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可分为无定形碳、过渡态碳和晶形碳三大类,如图1.碳纤维既有碳材料的固有本质特性,又有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综合性能优异。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领域分布如图2。

    科学界不断研发出新型碳材料,碳气凝胶就是其中一种。我国科研人员在不同温度下制备了三种碳气凝胶样品,比较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他们在不同压强下测定了上述样品对混合气体中CO2吸附的选择性值,实验结果如图3。图中选择性值越高,表明碳气凝胶对CO2的选择性吸附性能越好。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属于(填序号)。

    A.无定形碳     B.过渡态碳     C.晶形碳

    (2)、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
    (3)、由图2可知,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是
    (4)、对比图3中三条曲线,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5)、如图所示,氦-3的原子符号可表示为23He , 请写出碳-12的原子符号

  • 2、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及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数字化实验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B、瓶内压强先增大是因为反应放热 C、容器内最终氧气浓度增大 D、该实验中容器的气密性必须良好
  • 3、如图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6 B、该原子核带16个单位正电荷 C、该离子结构不稳定 D、该离子的符号为S2+
  • 4、氩氦刀是一种低温冷冻微创治疗肿瘤的设备。如图是氩和氦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都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氦气的符号是He2 C、氩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氩氦刀治疗过程利用氩气降温和氦气升温
  • 5、校园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能检测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
    A、二氧化碳 B、PM2.5 C、二氧化硫 D、二氧化氮
  • 6、下列物质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7、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隔 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变小 D、湿衣服在太阳光底下易干,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解得越快
  • 8、下列的叙述没有错误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与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关系密切 C、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D、因为氧气易溶于水,所以水中的生物才可以生存
  • 9、下列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Cl2 C、O D、Fe
  •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室制氧气 B、 收集好的氧气 C、 滴加液体 D、 量取22.35mL水
  • 1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化钠 B、二氧化碳 C、高锰酸钾 D、液氧
  • 12、运输酒精的油罐车上应贴的标志是
    A、腐蚀品 B、有毒 C、自燃物品 D、易燃液体
  • 13、氧元素与氢元素属于不同元素的原因是
    A、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 14、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徐寿 C、张青莲 D、侯德榜
  • 15、现有90 g 10%的食盐溶液,则:
    (1)、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溶剂的质量为g。
    (2)、若再加入10 g水,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若再加入10 g食盐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16、

    兴趣小组追寻科学家的足迹,对水的组成和构成进行探究。

    【宏观辨识】根据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1)水的合成: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观察到发出(填火焰的颜色)的火焰,容器内有小水珠生成。由此推测水是由组成的化合物。

    (2)水的分解:如图,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管a和管b中气体体积比为 , 经检验管a中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证据推理】结合实验现象推算水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

    (3)方法一: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的个数比,得出电解水的产物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进而推算出结果。

    (4)方法二:已知电解水实验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和正,负极产生气体的 , 可计算出水中各元素质量比,结合氢、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进一步推算出水的化学式为

    【模型构建】

    (5)以分子构成的物质为例,图中“▲”表示的是

  • 17、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3)、若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4)、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 18、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所示是合成氨气的主要过程。分析该生产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上述流程中的氮气是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的,此方法利用的是氧气和氮气的不同。
    (2)、合成塔中的反应需要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氨分离器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该生产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19、某同学欲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所需的蒸馏水时应选择量程为(填“50”、 “100”或“250”)mL的量筒。
    (2)、图示实验中,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图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称量10 g氯化钠时,如图④所示,若指针偏向左边,此时应采取的操作是
    (3)、①若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对所配制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影响是(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 20、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

    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高压氨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等。

    压缩空气是用空气压缩而成的,潜水员潜水时若采用压缩空气呼吸﹐可能会出现“氮麻醉”的情况,因此需限制潜水的时间。用氦气代替氮气(即高压氦氧混合气),可以避免“氮麻醉”,但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采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上述问题。

    (1)、“水肺”中三种常见呼吸气中一定含有的气体名称为
    (2)、压缩空气与空气的成分(填“相同”或“不相同”)。
    (3)、用高压氖氧混合气作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 , 还可以避免潜水员出现症状。
    (4)、氦气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用途,如用氮气代替氢气填充飞艇﹐利用了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上一页 1171 1172 1173 1174 117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