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制取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实验室制取氧气:小组同学用以下的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若用装置B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想收集较干燥的氧气,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_(填序号)。

    【项目二】制氧机制取氧气:小组同学用市面上常见的制氧机制取氧气,如图是某品牌制氧机的工作原理。

    (4)该制氧机的制氧原理为:

    ①第一步:过碳酸钠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2Na2CO3·3H2O2=2Na2CO3+3H2O2

    ②第二步: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氧气能从加湿过渡仓中逸出,是因为氧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

    (6)医疗氧气瓶上有湿化瓶装置,类似于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 b导管连接制氧机B. 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的塑料管
    C. 可以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D. 可以观察生成氧气的质量
  • 2、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于陶瓷、医药等领域。工业上用优质石灰石为原料制备高纯碳酸钙的工业流程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SiO2不与稀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1)、步骤1常将石灰石研磨成粉末状,其目的是
    (2)、操作①的名称是 , 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3)、该工业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4)、步骤3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有水参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4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极目楚天,共襄星汉”。化学为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下表是航天器常用的燃料和助燃剂。

    燃料

    煤油

    液氢

    偏二甲肼(液态、有毒)

    铝冰燃料(固态)

    助燃剂

    液氧

    液氧

    液态四氧化二氮(有毒)

    高氯酸铵(固态)

    (1)、液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下列模型可以表示四氧化二氮分子的是            (填序号)。
    A、 B、 C、 D、
    (3)、铝冰燃料的主要成分为铝粉和冰,与偏二甲肼相比,其优点有(任答一点)。
    (4)、在铝冰燃料中添加镁粉可以加快其燃烧速率,降低燃烧的起始温度。结合下表分析,当镁的质量分数为%时,效果最明显。

    样品序号

    Mg的质量分数/%

    燃烧起始温度/℃

    燃烧速率/(mm3·s-1

    ①       

    0

    1253

    32

    ②       

    1

    625

    46

    ③       

    3

    816

    42

  • 4、质量守恒定律对科学发展有重大意义。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为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若只更换图2中的试剂,下列改进可行的是            (填序号)。
    A、将试剂换成燃着的蜡烛 B、将试剂换成铁粉和硫酸铜溶液 C、将试剂换成食盐和蒸馏水
    (3)、为达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目的,若只更换图2中的装置,可用图3中的装置代替图2托盘天平左盘中的装置,图3中气球的作用为(任答一点)。
    (4)、若用图4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当镁带完全燃烧后,发现天平向右倾斜,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5)、若4.8g镁带完全燃烧,最终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8g,则参加反应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 5、铷原子钟被称为北斗导航系统的心脏,图1是铷元素的相关信息以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图1中m=37,n=1 B、铷元素位于第五周期 C、铷原子中有37个中子 D、1个铷原子的质量为85.468
    (2)、图2中与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填序号)。
    (3)、北斗导航系统的中的氢原子钟增强了其定位精度。铷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4)、工业上用钙和氯化铷(RbCl)在700~800℃和真空条件下反应生成铷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食盐中常添加碘酸钾(KIO3)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碘原子
    (2)、钾离子的符号为
    (3)、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4)、标出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
  • 7、兴趣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密闭装置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效果。取大小相同的新鲜土豆块和新鲜猪肝块作催化剂,分别加入10mL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后,用传感器测量装置中气压的变化,如图乙中曲线a、b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曲线a、b的变化可以看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加土豆块催化的过氧化氢稀溶液完全反应所用的时间大约是120s C、曲线a、b最终达到相同的压强,说明催化剂不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D、结合实验和曲线a、b分析,两种催化剂中催化效率更高的是猪肝块
  • 8、我国科研工作者研发了一种新型复合电极材料,可将CO2电解转化为甲酸(HCOOH),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条件为“通电” B、该反应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C、参加反应的CO2和H2O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每消耗88份质量的CO2可生成32份质量的O2
  • 9、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序号

    A.

    B.

    C.

    D.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

    探究石蜡密度比水小

    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检验氢气的纯度

    探究石蜡中含有氢、氧元素

    A、A B、B C、C D、D
  • 10、“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微观粒子,所以带电的微观粒子一定是离子 B、分解反应有多种生成物,所以有多种生成物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C、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
  • 11、物质的鉴别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方案设计不正确的是
    A、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硫气体——闻气味 B、鉴别厨房里的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C、鉴别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看颜色 D、鉴别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取样,通入二氧化碳
  • 12、工业上使用氨气(NH3)生产含氮化肥,化学方程式为CO2+2NH3=CO(NH2)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化学式是H2 B、CO2属于空气污染物 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大量使用含氮化肥
  • 13、模型构建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高效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可加热仪器分类 B、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关系
  • 14、乙二醇(化学式为C2H6O2)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B、一个乙二醇分子含有一个氧分子 C、乙二醇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乙二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15、为探究不同电压对电解水速率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不同电压下生成20 mL氧气所需时间。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b管与电源正极相连 B、该实验能探究水的组成 C、a管与b管中气体体积比为2 :1 D、该实验中,电压越高电解水的速率越慢
  • 16、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 17、《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云、雨、水蒸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 B、水凝结成霜,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 D、水蒸气聚集成雨滴,水分子间隔变小
  • 18、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高锰酸钾 C、氧气 D、澄清石灰水
  • 19、科学家测得火星大气成分(体积分数)如图所示,火星大气中的氮气与地球空气的氮气相比,体积分数更大的是

    A、火星大气 B、地球空气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
  • 20、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必须掌握一定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滴加液体 C、加热液体 D、量取液体
上一页 1169 1170 1171 1172 1173 下一页 跳转