(3)证明MnO2能加快H2O2分解速率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探究催化剂种类和质量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的影响。
【进行实验】称取催化剂置于三颈瓶中,塞紧胶塞,用注射器将3mL5%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测定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的时间,实验记录如表:

序号
初始温度/℃
催化剂种类
催化剂质量/g
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所用时间/s
①
30
MnO2
0.03
8
②
30
FeCl3
0.03
32
③
30
FeCl3
0.04
29
④
30
FeCl3
0.05
28
⑤
30
CuCl2
0.03
3364
⑥
30
CuCl2
0.04
837
⑦
30
CuCl2
0.05
464
注:①氧气浓度达到最高值时H2O2已完全分解。②在可控范围内,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快,催化效果越好。
【解释与结论】
(4)实验2中,效果最好的催化剂是。
(5)实验⑤⑥⑦的目的是。
【反思与评价】
(6)继续实验,发现活性炭比MnO2的催化效果差。其实验方案:称取活性炭置于三颈瓶中,塞紧胶塞,用注射器将3mL5%过氧化氢溶液快速注入。在初始温度30℃时测定并记录实验结果。
i.实验中称取的活性炭质量为g。
ii.测定的结果是。
-
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正确选择实验装置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如图所示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②的名称是。(2)、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制取装置是(填字母),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若用装置A用于制取氧气,还要的操作。(3)、用装置F(里面装满了水)来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导管(填“a”或“b”)通入。(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制取和收集氨气的装置应选择如图A~E中的(填序号)。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这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 -
8、2024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并最终制成蒸馏水,流程如图所示:
(1)、操作①的名称是 , 明矾的作用。(2)、操作②用到的试剂是。(3)、化学兴趣小组通过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装置如图所示:
①切断电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检验丙个玻璃管中的气体,观察到(填“a”或“b”)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②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l,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能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烧杯内的水进入集气瓶中。(2)、硫在氧气中燃烧:图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3)、分子运动的验证中,观察到烧杯(填“a”或“b”)内液体变为红色,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4)、某同学从池塘中取出水样进行实验。将水样静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过滤,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 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说出一种即可)。 -
10、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展现了中国智慧,其中有许多古今对比。(1)、记录——《周易》记载:“泽中有火”,有科学史研究者认为湖泊中有机物发酵产生了易燃气体,该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该气体为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 甲烷具有可燃性,因此生活中常用作。(2)、农业——古代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家肥,现代常使用化肥。其中农家肥料的腐熟是属于反应(填“缓慢氧化”或“剧烈氧化”)。(3)、出行——明朝末年从南昌到北京约需半年时间,如今乘坐高铁几小时便可到达,制造高铁使用的铝合金中的铝的元素符号 , 它是由(选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4)、净水——明代《天工开物》一书记载了明净水,明净水是今使用高铁酸钾(K2FeO4)、二氧化氯(ClO2)等,标出净水消二氧化氯中氯的化合价。
-
11、在①镁条;②“农夫山泉”矿泉水;③冰水混合物;④几种稀有气体;⑤洁净的空气;⑥高锰酸钾;⑦氯化钾;⑧四氧化三铁;⑨液氧等。这些物质中:(1)、⑧的化学式。(2)、属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3)、属于化合物的是:。(4)、属于单质的是:。(5)、属于氧化物的是:。
-
1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证明蜡烛燃烧产物中有水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小烧杯
B
鉴别木炭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C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D
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13、二十四节气在我国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是我国古代所独创的一项优秀文化遗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立春: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鱼儿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极易溶于水
B.小雪:天气寒冷,铁制品生锈速率更慢,铁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C.小满:农作物生长需要施肥,硝酸钾(KNO3)是常用的肥料,硝酸钾属于氧化物
D.雨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以利用(填一操作名称)获得纯净水
-
14、下列化学反应中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硫+氧气二氧化硫
D.
-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在氧气中燃烧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因此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
16、氯酸钠(NaClO3)在农业上常用作除草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O3中的阳离子为Na+2 B、Na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C、NaClO3中含有一种金属元素 D、钠、氧原子的质量比为1:3
-
17、钷可为航天器提供动力。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钷的原子序数为61 B、钷的元素符号为Pm C、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1 D、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5g -
18、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如下:
【实验原理】
(1)该实验中发生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操作】
选用20mL的试管,按图连接装置并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注时器的活塞停在10mL刻度处。在试管中放入一定量的红磷,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弹簧夹,注射器的活塞停留在7mL处。
【实验现象】
(2)实验中试管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
(3)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试管内剩余的气体主要的化学性质是。
(4)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反思交流】
(5)小明同学提出(选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该实验,原因是 。
-
1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2)、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该反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或化学符号表达式为。(4)、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5)、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6)、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于是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
①放入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②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0、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①B粒子所表示的元素名称是 ,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选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②与A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填字母编号),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化学符号)。
③四种粒子中共有种元素,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不同。
(2)、图2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白球表示氢原子,黑球表示氯原子。①甲所示物质是由(选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②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